o*X1E  
不知不覺,在適應了加拿大的生活後,這次回國後竟然對中國的許多事情感到了不適應。首先當然是天氣。時過白露,上海及江南一帶的氣溫已經降下來,可是回到深圳後竟然一直悶熱難當。這讓習慣了加拿大涼爽天氣的筆者感覺極其不適應。不過,這不是唯一的不適應,同胞們的爭先恐後有時候更難讓我適應。 <sF+vF}@}  
在加拿大,綠燈時走在過街人行橫道上,根本不用擔心旁邊會有車開過來。可是在中國,竟然分分鐘會有汽車從你身邊駛過,而且毫無減速的意思。回國短短兩周,已經被驚出幾身冷汗。我不明白中國的駕車人們為什麼如此沒有風險意識。有這樣感受的大概不止我一人。那天上海的新民晚報發表一篇讀者來信。一位到新加坡小住兩月的老者回到上海後也對車不讓人的事情感到極不適應。為此寫信到報社批評上海的司機。 5r('BT0M  
關於保險意識,有時候似乎話也不能這樣說。那天在上海搭出租車,旁邊一輛私家車不打燈就直接想並道過來。我所在出租車的司機一點都沒有讓的意思,依然照直開。事後我和司機開玩笑說他膽子真大,他的回答令我吃驚。他說,「如果兩車相撞,那輛車肯定是全責。我不僅讓他賠修車的錢,還讓他賠我誤工的損失。」聽到這樣的回答,我有點無語。事後我和太太說起這件事,太太說,這個司機一點都沒有考慮到乘客的利益。如果傷害到了乘客,即便有保險賠付,難道這是一個好的出租車司機該做的事情嗎? rbj )8W\I  
有時候我把這些抱怨說給身邊的朋友聽,經常會遭來人們的冷嘲熱諷。大家笑我不能入鄉隨俗,或者說變成了假洋鬼子。我和朋友理論,我說中國人為什麼這麼不願意守規矩。朋友說,一些規矩,如果違反了不會帶來什麼不好的結果,或者不會影響到旁邊什麼人,那麼不妨違反一下。在我看來,或許我受了加拿大人太多的影響,如果是制定好的規矩,違反就是不應該的。這樣的靈活性似乎不應該要。我總以為,國人就是因為太多的靈活性,損失了不少長遠的利益,總是貪小便宜吃大虧。 =Zl,d->@  
這兩天在深圳參加國內一個行業展會,遇到許多當年我在這個行業工作的老朋友。大家遇到我都會問起我在加拿大的生活,問起我對中國現狀和我們這個行業的看法。相比幾年前我最後一次參加這個展會,今年的展覽我突出地感受到同質化競爭的激烈。以往在我們這個行業,只有一些大的產品同樣的供應商才比較多,而這一次展會上,幾乎每一種產品都可以找出一堆供應商,而且每家公司的規模,產品都差不多。我忍不住要問,為什麼中國公司都如此相像,以至於看了一家就可以不用看其他家。在和朋友們的討論中,我感覺到,對模仿的態度,大概決定了這樣的同質競爭。在我們這個行業,如果大家知道有什麼產品能夠賺錢,那麼就會一窩蜂湧去一堆公司去做這個產品。隨著關鍵人員的流動或者自主創業,一種產品技術很容易就擴散到全行業。在這方面雖然這兩年隨著專利保護的糾紛在增多,政府保護的力度在增強,但是對於許多不那麼特殊的產品來說,一窩蜂製造的情況還是很多。這些年,很多行業利潤微薄,從政府到民間,大家都在談創新。可是在產品和技術很容易高度同質化競爭的情況下,創新談何容易呢?和朋友在討論這件事的時候,我常常會想到在加拿大唸書對抄襲的嚴厲管理。在我看來,正是這樣從小到大反覆強化的不要抄襲的觀念,讓加拿大人有著更好的創新環境,也讓加拿大企業更容易做出自己的特色。 @Fo8 ]KC  
昨天同一位在深圳做媒體的朋友聊天聽到的故事也讓我頗感意外。朋友供職的媒體算是行業一家大媒體。他告訴我他們的許多記者接受企業的好處費是很容易的事情。不少時候,企業給他們的廣告費記者編輯也是可以提成的,因為這些記者編輯總是在維護這家企業的利益。聽到這樣的說法又讓我不住搖頭。如果在加拿大,我不知道這樣做的媒體會有怎樣的結果。但是在中國,竟然可以成為慣例。看來,中國讓我不習慣的事情還真不少。我這個新新加拿大人能否重新適應中國的生活,還真成了一個問題。 V1[X4_?0  
#tf(@}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