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版的电影“人猿星球”最后一个镜头,自以为跨越了数百光年旅行的宇航员泰勒发现他实际来到了2000年后的地球,而更加残酷的是,2000年后的地球上的统治者不是人类,而是猩猩。在猩猩的世界里,人类只是不会说话的奴隶,任人宰割的牲畜和关在笼子里的宠物。猩猩中的智者清楚地知道人类曾经统治过这个星球,是人类自己的错误,断送了人类的统治地位。 k9S.cW9  
这样的结局,在我看来比2001年,2011年两部更新的场面更壮观的“人猿星球”的故事结局都更有启发意义。相比当代中国的许多所谓大片,好莱坞电影的思想性往往更强,某种程度上更加主旋律。(说句题外话,我表弟夫妇刚刚看了那部十三钗,他们的微博评语是无聊至极)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方社会之所以较中国社会先进,不在于多少摩天大楼,不在于高速铁路,而在于西方社会在创造思想成就上仍然远胜于中国。这也正是在国外求学的价值所在。以我所学的经济学为例,虽然学的基本上都是近50年,甚至近30年的研究成果,却依然很少见到中国学者的名字。 aG^V.:[) &  
这一次我想谈的是最近MPIX放映的另外一部电影,Michale Moore 2002年的纪录片“Bowling for Columbine”。我想MPIX反映这部反对枪支泛滥的美国纪录片的动机或许和国会正在审议中的废除长枪立法法案有关。不过,这部电影,最让我惊奇的是,Michale Moore在多伦多街头随机走访一些加拿大家庭,希望证实加拿大人家经常不锁门,他竟然真的做到了。Moore以此质问,为什么加拿大人比美国人更有安全感? W+"T1N8t~2  
Moore的电影中,加拿大不是第一次成为对比的对象。1995年他的另外一部作品CanadianBacon 就描述了一场虚拟的美加战争。对于Moore来说,加拿大似乎比美国拥有更好的社会制度。我相信,拥有这样想法的加拿大人也不在少数。 =S9+Az  
不过,有意思的是,拥有这样想法的中国人可能却不多。来自社会主义制度的大陆中国人,似乎总是更加欣赏资本主义的美国,而不是社会主义色彩浓厚的加拿大。笔者身边,不乏一些工资并不低的朋友总是惦记着到美国去赚大钱。喜欢美国,不喜欢加拿大的华人朋友抱怨最多的总是加拿大的高税收,而不是加拿大人自己往往也不喜欢的漫长冬天。 t.P }"1  
这是不是件有意思的事情?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魁北克的高税收,带来的是魁北克社会的平和稳定,带来魁北克人更高的幸福感。一个人,即便收入再高,却不能有足够的幸福感,这样的高收入一定好吗?或许,对于一些朋友来说,高收入,就意味着更高的幸福。没有高收入,就意味着不够幸福。一定是这样吗?把赚钱的多少,看成评价一个地方的最大标准。对于加拿大来说,这样公平吗? UcK? +jc  
前一阵子学习紧张,有时候我会到Mcgill的图书馆翻一翻那里的中文藏书放松一下。最近我常读的是一本浙江出版社的“儒生与国运”,作者是上海社科院的刘修明。这本书用中国两千多年历史上的杰出知识分子为代表,讲述了历史兴衰中的儒学与儒生。中国的知识分子有一个很好的传统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部知识分子思想史,也是一部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史。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常常在想,那些能代表魁北克,能代表加拿大的杰出知识分子又有哪些呢?加拿大人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 o0C_^Ou  
毫无疑问,加拿大的历史,魁北克的历史,同样也有很多杰出的知识分子。他们积极探索社会的发展,关心中下层人民的生活。至今为魁北克人所铭记的那些爱国者就是他们的代表。在这一点上,他们和中国古代那些知识分子是相通的。或许正是他们,让加拿大人不同于美国人。 G//fr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