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

2024 - 3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 2024 - 3 «»

存 档

日志文章列表 --> 经济生活

2012年12月26日 12:36:58

学习经济学的一点体会(三)

网络名人任志强最近说:“当国资委刚一开始成立的时候我们就提出,国资委的根本任务应该是把所有的国有企业消灭掉,因为把国有企业消灭掉就变成了市场经济。”相信这样的观点一定很容易得到附和,因为所谓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西方经济学证明了的最有效率的。在这篇文章中,我想说明,西方经济学并不是一边倒支持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的。
从前面的文章可以看到,现在大学所教授的宏观经济学主要是凯恩斯以后的理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投资乘数这些都是凯恩斯的理论。货币需求理论等是芝加哥学派的货币经济学的内容。RBC模型及其他理性预期模型是1980年代以来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内容。那么凯恩斯以前的宏观经济学内容呢?
凯恩斯在他的经典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里指出他之前的宏观经济学主要是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利息和就业的分析,另一部分是货币和价格的分析。前者的代表Say定律认定供给创造需求。企业能生产多少,就能有多大的需求, 价格和利息率的自动调整会趋向于创造完全就业。后者以剑桥方程式和费雪方程式为代表,推论是货币供给量可以决定货币的购买力,其前提也是充分就业。1929年开始的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突然证明此前的经济学理论出了问题。凯恩斯理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这套理论认为经济中不存在生产和就业向完全就业方向发展的强大的自动机制, 生产和就业的水平决定于总需求的水平。总需求不一定等于总供给,而是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生产,就业和通胀。政府通过减息和公共投资能够拉动经济发展。一直到1960年代,凯恩斯的经济学理论大获全胜,成了西方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共同指导。从1930年代到1960年代,也是苏联公有制经济高速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功的时期。很自然,西方经济学家需要从经济理论中找到资本主义继续存在的理由,需要找到应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办法。凯恩斯的经济理论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等到了1970年代,在凯恩斯经济政策指导下,西方各国相继陷入通胀和失业同时增长的滞涨。政府投资没有带来预计中的经济成长却带来通货膨胀,凯恩斯理论陷入了困境。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理论因此成了西方资本主义又一救星。他因此获得了197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弗里德曼的理论主要是认为货币供给短期内对经济产出有主要影响,长期内会影响物价水平。政府通过央行的主要货币政策就是控制货币供应的增长量。在他的著作“美国货币历史1867-1960”一书中弗里德曼写道“通货膨胀是一种无时无刻不在的货币现象。”他认为通胀主要是央行发多了钱,因此只要控制住央行发钞就可以抑制通胀。他甚至给出了一个货币供给的固定公式,从而不再需要央行的存在。从根本上说,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理论基础之一也是建立在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上。只不过凯恩斯偏重了货币价值的稳定,弗里德曼聚焦的是价格的稳定。对于1929年经济危机,弗里德曼的理论也有自己的解释。他认为不是政府投资缺乏带来危机,而是货币供应收缩太厉害带来的问题。货币主义经济学学者不同于凯恩斯学者的一个根本是他们认为只要没有货币供应的大波动,市场机制是内在均衡的。可想而知,这种从根本上肯定资本主义经济又能很好解释历史和当前经济现象的经济理论会大受欢迎。特别是英国撒切尔政府和美国的里根政府的货币主义经济学实践又大获成功之后。但是,货币主义理论并非没有问题。随着19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经济现象无法用货币主义理论解释,对这一理论的批评也越来越多。从我们学习的内容就可以知道,货币主义理论只是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一个部分。西方各国政府在碰到问题时也不会单纯使用货币政策,正如同哈珀政府在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的举措。
与弗里德曼同时代,还有一位非常著名的政治经济学家,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人物哈耶克。他是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由于他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强烈批判,成了苏东垮台后最受欢迎的政治经济学者之一。中国如今言不离市场经济的人们大多也都是哈耶克的拥趸。哈耶克获得诺贝尔奖是凭借他对经济危机周期理论的贡献。他认为经济危机是央行在信用扩张过程中刻意压低利率导致资本错误分配造成的。今天宏观经济学理论里经济周期理论的主流是基于理性预期的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哈耶克的理论已经成了批评的对象,并没有进入所谓的主流经济学中。
弗里德曼的芝加哥学派和哈耶克的奥地利学派均属于宏观经济学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学派。以1995年诺奖得主卢卡斯,2011年得主萨金特和诺奖潜在得主罗伯特巴罗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也称为新兴古典经济学学派,他们的学说是高级宏观经济学的重点。这些学者认为个体在理性预期的基础上追求效益最大化,在特定时段,经济可以通过价格和工资的调整达到完全就业或潜在产出下的均衡。建立在理性预期基础上的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强调导致经济波动的原因是外在的真实经济变量,因此该学派主张市场经济能自动解决失业、不景气等问题,而政府主导的稳定政策没有任何效果。并非所有的主流经济学家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凯恩斯之后也有新凯恩斯经济学派和更晚的新兴凯恩斯学派。前者以70年诺奖得主萨缪尔森,72年得主希克斯,81年得主托宾,85年得主莫迪里安尼为代表,他们的理论都反映在中高级的宏观经济学教材中。后者以约翰罗莫,约翰泰勒(泰勒定律的提出者),斯坦利费雪,格里高利曼昆等为代表。同新兴古典学派一样,他们同样强调理性预期和微观基础,不过引入了市场的不对称和价格,工资的粘性,称之为市场的失败。这派学者的结论是政府的投资政策和央行的货币政策可以导致比放任自流的市场经济更有效的宏观经济。除了以上的新凯恩斯学者,还有以琼罗宾逊为代表的后凯恩斯学者,他们被认为更加接近凯恩斯的本来思想。部分后凯恩斯学者如海曼闵斯基更加强调政府的再分配政策对经济的作用。
纵观经济学的历史,每一种主要宏观经济理论的出现,都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每一次之前的宏观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当前的现实时,就会有经济学家出来对经济学理论更新,使之重新可以进行解释。西方的经济学者不会像马克思主义学者一样从根本上否定资本主义,所有的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都是在致力于让资本主义发展更加完善。2008年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又一次遇到了问题,经济学理论很可能又要更新了。

类别: 经济生活 |  评论(0) |  浏览(4261) |  收藏
2011年02月13日 07:27:58

关于减税的经济学辩论

上周二的本地公报财经版发表专栏作者Jay Bryan的文章“可笑的减税辩论”,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联邦保守党政府有意再度减税,而反对党却借此发作,并威胁不惜引发联邦大选这件事情。正好我的经济学学习最近也是到了有关减税政策分析的部分,我对这个问题的观察因此可以到了一个更高的程度。
Bryan的文章中心就是无论保守党哈珀,还是自由党叶礼庭,他们对于减税政策的正反两方面都心知肚明,可是他们讲出来给民众的都是另外的观点。哈珀说减税可以有助于加拿大经济进一步复苏,有助于创造更多工业机会。叶礼庭则说减税实际上是保守党政府送给富人,大企业的礼物,损害的是加拿大穷人的利益和社会服务机构的效能。可是Bryan在文章中认为,减税到底能对经济发挥怎样的作用,这在经济学上已经有了许多讨论。本身就是经济学家的哈珀还有当过大学历史学教授兼著名政治评论人的叶礼庭对此都清楚。首先,减税到底能不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魁北克市Laval 大学的经济学教授Stephen Gordon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过往的减税政策在增加就业机会方面贡献非常有限。其次,把减税说成是给大企业的礼物并不合事实。企业税的真正承担人并不是企业主,而是消费者。另外,在加拿大率先引入减税政策的正是自由党人。11年前,时任财长的自由党保罗马丁将联邦税从28%减到21%6年前当上总理的马丁又再次减税到19%。哈珀政府只不过是接着前任继续做而已。
我的宏观经济学课本上特别有一段讲述1980年代美国里根政府减税政策的效果。如果里根政府背后的供给学派经济学家减税能够带来GDP增长的理论能够成立,那么1980年代以前美国经济应该是在拉弗曲线(GDP随税率变化)的右侧。从事后的数据来看,当时的减税对于GDP的提升并没有直接的作用。关于减税政策,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巴罗1974年提出的巴罗-李嘉图均衡定理特别指出,减税决不是免费午餐。政府今天减税,企业和消费者看来得到好处。可是这些未来都要有所付出。
相信这些写在经济学课本上的东西我们的政治家们不会不知道。Jay Bryan想要表达的正是这个意思。政治家们不仅不准备把真正的东西告诉民众,而且他们还要利用民众去达成自己的政党目标。Jay Bryan认为这样的辩论是可笑的。我更想知道,为什么成熟的民主制度会产生这样的现象。我们的政治家们需要的是民众的选票,而不是民众的智慧。那么民众在加拿大这样的民主社会的政治生活里到底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前不久CBC有一个节目去采访一些加拿大普通人,问他们是否知道国内主要政治家的名字,结果竟然很不理想。或许有人说,民众远离政治,这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因为政府运作良好,不需要民众参与(还是参与也改变不了什么?)。可是,我们看到的情况是,民众成了政党斗争的工具。这到底是因为政治本身黑暗,还是民众自己甘心成为工具呢?
相比联邦政府的减税风波,我更关心魁北克城兴建体育馆迎接NHL球队那件事情。虽然NHL球队进驻的事情还没有明确下来,但是魁省政府,尤其是魁北克市政府都下定决心要动用政府资金来兴建这座体育馆。这件事情遭到了许多魁省民众的强烈反对。我看CTV上投票反对政府投资兴建体育馆的比例占到了将近8成。罗伯特巴罗2年前在华尔街日报上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同他当年说减税不是免费午餐一样,这一次他说政府投入也不是免费午餐。巴罗写那篇文章的批评对象是刚刚上台的奥巴马政府。我相信反对这件事的魁省民众的出发点和经济学家巴罗的出发点并不一样。让我好奇的是,无论经济学家的反对,还是民众的反对,很多事情最后都被证明不见得正确。减税政策在世界各国的实践中证明还是有其效果的,而政府投资的拉动作用至少在中国是卓有成效的。这背后到底有怎样的经济学观点,正是下一步我要去研究的内容。

类别: 经济生活 |  评论(0) |  浏览(3071) |  收藏
2011年02月07日 03:48:47

话说Montreal地铁的广告经营

我家门前的地铁站前不久有一幅广告吸引了我的注意。那个广告是要求乘客到地铁公司的网站去为STM即将采购的新车厢选择外观设计。等车的空闲,我曾经仔细研究过那里画出的三种设计图。因为这个原因,我对那个位置的地铁广告特别关心。这几天我发现那个广告突然取消了,而且也没有更换新的广告。在那个广告位旁边原来还有一个Vox电视台的广告,最近突然被换成一个什么演出的广告,而且看起来是那种几十年前的东西。

说起来,对蒙特利尔的地铁广告,我是实在不敢恭维的。刚到蒙城的时候,因为看不懂法语,根本不知道地铁站台里那些广告都宣传的是什么。后来慢慢知道很多都是一些电影,演出,还有公益活动的广告。不明白的是为什么那些广告图看起来都那么陈旧,一点都没有在其他地方,尤其是香港地铁广告那么光鲜。有些站台上的广告,明明是最新的,看起来也像许久没有更新过了似的。特别是在冬天阴郁的氛围里,蒙特利尔的地铁似乎和这个城市一样暮气沉沉。

上个星期看见英文公报上有一条关于本地地铁公司STM的新闻,说的是今年STM准备努力扩大广告收入,几年内将广告收入增加到5000万加元,而现在STM一年各类广告的收入是大约1500万加元。地铁公司扩大广告收入的一个具体措施将是征集赞助商,并授权他们在带有各类STM标志的地方发布广告。STM预计此项业务一年能带进额外的1500万加元收入。

以前在国内做市场的时候,我曾经接触过一次北京地铁的广告代理公司。正因为如此,我对地铁广告的运营一直有些兴趣。1500万加元,折合人民币也就是1个亿不到。在我看来,现在中国各主要城市地铁广告的收入都能超过这个水平。我和北京那家广告公司谈的时候,北京地铁还只有1号和2号线,不过30多个站。广告价格最低的几千块钱,西单,西直门这些客流多的站广告价格则要56万人民币以上。这么算来那个时候北京地铁光站台广告的收入一年也能接近千万加元的水平。这差不多是15年前的事情了。网上能找到的一份中国内地地铁广告市场的报告显示,2006年广州地铁的广告收入就达到2亿元。而上海地铁2005年的广告收入就达到2.91亿元。除了站台广告,中国内地各地铁公司还普遍通过地铁视频,车厢广告,站台商铺租售,地铁报,地铁物业,电信服务等方式等进行多种经营。

世界各地的地铁我乘过很多。令我印象深的除了东京地铁的庞大,波士顿地铁的老旧,纽约地铁的脏乱,最好的地铁还要算香港的地铁。香港地铁和铁路公司的列车不仅运行准时,而且车厢极其整洁,服务周到,几乎所有的站台都非常光鲜,充满动感都市的活力。仅仅拿地铁来对比,很想想象移民到这里的香港人如何习惯这里的地铁,是不是有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感慨。香港地铁的十年盈利据说超过700亿港币,是全世界盈利最好的公用公司之一。

虽然说增加收入上不擅长,蒙特利尔地铁公司在某些方面还是很擅长的,那就是年年涨价和为员工提供的高福利待遇。自从我来到蒙城,地铁月票的价格每年都以2元的速度在上涨。至于说待遇,这里地铁普通员工的收入在香港大概可以做大学教授了(香港各大学的待遇属于世界最好的之列)。

至于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这个问题不是我们这些外来者能够轻易回答的。一句感慨,西方社会的富裕生活并不是完全建立在西方社会自身的效率之上的。蒙特利尔的政治家,投票的民众,学者,有识之士都应该认真反思这个问题。三十年前中国内地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改革的对象正是国有公司的低效。在资本主义的蒙特利尔,是什么造成这里的地铁公司放着赚钱的机会不用呢?难道是因为他们更加是社会主义者吗?

类别: 经济生活 |  评论(0) |  浏览(4889) |  收藏
2011年01月31日 09:34:02

五十年的CTV Montreal

今年1月20日是CTV蒙特利尔电视台(前身是CFCF电视台)成立50周年的纪念日,CTV电视台为此连日来不断播放一些以往节目的片段。CTV是笔者最喜欢的本地英语电视台之一。该台的新闻节目,大量的美国电视节目,自办的舞林争霸节目,质量都很高。说起和CTV的交道,因为CTV在2008年3,4月间的对华报道失实问题,笔者曾参加过本地华人到CTV门前的抗议。那一年8月,CTV的用工多元化被联邦政府劳工部表彰,笔者当时也曾前往CTV演播大厅进行采访报道,并和该台的日裔女主播高桥睦美有过几句交流。也是移民后代的高桥女士告诉笔者她在CTV工作已经有快30年了。
关于CTV在蒙特利尔的历史,本地自由撰稿人Steve Hatton在他的博客中有比较全面的介绍。1958年,刚刚创建的加拿大电信广播监管部门CRTC决定在全国范围内为CBC引入竞争。CFCF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和全国其他7家地方电视台先后创建的。CFCF正式开播于1961年1月20日。最初的演播厅是利用位于拉丁区的 Laurier街215号的Avon剧场临时改建的。当时演播厅的楼上是一间舞厅,每到周末舞厅的音乐就会传到CTV的演播厅来。好在没过多久,他们就搬到Park Extension社区的Oglivy 405号,并在那里一直呆了40年。2003年,CTV蒙特利尔迁入现在唯一Papineau大街1205号的地址办公。
CFCF最早的创立者是英国人拥有的加拿大马可尼公司。早在二战以前他们就开始申请广播牌照。CFCF的意思就是来自加拿大最早的广播电台,代表加拿大第一家,加拿大最好的。由于加拿大政府后来规定电视台不能由外资所有,1972年,CFCF的控制权转到Bronfman家族(经营酒业的犹太商人)拥有的多重接入公司,一家计算机和通信公司。1978年,多伦多的John Basset(他的父亲曾是蒙特利尔公报的出版人)有意代表Baton集团收购CTV。但是加拿大电信广播管制当局CRTC以不符合公众利益为由否定了这一收购。一年后魁北克传媒大亨Jean Pouliot(他也是TVA的创办人)买下CFCF, 并在1986年创办法语的TQS台作为CFCF的姐妹台。但是由于TQS的盈利不佳,Pouliot不得不用CFCF的盈利来弥补TQS的运作亏损。
进入1990年代,CanWest/Global传媒集团注资进入CFCF,同时要求CFCF引入Global电视的节目。由于税务问题,Global当时没有进入魁北克。1995年以后,CanWest联手TVA在魁北克申请成立独立的Global电视台。感到威胁的Pouliot决定出售他在CFCF的股份。此举震动了当时的魁北克电视工业,因为CFCF还同时运营TQS以及有线电视CF频道。TVA的所有者Videotron通过竞标收购了CFCF,但是由于他们和Global电视的关系,CRTC不允许他们同时拥有两家英语电视台。最后,Videotron又将CFCF出售给同时在安省和卑诗运营电视的WIC公司。也在这个时候TQS被出售给Quebecor集团。2000年,WIC又被CanWest传媒集团收购。由于Canwest在蒙特利尔另外拥有CKMI电视台(Global电视台,1997年迁入蒙特利尔),CFCF面临再次出售。这一次的新东家是CTV的母公司Bell Globemedia。从这次出售以后,CFCF多年来与CTV时好时坏的关系才彻底稳定下来。CTV Montreal开始取代CFCF成为新的台标。
作为加拿大现在第二大的电视广播网络,CTV在最开始的时候只是一个比较松散的各地电视台的合作组织。当年多伦多电视台牌照竞标的失败一方Spence Caldwell联合刚刚成立的7家私营电视台创立了一个叫独立电视机构ITO的组织。那个时候多伦多的John Basset刚刚获得CFL的转播权,他也需要一个全国性的电视网协助播出。通过和Basset的协商,1961年10月,Caldwell正式创立了加拿大电视网络公司,也就是CTV的前身,包括了全国8家新建电视台,其核心电视台是Basset拥有的多伦多CFTO台。但是Caldwell无法完全控制这些电视台,很快CTV就陷入财务危机。1965年,Caldwell黯然离去。CTV开始由下属的各电视台合组的公司进行运作。随后的几十年里,CTV在全加拿大进行更多的扩张。与此同时,多伦多的Baton广播集团慢慢接管了整个CTV的控制权。1998年,Baton广播公司正式改名为CTV公司。2000年,贝尔加拿大收购了CTV公司,并与汤姆森家族的环球邮报合组CTV Globalmedia公司。这之后贝尔加拿大一度放弃对CTV的所有权,2010年他们又重新购回CTV。

类别: 经济生活 |  评论(0) |  浏览(3511) |  收藏
2010年12月22日 05:06:02

Lise Watier和她的化妆品王国

12月21日,小雪,上个星期刊登在Metro报上有关Lise Watier女士陪同谭保利市长走访她投资创建的一处妇女中心的照片引起了我的兴趣。虽然我对化妆品一向没有研究,但我还是知道Lise Watier是一个魁北克本地的品牌。Metro的照片让我将这个品牌同一个具体的人联系起来。这让我想去前不久放映的反映法国时装名人香奈儿女士的传记电影。在魁北克,在我们的身边,似乎也有一位这样的时尚女王。
网上能找到的Lise Watier的资料并不是很多。在Lise Watier公司自己的网站上可以看到这样的介绍。Lise Watier首次进入美容界要追溯到1960年代。那个时候她刚刚凭借在加拿大电视网上主持一些女性节目崭露头角。她独特的美容想法,特别是她一些有见地的评论,她的迷人风姿和自信,为她吸引了一大批忠实观众。这些女观众喜欢向Lise Watier询问有关美容护肤的建议和看法。正是这些观众的鼓舞让Lise Watier动起了创业的念头。1968年她在Sherbrooke街上开设了Lise Watier公司,专门从事美容课程,个人形象设计方面的服务。这一工作让Lise Watier认识到她和她的企业的核心商业价值所在,帮助女性完成她们更加美丽,更加自信的目标。1972年,Lise Watier正式创立了自己的化妆品品牌。如今在这一品牌下已经有350多种香水和护肤产品。Lise Watier的产品在全加拿大1300多个销售网点有售,更远销到法国,美国,沙特,阿联酋,西班牙,日本等国家。(Lise Watier的产品在中国通过网络代卖也有一定销路。)Lise Watier公司现有员工175人。
Le Devoir上曾经有一篇Lise Watier的访问。根据这篇访问的描述,Lise Watier 1942年出生在蒙特利尔Maisonneuve街上一户人家。她的父亲是汽车销售员,母亲则是卖服装的。小的时候她对音乐很着迷,也喜欢数学。她曾经想过去蒙特利尔理工上大学。她的父母那个时候很宠她,不让她从事一些剧烈的运动。回忆起童年,Lise Watier总是充满怀念。
她说,自己成为主持人是因为一次阴错阳差的机会。那个时候她到电视台去等一个朋友,无意中被电视台工作人员发现并进入电视圈。她还记得那个时候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对她说,“女士,如果你想吃这一行饭,你的脸上一定要多一些笑容。”
年轻的时候Lise Watier的偶像是Helena Rubinstein,波兰裔的澳大利亚女商人,慈善家。在20世纪初,Rubinstein在墨尔本开设了一个免费的美容沙龙,并出售她从波兰带来的产品。在读过Rubinstein的传记之后,Lise Watier想到自己为什么不走同样的路。
通过自己开设的美容学校,Lise Watier开始接触到许多美容品供应商。也在这个时候她想要有供应商能为她开发是一种不会遮挡皮肤本色的淡淡的产品,一种符合她个人品味的产品。在遭到许多次拒绝之后,终于有一位叫Cyrille Corbeil的蒙特利尔化学家答应帮她实现这个梦想。很快,第一批开发出来的产品被她的学生一抢而光。Lise Watier和Cyrille Corbeil又把目光瞄上了下一个产品。那个时候Lise Watier有一位墨西哥的未婚夫。通过他的关系,Watier和Corbeil对墨西哥的芦荟发生了兴趣。他们在加拿大最早开发了基于芦荟提取物的化妆品。
尽管在产品开发上初步取得成功,但是那个时候Lise Watier的商业前途还很不明朗。许多人看不上一个年轻女孩创造的这个生意,预言她几个月就要关门。许多商业银行不愿意给她贷款,也没有商家愿意销售她们的产品。好不容易,魁北克市的一家Sears答应可以让她的产品销售,这才开创了随后Lise Watier品牌的辉煌。不过,Lise Watier的创业并不是始终一帆风顺。1990年的一场大火差一点烧掉了她的全部希望。
2007年初,Lise Watier将公司大部分股份出售给安省的帝国资本公司ICC,出让价格达到了数千万加元。Lise Watier和夫婿Serge Rocheleau随后过起了半退休的日子。今年3月,由于CEO Anne Martin-Vachon的离职,Lise Watier需要重新回到前台工作。她说,自己的梦想还远没有实现。她说,“在我开设这家公司的时候,我就知道这将是属于全世界的一个品牌。”
Lise Watier的第一段婚姻带给她两个女儿,Marie-Lise和Nathalie,都从HEC毕业,也都是律师。

类别: 经济生活 |  评论(0) |  浏览(4292) |  收藏
2010年12月13日 08:45:22

应该全面禁止魁北克石棉出口吗?

12月11日,雪,同猎杀海豹一样,在魁北克,也这是一个老问题。随着一个由多名来自亚洲国家的反对石棉产品积极分子的游说团来到魁北克,这个问题又一次吸引了魁北克人的眼球。电视上,那名姓李的妇女用她的韩国英语控诉石棉产品的危害。电视下,左派的魁北克团结党要求立法禁止魁省的铀和石棉产品开采。
要经济发展还是健康?这是CBC关于此事报道的一则小标题。其实更准确地说,要魁北克的经济发展,还是要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健康?这么说可能道德审判的意味太强。这个问题对于不同的人,其实一定还有不同的版本。外人其实很难真正理解魁北克在面对石棉这个问题的时候的两难处境。一方面石棉被欧盟等许多国家认为会危害健康,长期接触石棉制品会导致人患上肺癌等疾病。令一方面魁北克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石棉矿所在地。石棉出口对于本地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魁省东南部的Estrie地区有一个小镇名字就叫石棉。当地的Jeffery 石棉矿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棉矿。后来的联邦总理特鲁多最早就是在1949年发生在这里的一次大罢工中崭露头角的。这一次这个亚洲游说团就是来游说魁省政府放弃为一个印度财团提供5800万加元贷款重开此矿的决定。据说这个项目可以为当地提供1400个直接和间接的工作机会。
参加这个亚洲游说团的成员中许多人自己或者直系亲属就是石棉产品的受害者。一位来自印度的成员说在他们国家许多建筑工人在完全没有劳动保护的情况下和石棉产品打交道,而印度就是魁北克石棉产品的重要出口市场。石棉在加拿大被禁止使用,为什么加拿大还要向其他国家出口石棉呢?
如果你是魁北克省长,你该如何对待这个问题?我想你恐怕一时也下不了决心。这不仅仅是因为石棉矿所在地是人口密集的地区,石棉出口每年为魁省贡献许多税收。可能你还同样会听到很多石棉产业支持着的观点。他们会告诉你,只要控制得当,石棉产品的利大于弊。世界上毕竟还有许多国家不禁止石棉制品。或者他们会说那些石棉的替代品在安全性上也并一定就没有问题。从经济角度来看石棉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仍然是合适的。
西方的政治家不一定讲辩证法,但是凡事有好的一面就必定有坏的一面却是肯定的。CBC的网上有人留言说,这个世界上岂止只有石棉有问题。许多比石棉更有毒性的产品仍然在广泛进行贸易。阿尔伯塔的油砂开发同样损害环境。
轻易地指责别人容易。设身处地地替别人想问题却不容易。在我看来,这就是许多所谓的各种权利积极分子的通病。在他们看来,一件事往往不是白的就是黑的。在石棉这个问题上,我并不是想否认石棉的危害性。我不过想说,事情可能并非禁止生产出口那么简单。世界上没有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东西。水电开发被认为优于火电,但是同样会影响生态。核电开发会有辐射威胁。即便号称清洁能源的风电开发有噪声污染,太阳能发电所需的硅片生产同样有化学污染。再举个例子,我们今天广泛使用的移动通信网络让无线电波无所不在。在大学学微波的时候我就知道无线电波对于人体一定有影响。只不过没有人明确说出来,或者找到清晰的证据而已。为这件事,我曾问过蒙大工学院一位电子系教授,他的看法也是和我一样。但是面对这一切,我们都要反对吗?中国的传统说不能因噎废食,放在这里也是合适的。
所谓决策就是要权衡利弊。选举制度下,政府官员要应对各种民意代表,无论他们的意见正确还是偏执。这也是包括魁北克在内西方政府的一个特色。魁省经济部长Clement Gignac在接见这些积极分子时说魁省政府尚未最后决定是否会向Jeffery矿贷款。他们仍在等待地方政府的反馈。

类别: 经济生活 |  评论(0) |  浏览(5070) |  收藏
2010年10月27日 06:34:44

Communoloft:给小公司提供的写字楼

10月26日,湿润又不那么冷的一天,今天的Gazette报财经版介绍这样一个公司。一家专为新公司,小公司提供可供短期出租,小空间,佩带办公家具的办公室。这正是我在国内找了很久的。深圳我们现在的办公室附近实际上有一个香港人经营这样的业务,不过他那里的价格还是有点高。
Communoloft现在提供的价格是500块钱另外加税,125平方英尺(12平方米),外加家具,VoIP电话,互联网,公共厨房,会客室等服务。最短可租3个月。其实这个价格和深圳那家公司差不多一样多。所以我觉得那家还是贵了一些。不过深圳的房价也比蒙特利尔要高呀。
Communoloft第一个开放的办公室在St. Patrick街上一处旧纺织厂的厂房,我大概知道位置,就在Lachine河边。另外一个拥有13间办公室的新场地下星期在Rosemont那边开始提供出租。他们的目标是在明年内在蒙特利尔设立12处办公地点。
作为对照,Communoloft的经营者另外拥有的专门写字楼ComplexeDompark的出租价格是1600平方尺起租,每平方尺12加元,需要3年合约。这个价格显然要贵得多。

类别: 经济生活 |  评论(0) |  浏览(2851) |  收藏
2010年09月20日 21:47:57

“弱势政府”与“强势政府”

9月20日星期一,晴,正在蒙特利尔举行的世界能源大会上,魁北克的页岩天然气开发是一个多方关注的焦点问题。9月17日,包括六名前魁省政府环保评估机构BAPE成员在内的一群环保专家发表公开信表示在页岩天然气开发这个问题上,政府给BAPE进行独立评估的时间只有短短五个月,BAPE很难做出公平的评估。这些专家举例说圣劳伦斯河海湾近岸烃开发项目的环保论证从2004年开始已经进行了六年,预计还要一年才可以结束。
天哪,一个开发项目光环保论证就要六七年,这在见惯了中国大陆日新月异建设成就的我们感到有点不可思议。环保人士最担心的是页岩天然气开发会破坏圣劳伦斯河南岸的环境,影响那里的农业发展。英文公报专栏作家Henry Aubin在他9月16日的文章中列举了开发页岩天然气不好的一面:第一,本地开采天然气势必让本地天然气价格大幅下降,魁北克人会失去改用非碳氢能源的动力,制造更多的温室气体污染;第二,本地能产天然气,魁北克人对于节能会更加没有动力;第三,开发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的动力也会大幅降低。第四,省政府和地方的关系变坏。
另一方面,开发页岩天然气也有有利于魁北克的一面。首先,充沛的天然气资源可以降低魁省对于石油的需求,间接降低魁省的温室气体输出;第二,为本地制造7500个以上工作机会;第三,每年为省财政提供2.3亿加元以上的收入。
魁北克石油天然气联合会主席Andre Caille在这次能源大会上发言时指出页岩天然气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的资源,现在从页岩中提取天然气的技术已经成熟,成本已经可以接受。这一技术的应用有望改变世界上许多地方缺乏能源的现状。美国的奥巴马政府已经承诺向其他国家输出这一技术。页岩天然气的开发仅在美国就已经有2万多口油井。对于民众担心的水污染问题,Caille则表示当前的技术完全可以克服这一问题。他所在的魁省石油天然气联合会下属有18家公司已经准备在魁省从事开发页岩天然气。
在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自身利益和社会集体的利益,效率与公平之间做出选择,无论对于任何时代负责任的政治家,相信都是一个难题。强势政府可以不考虑或者少考虑反对声音,按照公认的道理做出选择。这正是当前中国大陆政府的写照。弱势政府则必须要寻求和反对者的妥协,哪怕这些反对者只是少数,哪怕政府认为自己很有道理,哪怕一件公认的好事迟迟做不成。这一次,魁北克政府希望自己成为强势政府。省自然资源部长Nathalie Normandeau就说:“在魁北克,反对已经成为一种行业。魁北克人厌倦了没完没了的反对,政府要做的大胆推进的同时保持谨慎。政府不想和绿色和平者们浪费时间。”
魁北克市新的冰球馆建设项目是另外一个例子。地方政府,本地的国会议员都希望能促成联邦政府投资,帮助魁北克市兴建新的冰球馆,以让魁北克市能够迎回自己的NHL球队。投资体育场馆,发展本地经济,这很自然的逻辑这回在这里却行不通了。反对者们说凭什么让纳税人为一部分人的娱乐和生意去投资。球迷,球队,受益的地方政府难道自己不能投资吗?在这样的反对声浪下,哈珀政府最终没有同意进行投资。他们担心的是其他各地地方政府群起效尤。
哈珀政府奉行的是典型的小政府的政策。在魁北克,其实政府干预经济并不鲜见。上个星期,魁省政府旗下两个企业投资机构SGF和Investissement Quebec宣布合并。魁省经济部长Clement Gignac表示这一合并每年可以为政府节省1000万到1500万的经费。六十年代寂静革命之后诞生的SGF和1998年创立的Investissement Quebec每年投资预算高达9000万加元,一直以来就是以为魁省企业提供政府资助为己任。

类别: 经济生活 |  评论(0) |  浏览(3764) |  收藏
2010年08月21日 23:44:31

魁北克的沙棘果园

8月21日星期六,晴,Starting Business的老师让我们找一个近期有关市场运作的文章。我找到下面这篇:
http://www.montrealgazette.com/business/Cosmetics+prove+fruitful/3403349/story.html

引起我兴趣的是这篇文章讲的东西还和中国有关。这种被称为Sea buckhorn(法语Argousier)的植物根据国内一些网站的介绍,90%的沙棘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山西、西藏、青海、内蒙、陕西等省,是珍贵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被誉为神奇之果,中华国宝。沙棘除具有药用价值外,对防止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治理,贫困山区脱贫致富,促进经济发展等。是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医药保健等于一体的宝贵植物重要的作用。多年来,国际上特别是前苏联许多生化、医学、植物专家对沙棘所含的生物活性成份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发现其中许多成分对人体有着极为重要的治疗、保健、营养作用,是人类健康长寿的理想的天然植物保健品,被誉为人类二十一世纪的长生果。
在上述的文章中,沙棘果的魁北克生产商Mono Echo的创始人Brad Johoson特别指出1988年奥运会上沙棘饮料作为中国运动员的专用饮料。在希腊传说中,长翼的飞马是在吃了沙棘叶子之后会飞的。
Johonson一家首次接触沙棘是他们在芬兰的时候听到亲戚的介绍。最早是他的岳父在2003年引进4个种类的150株沙棘种在他们在Sutton附近的农场中。身为生物化学家的Johoson很快认识到这种植物的重要性,开始联手他身为市场专家的太太Tamara Ensio在进行一番市场调查后成立了Mono Echo公司。
如今在魁北克大约有35-40家沙棘生产厂家。这些厂家基本都在魁北克市附近。由于魁北克市的Laval大学的推荐,魁省的沙棘生产领先全加拿大。

类别: 经济生活 |  评论(0) |  浏览(5219) |  收藏
2010年08月10日 05:05:49

魁北克政府如何打击房地产投机?

8月9日星期一,晴,塑料光纤厂商华鹰的CTO 王伟先生来访,这是我在蒙特利尔接待的来自国内光通信行业的第一个人拜访。
一篇发表在7月2日La Press报上的文章引起了我的兴趣,这篇文章讲的是魁省的税务机构如何打击房地产投机交易。这正是我一直在考虑的一个问题,中国政府为什么对房地产投机束手无策?文章原文链接
http://lapresseaffaires.cyberpresse.ca/finances-personnelles/201007/02/01-4294861-le-fisc-cogne-a-la-porte-des-speculateurs-immobiliers.php

文章指出,近十年来蒙特利尔的房地产价格增长了一倍。地产价格的上涨也引发了许多投机行为。为此,联邦和魁省两级税务机构已经采取多次行动,打击在房地产领域的投机行为。

根据魁省税务局新闻发言人Valerie Savard的介绍,作为房地产市场的买卖者,房地产交易的所谓,可以根据其最初的交易意图,分成资本获利和商业收入两种情况。
假如是普通住宅交易所得,税务机构将认为是个人资产获利,业主卖房后只需要缴纳相应的税款。举例来说如果获利5万,税款为20800元,获利12.7万,税款为24100元。
在业主能够证明房产为其主要住宅(第一套住宅)的情况下,增值部分可以全部免税。

另一方面,如果交易者购房,建房或者改建房产的目的是为了在房地产市场盈利而不是自住,那么其获利将被认为是商业收入。这种情况下全部收入都将被课税。以10万元的盈利为例,最高税款可达48200元。总体上而言,商业收入所需要缴纳的税费是个人资产获利情况下的两倍。

如何鉴别这两种情况,税务部门考虑的因素包括交易中是否使用短期融资,交易的频度,几年内是否进行过若干次房产交易等。

类别: 经济生活 |  评论(0) |  浏览(4846) |  收藏
2010年08月05日 04:49:23

多伦多免费中文报纸市场印象

8月4日星期三,闷热转雨,上个周末的多伦多三日游,顺便考察了一下多伦多的免费中文报纸市场。由于自身的传媒经历,当然对拥有全加拿大最大华人读者群的多伦多中文报纸市场特别感兴趣(根据人口普查的结果,当地有40万华裔,另有不少人说多伦多有50万华裔)。
由于旅行团的行程安排,无法对当地的华文报纸市场深入了解,我只是在大统华超市城中店和多伦多中区华埠搜寻一些免费中文报纸。时间分别是周六晚上和周一上午。其中周一上午只找到一份“人物周刊”。在大统华超市倒是一气拿了“衣食住行”,“信报财经周刊”,“北美生活报”,“加中时报”,“北辰时报”,“北辰地产周刊”,“健康时报”,“环球华报”,还有一份麒麟电视的一周收视指南。这其中只有“环球华报”是我早就在网上读过电子版的。我知道的另一份多伦多中文报纸“星星生活”我没有看到。还有到了多伦多我才发现的本地大陆移民创建的历史最悠久的“大中报”我也没有找到。
相比蒙特利尔和渥太华两地的中文报纸市场,在星岛,明报和世界日报三大收费报纸的压力下还能有这么多免费中文报纸存在,这首先就让我吃了一惊。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三大报纸面对的压力有多大,怪不得世界日报在不久前推出免费的“多伦多周报”,这一定是因应本地巨大的免费报纸读者群的举措。除了数量之多,多伦多的这些免费中文报纸给我的第二强烈印象是存在一些以地产,生活,人物,娱乐,财经为主题的专门报纸。其中几份甚至是全彩印刷,那本北辰地产周刊印刷风格类似北京的“精品购物指南”。这既说明多伦多中文报纸竞争激烈,也说明当地这些中文报纸在财政上很有资源。
第三个印象是一家出版集团同时出版多份报纸的情况也在多伦多出现,比如“衣食住行”和“信报财经周刊”是一家机构出版的,“北辰时报”和“北辰地产周刊”也隶属于同一家集团。这也说明当地的华文报纸企业达到了一定规模。第四个印象,在我拿到的这些报纸中,只有“北美生活报”采用了简体字,其他报纸都是繁体字。但这些报纸从风格看却几乎都是大陆移民所办。这一现象耐人寻味。相比而言,在蒙特利尔,赚钱最多的一份中文报纸全部是简体字。
以下以我拿到的这些免费中文报纸,简要做一个评价,并仅以我对可读性的观感按五分制给个打分。
环球华报加东版,第509期,大开,ABC三落共24版,报道比较全面,包括焦点新闻一篇,全国新闻一版,多伦多本地新闻一版,采访一版,社区新闻一版,评论一版,还有与中国浙江日报合作的版面,教育,体育,娱乐等内容。彩版较多,广告也较多。可以打4分。我以为这份报纸关于加拿大本国政治,经济,文化的报道还可以更深入。
加中时报(www.cctimes.ca),第408期,大开,AB两落共20版,评论2篇,本地新闻一版,社区新闻一版,照片一版,与新民晚报合作4版,与今晚报合作2版,其他版面包括娱乐,感情,生活,中国报道等。广告量一般。可以打3-。
北美生活报(www.158info.ca),第359期,小开,40版,焦点新闻半版,社区新闻4版,广告占2/3版面以上。此外有不少关于本地找工,求学,餐饮的信息。从生活报的角度这份报纸办得不算差,但是相关文章原创的不多,软文不少。本地工商消息倒是有一些。可读性2+。
信报财经周刊(www.adsguide.ca),第236期,小开,有装订,48版,号称加拿大唯一的华文财经周刊,又打着香港老牌财经报纸信报的头衔,但是其内容差强人意,编排比较零散。广告量占到一半版面以上。有加起来不到一版的本地财经消息,半版本地新闻,转载了一些博客文章,三版财经类的软文,一版社区新闻,三版医疗软文,一版培训移民类软文,可读性2+
衣食住行(www.401bz.com),第136期,小开,32版,有装订,应该说这是所有我拿到的多伦多免费中文报纸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份。虽然和上面的信报财经周刊同属一家公司,编排要好得多。半版热点(对张翎的专访),2版社区新闻,半版商业人物专访,一版软文,广告大约占50%左右。这份报纸的办报思路很接近我的想法。以生活类报纸来说还是不错,但我认为对本地华人社会以外介绍的不够,显示报纸编译力量不强。可读性3+。

北辰时报(www.norstar99.com):第108期,大开,40版,ABC三落。全国新闻1版半,安省和本地新闻2版,焦点人物专访1版,商业人物专访2版半,社区新闻2版,焦点新闻1版。这份报纸的B版和C版也有一篇访问,显示该报采访力量很强。还有就是差不多一两版就有一个专门名字的美编,显示该报的排版编辑力量也很强。该报的广告占总版数的50%不到,看起来不像其他报纸那样全版都是广告,读者阅读感觉比较好。可读性可以打4+。
北辰地产周刊(www.norstarrealty.net):第17期,60版,全彩,该报给我的第一印象除了全彩,就是每篇译文都给出原文出处,在免费中文报纸中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有人这么做。该报70%-80%的篇幅都是围绕地产,广告量大约在50%多一点。有两篇专访。编辑选择的大部分文章可读性都较强,整体可读性也可以评为4+。
健康时报,第345期,大开,12版,一点本地新闻加上软文,大量的摘来的医疗保健文章。多伦多的健康时报和蒙特利尔的并无区别。可读性3-。
以上都是走马观花的印象。总体说来,多伦多的这些免费中文报纸在华人社区的采访上做了不少工作。但看得出来,相比三大收费报纸,在本地港台移民圈子的影响力不够强。在新闻评论方面只有个别报纸比较突出。在本地社会的报道方面,这些报纸的水平都不算高。这也显示了多伦多华人社会基本上还是游离在主流社会之外。

类别: 经济生活 |  评论(0) |  浏览(4771) |  收藏
2010年07月26日 10:24:20

魁北克Gaspe发现了油田

7月25日星期日,一向没有石油储藏的魁北克突然发现了石油储藏。一家名叫Petrolia的年轻公司立志在2014年前为魁北克提供5%的石油需求。
Petrolia找到的油藏在Gaspe的Haidmand地区。卡尔加里的Sproule and Associates公司估计这里埋藏着770万桶高品质石油。
发现这一油田的消息也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的兴趣。纽芬兰拉布拉多St.John的Investcan就宣布以1500万加元的价格收购Petrolia的50%股份,其中650万用于补偿此前勘探油田的费用。Petrolia此前已经开发了5口试验井。
除了Haidmand油田,两家公司还宣布在Gaspe的York河地区继续勘探更多的油田资源。Petrolia在York河地区拥有1500平方公里的开采权,他们在魁省一共拥有15000公里开采权,占魁省发放的总开采范围的18%。
Investcan隶属于法国SCAM能源集团,后者是法国Bouygues集团的子公司。

类别: 经济生活 |  评论(0) |  浏览(3536) |  收藏
2010年07月16日 11:36:20

被宠坏的庞巴迪

7月15日,闷热,这两天报纸经济版关心的一个话题是魁省政府要求重开关于满地可地铁列车车厢的国际招标。这件事情前一阵子因为吸引国内住宅机车车辆厂的竞标而吸引了不少本地华人的注意。不过这一次,引起更多人关注的确是本地制造巨头庞巴迪的态度。
庞巴迪威胁政府说,如果政府坚持要举行国际招标,他们和法国阿尔斯通组成的联合财团不排除退出竞标。从而让参加竞标者只剩下西班牙的一家公司,也从而让政府通过竞标来压低造价的努力泡汤。
此言一出,骂声一片。一位读者在CBC的新闻留言中说,庞巴迪这些年实在是拿到政府不少好处。这次却还要说出这样的话。他们像足了一个被惯坏的孩子。
庞巴迪为什么要发表这样的言论,其实追根溯源,他们看起来是有点气急败坏。本来这笔30亿美元的大单早已被政府许给他们。最早是省政府的经济发展部长因为为讨好自己所在选区的居民,直接把这个订单给了在自己选区设厂的庞巴迪。但是此举惹恼了法国的机车巨头阿尔斯通。他们一定要参与进来。庞巴迪随即宣布会和阿尔斯通联合进行这一订单。也就是还是只有一家供货商。接下来,轮到西班牙人和中国厂商出厂,他们不同意政府这样不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私相授受,要求政府公开竞标。再然后,具体使用方,满地可地铁公司出面说他们的胶轮技术不想更换,因此只能提供钢轮技术的株洲也必须出局。这样剩下了就只有庞巴迪阿尔斯通和西班牙那家厂商。如果庞巴迪阿尔斯通真的撤出,那么岂不是又没有竞争。
选票政治的功用就在选票上。地铁车厢这样的大订单涉及成百上千人的工作机会。这不,听说订单可能飞了,庞巴迪工厂所在地的市长都出面向政府施压,加上那个选区的省议员,国会议员,未来这个事情怎么收场还不好说。难怪报纸专栏说,重新招标的政策一出,满地可人再过5年也用不上新车厢。没听说株洲方面已经扬言,公开招标不让他们参加,就要起诉。假设官司真的一开,5年也未必解决了问题。
民主,透明,是不是和效率真的成反比呢?看蒙特利尔地铁车厢招标这个案子。

类别: 经济生活 |  评论(0) |  浏览(3277) |  收藏
2010年07月05日 11:27:45

我家旁边的3D电视芯片厂Sensio

7月4日星期日,一连几天酷热天气的第一天,天气依然还算凉爽。
2日的Gazette财经版介绍了我家附近的一家小公司,位于1751 Richardson街上的3D芯片公司Sensio。从我们家走到这家公司所在的地方最大也就是十分钟,想不到在我们这个曾经是工人区的老社区竟然隐藏着这样一家高科技公司。
根据Gazette的介绍,在这一次的世界杯期间,包括香港,日本在内的全球许多地方的3D世界杯现场直播都是基于这家公司的芯片技术。只是可惜在蒙特利尔本地他们还没有应用样板。
根据这家公司网站上的介绍,这家公司最早的创意始于1998年,2000-2003年是酝酿时期,其后开始研发阶段。如今他们主要产品是S3D220 ASIC芯片。该芯片可以完全支持HDTV标准,支持现有的各种的视频编码标准。

类别: 经济生活 |  评论(0) |  浏览(5225) |  收藏
2010年06月10日 12:07:30

圣凯瑟琳大街的店铺租金有多贵?

6月9日,星期三,白天晴,晚上转雨。晚上穿短袖在街上骑车还是很冷。
据Gazette报道,多伦多的Bloor街和蒙特利尔的圣凯瑟琳大街成为全加拿大租金最贵的两条商业街。这是7日公布的Colliers国际2010年度全球零售市场报告给出的结果。这两条商业街并列全球第32贵的商业街。这里的租金大约每平方英尺300美元。相比而言,温哥华最贵的商业街Robson街的租金只有200加元每平方英尺。
这份报告上的世界最贵商业街位于纽约,巴黎,香港,伦敦这些城市,每平方英尺的租金超过了1000美元。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排名第一,平均租金1256美元。

类别: 经济生活 |  评论(0) |  浏览(2994) |  收藏
2010年05月28日 05:23:57

Braut&Martineau的销售策略

5月26日,晴,天气今天凉爽了许多,人的心情也好了许多。
昨天去上Starting Business的课上,老师提到了本地家具家电零售商Braut&Martineau的销售策略。这家商店为其客户提供200公里以内免费送货和免利息的分期付款计划。用户购买的时候只需要支付税就可以。老师说这样的财务政策让这家店库存周转非常快,我当时一下子没有明白。于是回来查了一些资料。

Brault & Martineau, Inc. 由Denis Brault和Robert Martineau在1960年代创立,当时他们主要面向蒙特利尔岛东部相对贫困的法裔居民。他们是第一家提供免费送货和免息分期付款计划的商店,这一策略大大促进了该店的销售。他们的销售传统还有就是大量的广告投入。该店的口号就是好的品质配低廉的价格。Brault &Martineau如今已经发展到11家店面,5家清货中心,1600名员工,年销售额数亿加元的水平。

有意思的是该店现任CEO Yves Des Groseiller的姓Des Groseiller和17世纪新法兰西皮毛贸易的先驱,Hudson's Bay公司的创始人,也是新法兰西的叛徒Médard Chouart des Groseilliers的姓是一样,不知道有没有亲缘关系。关于Médard Chouart des Groseilliers的资料可以看
http://www1.canadiana.org/hbc/person/groseilliers1_e.html

类别: 经济生活 |  评论(0) |  浏览(5675) |  收藏
2010年05月14日 12:10:32

Stanley Ma的MTY 在多伦多主板正式上市

5月13日,星期四,晴,本地杰出华人企业家Stanley Ma的MTY饮食集团12日在多伦多证交所正式上市。
MTY旗下包括了TiKiMing, Sushi Shop, Thai Express,La Cremiere等25个品牌的快餐连锁店。
其实MTY很早就已经在多伦多证交所Junior版进行交易,只不过不是主板市场。7年前,MTY的股票价值只有30分钱左右,而昨天正式上市第一天,他们的股票价值就达到了11.31加元。这也意味着2003年一个人如果投资该公司1000元,那么他今天持有的股票就价值37000元。正因为如此,MTY凭借如今2.12亿加元的市值成为多年来在多伦多证交所市值增加最快的魁北克公司。
对于为什么一定要到主板上市,Stanley Ma的回答是其一这是公司2003年从Golden Sky改名为MTY以来一直追求的目标,其二这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有利于吸引机构投资者。
2009年,MTY集团销售额5140万加元,同比增长51%。2009一年他们新开114家店,关闭47家,净增加店面67家。今年还计划增开75家。
放眼未来,Ma说他还是看好在加拿大市场发展,对于是否到美国去还没有想好。另外就是他们正在开拓中东的市场。

类别: 经济生活 |  评论(0) |  浏览(4068) |  收藏
2010年05月06日 12:01:28

Stanley Ma和他的MTY连锁集团


5月5日,晴,今天的Gazette报上说,蒙特利尔华人Stanley Ma经营的连锁餐厅集团MTY很快将会在多伦多上市。报社上并给出了Ma的一幅大照片。自从我在蒙城中文报社工作以来就一直希望能采访到这个神秘的华人企业家,但是能找看到关于他的报道却屈指可数,更不用说采访他了。我曾经给他的办公室发过采访邀请,但是没有任何反馈。
Gazette上说,在昨天的年度财务发布会议上,Ma说在TSX Venture交易市场交易15年后,他的公司终于可以有条件地在多伦多证券市场正式上市交易。他们的股票从1997年的16分钱岛6年前的不到2元,现在涨到了11元。他们不仅取得了年均30%的增长率,而且完全没有债务。上个财务年度他们的销售额5150万加元,盈利1220万。
如今在加拿大,约旦,摩洛哥,阿联酋等国MTY集团一共拥有1600多家连锁店,每家店的5%的销售额作为连锁费用上缴。在MTY旗下包括了Thai Express, TiKi Ming,Sushi Shop 等25个品牌。
作为移民创业成功的典型,Ma 1968年离开香港随父母移民,那年他才18岁。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唐人街餐馆开始打工生涯。他说那个时候他每天收工回家都会哭着问自己为什么要吃这份苦。他的父母是成功的商人,做过制造业,房地产,零售等许多生意。Ma的努力没有白费,1979年在Laval 的Saint-Martin西街,他的第一家店Le Paradis du Pacifique开业了。
下文是La Presse曾经对Ma的采访
http://lapresseaffaires.cyberpresse.ca/economie/200901/06/01-685349-lenigmatique-stanley-ma-fondateur-du-groupe-mty.php


类别: 经济生活 |  评论(0) |  浏览(6574) |  收藏
2010年05月01日 02:26:47

获得2010总督建筑奖的魁北克建筑

4月30日,晴,由前华裔总督伍冰芝创立的有着加拿大建筑业奥斯卡的加拿大建筑总督奖2010年的获奖结果刚刚公布。在12个获奖建筑中,4.5个来自蒙特利尔建筑师。7个来自多伦多,剩下半个来自温哥华。蒙特利尔和温哥华分享的这一作品就是明天迎来开放5周年的魁北克省立大图书馆。

其他四个魁北克获奖作品是
Private Residence and Guesthouse 位于蒙特利尔北部滑雪胜地Mont-Tremblant,类似建筑史上著名的Falling Water的作品,修建在小山崖之上。
建筑商事务所Saucier + Perrotte architectes (Montréal, QC)
首席设计师
Gilles Saucier, FIRAC
André Perrotte, FIRAC


Promenade Samuel-De Champlain 位于魁北克市,将圣劳伦斯河和魁北克市的临河悬崖有机结合在一起。
建筑商事务所DAOUST LESTAGE inc. architecture design urbain (Montréal, QC)
首席设计师
Renée Daoust, FIRAC
Réal Lestage
   
Scandinave Les Bains Vieux-Montréal  位于蒙特利尔老港一家SPA会所
建筑商事务所Saucier + Perrotte architectes (Montréal, QC)
首席设计师
Gilles Saucier, FIRAC
André Perrotte, FIRAC

   
St-Germain Aqueducts and Sewers  位于魁北克St-Hubert 落成于2008年
建筑商事务所Allaire Courchesne Dupuis Frappier, architectes (Montréal, QC)
首席设计师
Maxime-Alexis Frappier, MIRAC


全部名单:
http://www.raic.org/honours_and_awards/awards_gg_medals/2010recipients/index_e.htm

类别: 经济生活 |  评论(0) |  浏览(4581) |  收藏
2010年04月23日 04:32:49

地球日里话节水花洒系统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晴转阴,停在家门前十多天的一辆VAN终于开到了马路另外一面,前几天警察还来观察过这两来历不明的陌生车。
正在蒙特利尔举办的世界千年论坛上,欧洲水政策研究所总裁Riccardo Petrella说加拿大是全球节约用水领域的坏榜样,因为这个国家的人均用水量属于全球最高之列。加拿大拥有世界五分之一的淡水,尽管许多淡水都是在冰冻的北极地区,但可再生水的供应量也占全球7%。淡水大概是这个国家最富裕的资源。在笔者所在的蒙特利尔岛上,用水就是免费的。
今天的La Press报介绍了一个来自蒙特利尔的节约用水的典范。一家名叫Reveeco的本地新兴公司发明了一种可以节水80%同时节电50%-70%的花洒技术。该公司声称他们的技术能在节水的同时不妨碍你享受冲凉的感受。公司总裁Romain Jallon表示他们的专利技术关键在于找到一种简便便宜的办法将干净水和脏水分开的办法。前者可以获得再利用,所以不会发生人们想象中的花洒喷出的水变少的情况。而所有的控制都是通过电子系统完成的,实际上花洒喷出的水量和温度都会保持恒定,即便有人在外屋打开另外的水龙头也不受影响。至今还在蒙大工学院就读PHD的Jallon说他发明这一产品的想法还是在一次冲凉的时候灵机一动想起来的。
被称为e-shower的这一产品至今还在试用阶段,试用单位之一就有本地Delta酒店的SPA。Jallon预计这一产品正式面世还要2个月后,预计整套系统需要2000-2500加元左右。Jallon说尽管价格有点贵,但是相比省下来的水费电费还是划算。
除了面向加拿大及北美市场,Jallon还特别看好水费比较贵的欧洲,尤其是中东市场对于这一产品的需求潜力。

类别: 经济生活 |  评论(0) |  浏览(4655) |  收藏
« 1 2» Pages: ( 1/2 tot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