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

2024 - 3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 2024 - 3 «»

存 档

日志文章列表

2012年05月22日 00:11:36

他、她们为什么要学中文?

因为帮一个朋友的忙,意外参加了在Outremont区Stanislas私立学校举办的第五届魁北克中学生汉语桥比赛。说是魁北克,其实参赛的只有来自蒙特利尔一些开设中文课的CEGEP和中学的17名学生。几年前笔者在Gazette上看到Westmount的The Study女校开设中文课的消息就跑过去采访,那个时候笔者想问的一个问题就是大蒙特利尔地区到底有多少中学开设汉语课程。想不到那时怎么打听也得不到的答案,在这次比赛上竟然找到了。
Stanislas中学的栾红光老师告诉我,全市一共有10所中学,CEGEP开设汉语课。除了The Study和Stanislas,这次来参赛的还有私校Regina Assumpta,Saint-Louis, 私校Villa Sainte-Marcelline, Dawson和Vanier学院。其中Regina Assumpta, Sainte-Marcelline都是排过全省第一的中学,Saint-Louis和The Study也都是前20名之列的好学校。这些都是华人子弟趋之若鹜的学校。这些学校为什么要开设中文课?学生们又都是为什么要学习中文呢? 在这次汉语桥比赛上,我突然体验到了,中国的软实力。
最让我动起这个念头的是Stanislas哪个叫Lawrence Dagenais-Poulin的女孩子。她拿了一个玉镯子上台演讲。据她说这个玉镯子是一个中国人送给她外婆的。外婆年轻的时候曾经在中国生活过。在一间中式茶馆里,外婆偶遇一个中国书生。两人眉目传情,但是苦于语言不通。临到分别的时候那个书生送了外婆这个镯子。这是一个多么动人的故事呀。Lawrence绘声绘色的讲述,一下子让我的思绪回到了中国江南水乡。一个来自西方的白人女子被一个传统的中国读书人,在那么一个典型的中国式场景里所吸引。这个故事说有多浪漫就有多浪漫。后来在休息的时候,我跑去问Lawrence,这个故事是真的吗?她用了马马虎虎这四个字来回复我。我不知道这里面有多少虚构的成分,但是能想象出这样的故事也很不简单了。遇上一个好的编剧,完全可以写出一个好的剧本。那个时候我在想,那个中国读书人身上能够吸引Lawrence外婆的究竟是什么呢?是不是中国读书人那种特有的儒雅,那种聪慧,那种包容呢?归根到底,是那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文化底蕴才是最吸引人的东西。
这次比赛获得第一名的Julia Nugyen给我们讲述了另一个中国文化吸引的例子。这个越南裔的女孩背的一口流利中文,发音几乎可以说无懈可击。我简直怀疑越南人学习中文是不是有得天独厚的优势。Julia学习中文的动力来自她超级喜欢看中国电影,电视剧。虽然在台下她告诉我的她喜欢看的电影名字和演员名字,我都对不上号,但我还是很惊叹在我眼里的那些烂片竟然有这么大的魅力。她的家里没有人说中文,她学中文全凭这些中国电视剧。平常上中文课一周也就两三个小时而已。是什么让她如此喜欢中国的电视?是文化上的天然接近吗?
当然,对大多数的参赛学生来说。中国最吸引他们的还是中国的武术。无论是成龙还是李连杰,他们的功夫在这些小老外眼里不仅帅,更加酷。学中国功夫,自然让他们也想学好中国的语言。看着一个个参赛选手上台展示他们的花拳绣腿,我不禁佩服我们的老祖宗来,他们发明的中国功夫让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受用不尽,更成为今天中国走向世界的最好载体。
人在海外,如果说有什么能让我感动不已,那就是“我爱你中国”这首百听不厌的歌曲。如果演唱这首歌曲的又是一个金发碧眼的洋美眉呢?来自Dawson的中文名叫小美的女孩Kalsey Parnigoni把这首歌唱得那么动听,让场下的中国人激动不已,让那些本地学生也惊叹连连。喜欢唱歌的小美学中文的愿望是学会唱更多好听的中国歌。她告诉我,教会她“我爱你中国”的是她的中文老师林承豫。我告诉小美,她的歌听得我差点眼泪掉出来,这是一首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经典歌曲。她似懂非懂,但是知道我在夸奖她。
Stanislas的栾红光老师说他们学校开设中文课的原因就是法裔重视语言的传统。的确,语言是文化最好的载体。这些孩子们学习中文的动机无论是什么,其结果都是让他们更加喜爱中国。这应该就是汉语桥比赛的目的吧。套用2009年蒙特利尔中学生汉语桥比赛第一名,也是Stanislas学校的戴芬妮(现在美国北卡罗纳大学学习中文和地理)的话说,学习中文,改变了她对人生的看法和做法。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0) |  浏览(2877) |  收藏
2012年05月14日 10:45:08

不要轻易否定学潮的价值

愈演愈烈又持续不断的学潮消磨着蒙特利尔市民对学生们的支持热情。特别是发生了上周四早晨的地铁烟雾弹事件之后,反对学生示威的人越来越多。蒙特利尔的旅游旺季即将到来,政府开始担心学潮影响今年的旅游业收入。报纸上电视里开始充斥着指责学生们的声音,还有人将学潮同同样不得人心的工会的支持联系起来。
那么到底是不是学生们不知天高地厚,不能体谅债台高筑的政府的难处而漫天要价呢?政府方面到底又该如何应对这场学潮呢?简单地强硬到底吗?魁北克大学蒙特利尔分校UQAM 80后的经济学教授Alessandro BARATTIERI 11日在蒙特利尔英文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文章中,BARATTIERI教授并没有简单地说谁对谁错,而是以一个旁观者的立场提出了面对学潮人们往往忽略的问题。第一,教育到底是什么?第二,大学又是什么?第三,学生们争取的到底是什么?他写道:“当我从我的办公室窗户望到那些走上街头抗议的学生时,我想他们在追求正义,追求真实,追求能给历史一个交待。”
这段话让我深有同感。那天在法语课上同一位学历史的同学谈起对学潮的看法。他的坚定支持态度多少让我有点不好意思。从学潮开始,我真正上街游行只有一次。课基本上没有耽误,更不用说考试。对于学生抗议涨学费,这事对自己有好处,自然不会反对。但是学费真正大涨的时候自己早已毕业,说实话对自己影响也不大。总的来说,在学潮中,我只是个随大流的,既不反对,也不过分支持。我感觉我周围的同学大多也和我差不多。直到那天和在UQAM的朋友联系,才发现他们已经罢课两个多月了,至今没有复课。我这才认识到这场学潮的规模。
学潮期间,学校里可以找到很多关于学潮的传单。我现在能想起来的多半是在讲学校自身的问题。其实学生们并非不知道政府的债台高筑的问题,学生们不满的是政府为什么一定要通过涨学费来解决债务问题。学生们认为,如果政府能够认真解决好学校的管理问题,多从自身找问题,那么教育经费问题未必不能解决。其次,学生们坚持认为教育是一项公民权利。魁北克政府应该向免费大学教育的方向走,而不是相反。说到底,学生们要求的是一个更有效率,更有理想的政府。如果看到这里,我们就可以明白,庄社理政府把原来5年期改成7年期涨幅,增加助学金,希望以此让学生复课。这同充满理想主义的学生们有多大的差距。
这些天因为准备论文的关系看了不少有关魁北克模式的文章。所谓魁北克模式,就是相对于北美其他地方来说,魁北克这种政府介入较深,注重消除贫富差距的经济发展方式。如今主流的经济学家们批评魁北克这种模式降低了效率,让魁北克成为北美最穷的地方之一。支持者则坚称魁北克的人均生活水平并不低,魁北克人的社会满意度更高,而低学费正是这种魁北克模式的特色之一。当下的经济学界,人们更多把高等教育看成一项投资,而少有人看成这是公民的权利。正因为如此,学费涨不涨,不仅仅是学生和政府的纠结,也是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社会发展模式之间的纠结。说实话,我相信现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多少人能够真正把这个问题回答清楚。正因为如此,对于学生们充满理想主义的诉求,我们完全不需要过早地否定他们。
这两天看Brian Lee Crowley那本“恐怖平衡:加拿大立国精神的起伏”一书。作者认为婴儿潮一代和魁独造就了大政府的过去的加拿大,而随着婴儿潮一代步入退休年龄,魁北克经济地位日渐下降,魁北克已经无法再像以往那样以独立要挟联邦政府,因此一个新的小政府的加拿大即将诞生。书中作者给出的解决魁北克今日问题的药方之一正是增加学费。如此看来,在当下学潮的背后,实际上是两种加拿大的对立。我们到底是要一个特鲁多式的理想主义的加拿大,还是哈珀的实用主义的加拿大?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0) |  浏览(2709) |  收藏
2012年05月08日 11:38:04

关于魁北克经济发展的辩论

2010年的第26期Inroads杂志是有关魁北克经济发展问题的专辑,其中发表了两篇观点针锋相对的文章。UQAM经济系的Pierre Fortin称赞魁北克是一个比北美其他地方更公平的社会。不仅如此,魁北克的人均生活水平也同安省逐渐接近。公平和效率在魁北克并不是一对矛盾。Fortin教授因此说魁北克为Arthur Okun那本著名的“公平与效率”小册子中公平和效率无法兼得的观点提供了一个反例。蒙特利尔大学经济学的Francois Vaillancourt教授则指出如果不计入联邦政府向魁北克每年的巨额平衡拨款,魁北克的人均生活水平是不会赶上加拿大平均水平的。如果用人均GDP来作为魁北克经济表现的评价依据,魁北克的经济表现这些年来实际上是在退步。
Pierre Fortin和Francois Vaillancourt都不是一般的经济学者。他们都是资深教授。Fortin教授1995年被评为过去十年最杰出的魁北克经济学家。他担任过法裔加拿大经济学家协会主席,担任过联邦财政部,省财政部经济顾问,特别是担任过省长首席经济顾问。他还是法语时事杂志L’actualitie的经济专栏作者。Francois Vaillancourt教授是蒙大荣誉教授,从1976年开始就在蒙大经济系任教。他也担任过省政府,联邦政府以及世界银行的经济顾问。
如果不预设立场,上面那一种观点您会更加认可?我猜想Vaillancourt教授的观点一定更会获得读者青睐。从我们的现实感受来看,魁北克的人均工资低于安省,魁北克企业的经济表现往往也不如安省同行,更何况魁省的税负还高过其他省份。一般来说高收入人士往往对魁北克心存抱怨,而收入较低的人士则对魁北克的高福利政策心存好感。
就拿最近闹得沸反盈天的抗议学费上涨的学潮来说,政府因为无力负担给学校的巨额补贴而要求上涨学费。学生却要求政府向北欧的瑞典学习,让高等教育也可以免费获得。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上涨学费还是提供免费教育,对于魁北克哪一个是更好的选择呢?
美国经济学家William Easterly在他那本“经济增长之谜”一书中提到一些经济学家曾经探讨过反映社会平度的基尼系数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研究显示社会平度有助于经济增长。显然,Pierre Fortin教授是认可这样的观点的。他曾举例说,魁北克的7元日托标准,让更多的妇女得以工作,从而促进了魁北克经济的增长。
社会平等真的能促进经济增长吗?相信这是每一个理想主义者都乐于见到的。中国的做蛋糕分蛋糕之争正热的时候,笔者就曾经动过将基尼系数和经济发展联系起来的念头,正因为如此,当我读到Easterly也提到这样的观点时,很是兴奋了一阵子。
不过,理想主义者终究是要遇到现实的挑战的。首先,找到社会平等促进经济增长的证据并不那么容易。即便我们能从数据中看到某种相关或者不相关的联系,理论上也没有办法说明是社会平等,而不是社会平等导致的其他因素,或者导致社会平等的其他因素,促成了经济增长。其次,上个世纪社会主义在许多国家的实践也显示,着重于社会平等的经济政策无益于经济增长。这一点在经济改革前的印度特别明显。这个国家曾经长期迫于贫民选票的压力执行社会主义化的经济政策,其结果是长期保持极低的经济成长率。
当然,事情并没有那么悲观。我们也能举出正面的例子。中国大陆文革之前,翻身做主人的工人,农民焕发出冲天的干劲,也曾经创造出许多经济成长的奇迹。同样的事情也曾发生在苏联。在魁北克那场静静的革命中,魁北克的经济也曾高速增长。因此,在平等社会与经济增长之间,一定有某种关系。如果魁北克不能从一个北美最平等的社会变成北美经济增长最好的社会,那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Vaillancourt教授的文章指出,高福利政策让魁北克政府债台高筑,同时也让民众养成了浪费的坏习惯。比如说过低的水电费就让魁北克人均耗电在北美数一数二。他认为魁省政府应该上调学费和电费,这样才可以避免财政危机。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吗?一个多星期前,Mcgill大学东亚文化系的一位老师告诉我,由于学校不增加拨款,他们每年不得不限制想学习汉语的学生人数。那个时候我就在想,如果是在中国,学校多收一些自费生不就都解决问题了吗?何必要等靠政府拨款一条道路呢?换句话说。我们有可能在社会公平与提高效率之间找到一条道路。公平社会可能还要加上灵活的,充满活力的社会机制才能保证效率。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在这方面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0) |  浏览(2246) |  收藏
2012年05月01日 01:48:07

电影Intouchables给出的社会和解药方

终于结束期末考试,也终于报完税。两件烦心事了结,又迎来久违的阳光,心情慢慢地也放松下来,于是迫不及待地去想补回这段时间欠下的债。
法国电影Intouchouables (在台湾上映时翻译为“逆转人生”)是法国2011年的电影票房冠军,也是史上最卖座的法国电影第二名。周末终于有时间去Quartier Latin看这部电影。星期日的下午场,Quartier Latin的第九放映厅竟然差不多有8成上座率,害得我要到前面第三排角落里才有位置。来看电影的以老人家居多,也有不少人一家老小都来看。我的法语水平不灵光,经常看到全场都在笑的场景,我也不知其所以然。好在电影毕竟是看的,听不懂总猜得到情节。回来再到网上查查,也就能知道个八九不离十了。
电影是在一个真实故事基础上改编的,讲述的是一个法国阔佬和一个非洲移民之间的友情故事。Philippe是个中年大富翁,因为跳伞事故变成全身瘫痪,只有头部能正常活动,他需要找一个贴身的护理。Driss是塞内加尔移民,一家十几口生活在巴黎远郊的廉租房(HLM,据说法国三分之一以上人口生活在这样的房子里)内,靠妈妈当保洁员的收入以及政府救济生活。才从监狱里出来的Driss也去应聘Philippe护理的工作。其实他对自己拿到这份工作并不抱希望,只是想做个样子证明自己在找工作,以便继续申领政府救济。正因为如此,他在面试过程中表现得肆无忌惮,不仅调戏Philippe的秘书,临走还顺手牵羊拿走了人家一个法尔热彩蛋珠宝。故事的不可思议正在这里。不知道是否Driss的真实,或者他的活力,打动了不甘寂寞的Philippe,他留下了Driss,就此开始了两个人之间非凡的友情。
看完电影,我在想,法国人为什么这么喜欢这部电影?是不是影片背后反映的法国社会移民急剧增多带来的严重社会矛盾,文化冲突的反映?影片其实给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那就是宽容和信任。
影片中的Philippe没有因为Driss有前科就拒绝他,没有因为Driss恶作剧似的向他腿上淋滚水而生气,也没有因为Driss在画展上,在音乐厅里大放厥词而责备他,对Driss擅作主张联系他的笔友而发脾气,相反,他对一切都很大度,有的时候甚至很欣赏Driss的做法。比如他把Driss自己涂鸦画出来那幅所谓抽象派油画以1万多欧元的价格卖给了一位鉴赏家(对抽象艺术的粉丝们来说,这个情节实在太讽刺了,不过我也觉得Driss那幅作品比挂在艺术馆墙上那个如同血迹的所谓作品好看得多),比如他在自己的生日古典音乐会上放任Driss播放现代流行音乐(Driss并非对那些古典音乐一无所知,那些融入现代音乐的古典音乐音符他一下子就听得出)并大跳劲舞,他还亲自带Driss去玩滑翔伞。同样,Philippe身边的工作人员也都对Driss的行为表现了宽容。比如那位秘书Magalie对于Driss的一再调戏就不以为意,最后还带来自己的同性恋女友给Driss认识。管家Yvonne在Driss的随身行囊里发现多把凶器也并没有做出过激反应。有了这份宽容与信任,Driss就算是顽石也不会不受触动,更何况他本性纯良,他爱自己的家人,也很有一些天赋,他过去的劣行也许都是生活所迫。如果想要解释Philippe为什么能和Driss这样的人成为朋友,在我看来唯一的理由就是Driss从底层走来那份真实和活力打动了渴望真实和活力的Philippe。见惯了上层社会虚伪和平淡的Philippe只有和Driss在一起,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意义(毛主席说过,低贱者最高贵)。影片的最后,Driss自作主张把Philippe相识多年却不敢见面的女笔友找来和他相见,这份勇气和直接正是Philippe想要而冲破不了自身束缚的东西。
为什么这部电影能打动法国人?我想,如果更多的法国人能像Philippe这样对待新移民,肯于敞开心胸接受新移民,不计较他们的过去,不计较他们暂时的无知,积极欣赏新移民向上的一面,积极为他们创造机会(我想那笔卖画的钱正是Driss原型最后创业的第一桶金,在Philippe这里的工作经验也顺利让Driss找到第二份工),那么这个社会一定会更加和谐,法国社会如今所面临的尖锐的社会冲突也就能迎刃而解。这部影片走红,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法国不愧是人道主义,浪漫主义的国度。据说,这部影片在美国被认为有种族主义色彩。
法国社会所面临的问题,难道不是魁北克社会也在面临的问题吗?如果能对移民有更多的宽容,给予移民更多的机会,而不是轻易地指责移民消耗社会资源,我们的社会是不是能变得更好呢?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0) |  浏览(1920) |  收藏
2012年04月09日 10:14:11

西藏:勇敢的土地

4月4日TV5电视台播放了一部魁北克制作的名叫“西藏:勇敢的土地”的纪录片,引起了我的兴趣。这部纪录片讲述的是蒙特利尔的流亡藏人索才嘉措(Gyamtso Sotse)和他的魁北克妻子Marijo Demers,还有魁北克出生的女儿央真多玛索才(Yangchen Dolma Sotse)一家三口回西藏探亲的所见所闻。
出乎我的意料,这部纪录片虽然是西方拍摄的站在流亡藏人角度的反映今日西藏的纪录片,但并没有让我感到不能接受。相反,笔者以为,在许多方面,影片所反映的今天藏人的生活,中国政府在西藏推行的牧民定居计划,拉萨新貌等,都是对今日西藏很好的宣传,对西方社会所谓中国政府在西藏灭绝藏族文化的指责是个很好的反证。
影片的主人公索才嘉措1992年从家乡徒步穿越喜马拉雅山叛逃到流亡藏人在印度的聚居地达兰萨兰,在那里遇到了前往学习藏语的魁北克女子Marijo Demers。两人意外结成异国恋人,婚后索才随Marijo移民加拿大,定居在蒙特利尔。来加拿大之前一句法语不会说,英语也只能说很简单的几句的索才在这里学习了法语,后来还在St. Hubert街上一家餐厅找到一份烤肉的工作。他的太太Marijo现在是渥太华大学政治学专业的博士生,研究方向是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这样的夫妻组合在中国人眼里实在是门不当户不对,但Marijo热爱藏族文化,她和索才很快有了女儿。这次回西藏探亲,还准备在西藏生下另外一个孩子。
影片一开始就是索才一家从拉萨搭汽车回家,阔别家乡13年之后的索才受到了家人的热情欢迎。央真的爷爷奶奶都是第一次见到这个混血的孙女,笑得合不拢嘴。13年过去,家乡已经变得索才快认不出来。从片中可以看到,索才一家十几口住在一个小镇上。他们住的是平房,不知道为什么那里的房子门外都有一个类似国内封闭阳台那样的玻璃房子。索才的家里有自来水,有电视,家人也在使用手机,镇子里摩托车也不少,当然他们家的牛羊更是少不了。不知道是不是拍摄的选取问题,我没有看到毛主席像也没有达赖喇嘛的像。除了镇子里这个房子,夏天索才一家还会去牧场放牧。那里他们需要搭帐篷,索才和魁北克妻子女儿也一起去住了一段帐篷。无论是Marijo还是他们的小女儿,看起来都对藏人的这种生活没有什么不适应。央真很快和小伙伴们熟悉起来,也能一起干农活了。Marijo一边继续自己的博士论文,一边还生下了第二个女儿。她们一家去拉萨生产那一段,我看到拉萨医院好漂亮,医护人员同内地的没有什么区别,她们都很喜欢这个混血孩子。那里的条件看起来好好。拉萨看起来比蒙特利尔的高楼大厦还多。如果片中的这一切就是今日的西藏,那么怎么能说中国在西藏进压迫藏人呢?
Marijo的专业是游牧民族。她关心的是藏人游牧生活方式的改变。在影片中,她批评中国政府的藏民康居政策对游牧藏民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影片还引用没有露面的人的说法,西藏的学校5年级以上,藏语教育就越来越少了。还说中国人在西藏修路,建学,受益的并非藏人。如果中国人真心帮助藏人,应该到藏人游牧的地方建学校。总的来说,这些说法有些未免不厚道,但是并非不可接受。中国政府在引导藏人走向现代化的同时,也应该特别注意保留藏民族传统的文化,让藏人真正从经济发展中受益。影片最后,Marijo问周围的人们,下一代的西藏人还会继续游牧吗?她得到的都是否定的答案。藏人新的目标是成为政府公务员,工人。看得出,Marijo对这样的答案有些失落。可是任何一个民族都有权利融入现代生活。如果仅仅为了所谓的保留传统文化,而剥夺了一个民族获得现代生活的权力,是否虚伪呢?今天的印第安人成为北美社会的边缘,这样的民族政策更好吗?
我不知道索才一家会不会去想这些问题。通过这次旅行,他们还那么站在流亡藏人的立场上吗?索才这次回藏是用加拿大人的身份,西藏当地政府能对他们的拍摄大开绿灯,这是很开明的决定。至少在他们的摄像机里,西藏是一片勇敢的土地,不再是农奴们悲惨的土地。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0) |  浏览(2286) |  收藏
2012年04月02日 09:48:57

文化宫能有明天吗?


本地中文报纸上最近一直在讨论唐人街文化宫的财务问题,甚至有要拯救文化宫的提法。这让我感到些许不安,以往做社区记者的时候我曾经先后采访过文化宫两任主席,对他们描述的文化宫创建过程中的辛苦印象很深。而且也因为文化宫的图书馆一直是我在这个城市里最喜欢去的地方之一。
今天去唐人街拜访一位老友。寒暄已毕我第一句就问,文化宫怎么了?这位老友说:“很多事情你知道其一,不知其二。在文化宫的事情上,每一方都有自己一套道理,但是又没有一个有资格能够做出裁决的公正的第三方,这件事情实在很难办。”临了,老友的一句话让我很有同感。他说,“文化宫的事情外人还是不要干涉吧,比如发动社区捐款之类的华人社区传统的一些做法对于文化宫的运作也许并不合适。”
为什么说对这句话有同感?其实文化宫的问题也许不仅仅是文化宫自己的问题,乃是整个唐人街的问题。以前经常听唐人街的生意人说,为什么一街之隔的老港区就那么兴旺,而唐人街的生意就是上不去?近年来看着Clark街上的商家一家家歇业,原本在文化宫一楼的旅行社也要另租场地,真的有点替唐人街的发展着急。客观上说,唐人街的停车位是个大问题。主观上,唐人街商家一层不变的经营方式可能也是个问题。最近看到唐人街又一家新餐馆开张,走的路线明显和老式的餐馆不同。如果唐人街今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新商家,唐人街的面貌未尝不会焕然一新。以此为例,笔者以为,唐人街的发展需要更多是新的思路,新的想法。
回到文化宫的问题,建设中华文化宫可以说是唐人街乃至整个华社共同的心愿,希望能在唐人街有一个弘扬中华文化的基地,一个舞台。可是凡事光有良好的意愿并不见得就能成功。文化宫成立以来显然达到了自己创立的目的,可是这样的公益机构却无法解决自己的财政问题。这样的事情就像1976年以前的奥运会一样,良好的想法却无法带来良好的收入回报。
其实华人社区的公益活动也不乏成功的例子。龙舟节还有中华医院可能可以算两个成功的例子。我不知道这两个机构的财务情况,但是从表面上看他们显然更成功。成功的原因可能有赖于一个相对正规化的更西式的融资和管理机构。以中华医院为例,她每年的筹款晚会经常可以得到本地主流传媒的报道,一些成功融入西人社会的著名华商也经常有在其中露面。相比而言,文化宫的筹款活动可能就没有这么成功。
也许笔者的猜测过于武断。文化宫的管理层所要面对的问题并非笔者所能想象。以上权当一家之言吧。其实,以文化宫的地理位置而论,如果唐人街的商业氛围能够更加浓厚,根本不会存在入不敷出的问题。这就要提出一个更深刻的问题。蒙特利尔市政府是否有意愿像改造大剧院区一样来投资改造唐人街,就像上海市改造新天地旅游区一样。如果市政府掏不出这笔钱,我们的华人社区能否找到这样的投资?
相信并非只有笔者有这样的想法。今天在华侨时报上看到,以往就有人回香港去游说李嘉诚先生来这里投资,而且是用华社的筹款来做旅费。以本人的商业眼光来看,这并非天方夜谭。如果能妥善策划,我们的唐人街南邻老港,北靠大剧院区,很有条件成为蒙特利尔一个新的旅游热点。如果我们能拿出一份像样的商业规划,笔者认为商业成功的机会极大。华社有必要为此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去游说投资者和政府。
也是在华侨时报上看到,我们的文化宫门口的牌匾上的题字是中国非常著名的书法家赵朴初先生的墨宝。据说赵老在题字的时候说过,希望这个牌匾可以在蒙特利尔永远挂下去。这也是我衷心的愿望。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0) |  浏览(2319) |  收藏
2012年03月26日 12:36:34

这个周末的三场竞赛

3月24日下午在Mcgill大学举办的汉语桥比赛加东赛区竞赛中,我的朋友碧娅多少出入意料地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说出人意料,一个是她的对手很强,不仅学习汉语的时间比碧娅长很多,学习环境比碧娅好,就是一出场的表现似乎早已锁定第一名。不过,说是比赛,就少不了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在才艺表演的阶段,碧娅最大对手表演的是太极剑,而碧娅则是画国画。我想,以女老师为主构成的评委队伍肯定对于优美的梁祝旋律伴奏下,我们美丽端庄的碧娅一笔一笔认真作画这一场景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因为那一幕太有东方美的韵味了。当然,碧娅最后获胜也有实至名归的一面。这个小姑娘在学习语言上似乎特别有天赋。连孔子学院的老师们都在台下夸她的音调念得很准。因为想不出用什么方式表演才艺,碧娅在比赛的一周前还在打退堂鼓。要不是她的老师坚持,说不定她也就没有这个第一名了。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能从准备演讲稿到背熟演讲稿,还要准备文化知识和即席演讲,到一举获得第一名,这个效率可算高。比赛中,碧娅的父母也来到现场给女儿加油。他们大概是唯一来到现场的选手家长。在看到碧娅最后脱颖而出,碧娅的爸爸开玩笑说,看来他也要学习中文了。有自己的努力,有亲友的关爱,有老师的指导,碧娅这个第一得的也叫人心服口服。
3月24日的晚上,还有另外两场竞选先后有了结果。一个是我们加拿大联邦新民主党的党领选举。我们魁北克的Thomas Mulcair先生最后以大热姿态胜出。几个小时后,梁振英先生在香港的特首选举中胜出,不过星岛日报评论说梁振英的得票只比601票的当选门槛高出不到100张票,只能算惨胜。不管大胜还是惨胜,这两位候选人都是我心仪的候选人,连同碧娅的胜利,这一天老天似乎特别眷顾我看好的这些人。
Mulcair先生我见过几次,虽然没有太多交流,但是他的精明,他的平易近人,领袖气质,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第一次见到他是参加邹至蕙女士来蒙特利尔举办的社区座谈会。那个时候Mulcair刚刚成为NDP在魁省的负责人。他是陪同邹女士一起和社区代表座谈。我刚给他递上我的名片,他就说出他接受过我当时工作的那份社区中文报纸的采访。说点题外话,在联邦政治人物中,我感觉NDP的国会议员们似乎总是更加亲民。因为工作关系,我见过哈珀总理,见过前自由党的党领迪安,他们给人的感觉总是冷冰冰的,一副拒人千里的样子。而无论邹至蕙还是Mulcair,对人都非常客气。就是NDP当时的党领,Jack Layton参加社区活动的时候似乎总是在微笑,和他在一起总是感觉特别放松。我想这就是真正的领袖气质吧。在Mulcair走上台宣布获胜感言之前,我看见他同NDP的多位资深党员一一握手,那里面就有邹至蕙。那个时候我在想,邹议员这个时候的心情到底会怎样呢?她一定想起Jack Layton先生吧。
我上一次见到Mulcair先生,恰恰是NDP在魁北克大胜那一次消息宣布前几个小时。在我家附近的Cosco我遇到Mulcair先生和随从过来买食物,估计是给晚上的活动准备的。就在那一天,NDP在魁北克取得历史性的胜利,Mulcair先生一下子成了魁北克新选出的50多位NDP新科议员的大家长。看着他神色凝重的样子,不知道那个时候他是否知道几个小时之后的大胜利。
NDP竞选活动的主持人那天晚上在宣布胜选消息的时候这样介绍Mulcair先生,“我们的新党首,加拿大的新总理”。Radio Canada的新闻评论员注意到Mulcair先生的获奖感言首先是用法语在说,这是凸显他的魁北克身份。这个时候,Mulcair先生又在想什么呢?他能预见到自己能成为未来的加拿大总理吗?
梁振英先生的当选被香港许多人不看好。那些忽然民主的先生女士们指责没有一人一票的选举,指责中央政府背后干预香港选举。据说就在选前一天,还有从加拿大回去的港人特别指责梁先生是共产党员。我不认识梁先生,我也没有见过他。不过我读过他的不少文章。虽然今天的星岛日报上有人说他这些文章都是背后有团队在操作的。不管怎么说,我喜欢这些文章的理性和分析问题的角度。我总是认为,文如其人,就凭这些文章,我看好梁振英先生担任香港特首。
人生就是一场长竞赛。在这场竞赛中要想赢,需要的是实力,也需要一点点运气。祝愿在3月24日这一天竞赛中胜利的碧娅,Mulcair和梁振英先生能够在今后的竞赛中取得新的成功。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0) |  浏览(2942) |  收藏
2012年03月19日 11:35:57

读金一南的“苦难辉煌”一点感想

从洛杉矶飞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读这本书。金一南少将是北京国防大学的战略学教授,他的这本讲述中共初期历史的党史著作在中国大陆风行一时。我特别托朋友从国内带来。
这本书写的是1921年建党一直到1936年长征胜利前后的中共历史。虽然凡是大陆出来的人,对这段历史并不陌生。但是这本书还是非常值得一读,不仅文字十分优美,史料上有许多新的内容,作者更带给我们许多启发。
启发之一,中共的最终胜利,其根本因素是中共队伍里有更多的坚定无私的革命者。国民党人,甚至军阀队伍里都不乏爱国者,革命者。比如大汉奸汪精卫年轻时刺杀清廷摄政王载沣,并写下“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名句。比如军阀吴佩孚,孙传芳晚年都曾力拒日本人的威逼利诱。蒋介石的手下将领中在北伐战争中许多都是英勇善战之人。可是,到底是什么因素让这些人走上历史的反动,让各方面条件远不如他们的共产党人最终赢得胜利。更多的共产党人不为私利,而是为国家为民族而斗争,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理由。红军长征突破湘江,如果不是蒋介石存心要消耗湘军,桂军的实力,说不定红军早就在湘江边全军覆没了。中国的新老军阀在保存实力这一点上几乎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就连后来的抗日名将29军军长宋哲元也为了自身利益差一点经不住日本人的引诱。相反,共产党这一边,先有叶挺,贺龙,朱德,彭德怀,刘伯承这样的名将甘愿放弃个人荣华富贵为穷人打天下,后有徐海东这样的心甘情愿将自己率领的部队交给抵达陕北的中央红军统领,更不用说那些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英勇无畏的红军战士。没有这样一批无私的人,在那样的艰难困苦下,共产党也好,红军也好,根本不可能有存在下去的理由。刚刚读世界日报一篇有关台湾问题的社论,时至今日,台湾一些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仍然是台湾一省自身的利益,脑子里完全没有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这同几十年前又有什么区别?
启发之二,中国革命的磨难有一多半来自革命者自身的不纯洁。历史上任何成就一番事业的团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作者笔下,这许多磨难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宿命,躲也躲不掉。比如张国焘,他一个人的私心膨胀给多少红军指战员带来灾难。比如博古,如果他不是因为自己不懂军事而非要拉上李德这样一个本非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也许就没有后来的长征。在大革命的血雨腥风中,有多少意志不坚定的人脱离了共产党,甚至成了叛徒,他们又给自己昔日的同志带来多少灾难。今日中共的七千万党员中又有多少面对类似情况能不做叛徒。
启发之三,在国家发展,民族独立的道路上,除了自己没有谁是真正可以依靠的。在我看来,这本书第一次对苏联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有了一个全景式的描述。可以说,没有苏联的帮助,就没有国民党的重生,没有北伐的成功。但是,苏联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的对华政策,包括共产国际对中共的指导政策,也同样给中国革命带来深重灾难。红军时期武装保卫苏联这样的口号不是至今还给反共者落下口实吗?中国共产党在早期弱小的时候离不开苏联的扶持,同样这样的扶持也给苏联对中共内部事务的干涉做了铺垫,毛泽东之前的中共领导人无一不是共产国际指定的就是明证。
启发之四,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也好,中国革命的道路也好,都是在不断的反复中最后确定的。毛泽东是伟大的军事家,但他并非从一开始就战无不胜,他是人不是神。四渡赤水是毛泽东一生的得意之笔,但他一生中两次败仗恰恰都是发生在四渡赤水期间。他的伟大在于他能从自己的错误中汲取教训,更重要的是他能够实事求是,谁说的对就听谁的。这同他的对手蒋介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毛泽东的成功,用作者的话还是因为他有着极强的历史自觉性,在关键的时刻,他几次都是努力让自己,让红军站到了对的一边。今天的人,喜欢用小人物的命运反思那段历史。殊不知,在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之中,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的人,才有资格成为今人尊敬的对象。
金一南将军在一次演讲中说自己写作这本“苦难辉煌”的目的是找到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他在前言中写道:“幸福起来的人们于是不想承认自己曾经是奴隶,也不屑于承认曾经有过英雄。不知不觉中,自己那部热血奔涌,震撼人心的历史被荒弃了,抽干了,弄成一部枯燥,干瘪的室内标本,放在那里无人问津。历史命运蜕变为个人命运,众生便只有在周易八卦面前诚惶诚恐。我们没有丢掉自己的宝藏吗?”是呀,“苦难辉煌”这本书就是帮助我们找回属于自己的宝藏,那些被称为民族脊梁的人们历尽苦难,才让今天的我们体会到了属于中国人的辉煌,我们没有理由忘记历史。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0) |  浏览(3082) |  收藏
2012年03月19日 11:34:53

身为加拿大人的意义

  Normal  0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Table Normal";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in 5.4pt 0in 5.4pt;    mso-para-margin:0in;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0400;    mso-fareast-language:#0400;    mso-bidi-language:#0400;}317日星期六,华裔联邦国会议员梁中心先生再度来蒙特利尔和社区媒体座谈。身为移民部长助理的梁先生这次谈的主要是移民问题,包括新的移民政策,移民的融入等等。
本届保守党政府对于加拿大的移民政策进行了大刀阔斧式的改革。梁先生说,加拿大作为世界上最吸引移民的国家之一,每年面对的移民申请成千上万。同时,加拿大移民政策里一些漏洞又为许多人钻空子利用加拿大的福利政策提供了机会。改革的目的就是提高移民系统的效率,堵塞不该有的漏洞。比如他提到,加拿大的投资移民政策应该鼓励那些到加拿大从事高科技产业投资的企业家,而不是让更多的人过来开餐馆,洗衣店。他举例说,多伦多8000多家餐馆中差不多一多半是华人经营。许多人移民监时期一过,餐馆就结业。这样做实在不是加拿大所需要的。
不过,梁先生的讲话中,最让我感兴趣的是他谈到加拿大人的责任,包括民事责任(civic),社会责任,环境责任。尤其是环境责任,他用了不少时间讲加拿大人对环境保护的义务。本届政府经常被环保人士批评只顾石油不顾环境,从梁先生发言来看,看来政府的确想认真去掉自己这个坏标签。身为加拿大新公民,我向梁先生提问,身为加拿大人到底意味着什么?自从我来到加拿大,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我问一些本地朋友,加拿大人和美国人有不同吗?他们会说,当然有不同,但是不同在哪里,似乎一下子又说不出。这也不是我一个人的问题,在我之前,之后提问的两位阿拉伯社区的记者也在问同样的问题。加拿大人这个标签对于新移民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梁议员首先引用1950年代加拿大总理John Diefenbaker的话来定义加拿大人。这段话是:“我是加拿大人,我可以自由说话,自由信仰,自由坚持我认为对的,反对我认为错的,自由选择政府,这种自由的传统是我要努力坚持的。”梁先生解释说,这份自由,正是加拿大人最可宝贵的。比如你可以选择在加拿大居住,也可以回到中国去居住。他进一步阐释说,身为加拿大人,还有义务把加拿大的价值分享到全世界去,而这份价值的核心就是和平。加拿大人是最好的和平主义者。在世界各地,活跃着许多加拿大的志愿者,还有许多加拿大人在那里教英语。梁先生说,加拿大的英语是最国际化的,没有英国腔,也没用美国调。所以加拿大的英语老师最受欢迎。梁先生还说,加拿大人也是最好的世界公民。加拿大这个国家的人民来自世界各地,许多跨国企业在这里开发全世界适用的产品。旁边突尼斯的记者插话说,连印度那款号称世界最便宜的35美元的电脑也是在蒙特利尔一家印度人开办的公司研发出来的。梁先生接着说,加拿大有着真正的多元文化主义。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在加拿大的土地可以继续他们的文化传统,同时又接受新的加拿大文化传统。在这一分钟你可以是中国人,印度人,阿拉伯人,下一分钟你又可以是百分之百的加拿大人。这就是加拿大。
梁议员这些话不能说让我彻底明白了身为加拿大人意义。这不今天和朋友聊天提到大山,朋友还说,“他不能算是完全的加拿大人吧,他都不会说法语。”的确,在加拿大政府的网站上,关于加拿大公民的意义里,也是将双语和多元文化,环境保护并列作为加拿大人的重要标志。不过,不管怎么样,梁中心先生的话让我对身为加拿大人的意义,有了多一层的理解。在http://www.canada4life.ca/quotes.php这个网站上,我找到许多名人关于加拿大人的定义,摘抄如下:

皮埃尔特鲁多:“美国人永远不要低估仅仅因为美国的存在给加拿大带来的压力,我们不同于你们,而且正因为你们的存在才让我们不同于你们,和你们作邻居某种程度上像同大象睡在一起,大象再温和也是野兽,因此永远不要指望加拿大只是美国一个镜像。”
莱斯特皮尔森:当我们庆祝建国200年的时候,我们还是一个年轻的国家,还有足够的灵活性可以重塑我们国家的特质。在吸收世界上最好的人类精神这一点上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和我们相比。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0) |  浏览(2644) |  收藏
2012年02月06日 10:23:13

你满意加拿大的宽带服务吗?

蒙特利尔咨询公司Lemay Yates Associates Inc. 最新发布的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宽带发展报告指出,加拿大的宽带服务在这些发达国家中,不仅在普及度方面表现出色,在资费方面也在最便宜之列。这一报告的数据来自对G7和OECD国家的用户进行5200万次网速测试后得到的。
根据LYA公司的这份报告,加拿大的宽带普及率74%,排在G7国家第一位,超过英国的69.2%, 法国的69%。另外加拿大的宽带服务月资费30.8美元,仅略高于意大利的29.8美元。在全部32个OECD国家中,也是第7低的资费。、最低的资费来自希腊,为24.23美元每月。在宽带服务质量上,加拿大人在网络使用高峰期经历的网速下降只有5.8%,低于OECD国家的平均值6.6%。
但是根据OECD去年7月自己的报告,加拿大的宽带服务排名并不高。OECD报告将加拿大列为宽带资费第7高的资费国家。LYA表示不同的结果来自不同的研究方法。他们的报告采用了来自实际用户的实际数据,并考虑了各个因特网服务提供商的市场份额。而OECD自己的报告数据来源是各因特网服务提供商的标称网速,也就是说并非第一手数据。总体来说,LYA报告认为,加拿大的宽带服务在各个方面在OECD国家中表现都比OECD报告中的表现要好。
不过,由于LYA的研究得到了加拿大最大宽带运营商Rogers的资助,LYA的报告也有为Rogers说话之嫌。就在几天之前,加拿大的电信监管当局CRTC就发布报告说,最近几个月来他们接到的关于宽带服务质量的投诉直线上升。就是Rogers自己,CRTC上个月还在指责他们有意降低部分流量的带宽。
一直以来的印象是加拿大的电信服务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是比较落后的,一个是资费贵,一个是服务差。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加拿大电信市场竞争的不充足。全国性的主要运营商只有Rogers, Telus和贝尔加拿大三家。最近一两年,加拿大在移动通信市场开放了更多运营商进入,但是在有线通信的市场,竞争还是不够激烈。以魁北克本地市场来说,主要的竞争对手就是贝尔加拿大和Videotron。其他虽然还有一些中小运营商,比如华人熟悉的一些公司也在这个市场抢生意,但是他们并没有自己的线路,靠的是租用贝尔的线路,因此服务质量很难保证,在推出新业务方面也受到限制,唯一的竞争手段只能是价格。从我自己使用Videotron多年的体验来说,虽然很少有故障,网速也在不断增加,但是一个资费高,一个流量限制,还是让我经常感到不方便。新年前笔者有一次机会和Videotron负责光纤网络规划的一位工程师聊起他们的网络,令我感到有点吃惊的是,他对在美国和中国普遍正在部署的一些最新的宽带通信技术知之甚少。我向他询问对于竞争对手贝尔加拿大最新的光纤宽带Fibe服务的看法。他认为贝尔根本就是不可能把光纤真正连到家,那样做成本太高。去年十一的时候,笔者去纽约访问,在一户当地人家里见到他们十年前部署的光纤到户网络。在新技术的应用上,魁北克的宽带服务提供商可能落后了十年以上。
回到LYA的这份报告,很难想象这样的报告有多少客户会购买。作为唯一的金主,Rogers不可能期望看到指责自己的报告。我特别去查了一下LYA这家公司的背景。巧的是位于修女岛上的这家小公司还有一位华裔员工,去年从Mcgill Bcomm专业毕业的Denise Chen。LYA公司的核心是女创始人Johnny Lemay。在1993年创建这家公司之前,她在北电网络负责传输产品的国际市场营销。她拥有魁北克Laval大学的物理工程本科学位和Concordia大学的EMBA学位。她在电信政策,电信市场商务计划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LYA的另一位创始人Roberts K Yates也是Concordia的EMBA,他还拥有多伦多大学的电机工程本科和工业工程硕士学位,他也在北电网络拥有十年以上工作经验。他的专长是移动通信网络的频谱规划,电信管制政策,电信市场研究等。
总部在多伦多的Rogers为什么要找蒙特利尔的LYA公司做这样一份涉及多个国家的宽带市场报告?如果不是蒙特利尔的电信工业发达,那就是LYA在电信业有超强人脉。毕竟,贝尔加拿大,北电网络最早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0) |  浏览(3377) |  收藏
2012年01月25日 03:42:17

在AMC看奥斯卡电影

84届奥斯卡电影节候选作品新鲜出炉。魁北克电影“Monsieur Lazhar”成功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最后候选名单。这部以在魁北克小学当老师的阿尔及利亚移民为背景的电影讲述的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活生生的魁北克的人和事。衷心祝愿这部电影能为魁北克电影增添新的荣誉。
MonsieurLazhar”的导演PhilippeFalardeau 1968年出生于渥太华河畔的Hull市。他最初学的是国际政治,第一份工作也是政治分析师。1991年他在魁北克市Laval大学念硕士期间首次接触电视业,开始为Radio Canada工作。最初他参加拍摄的都是纪录片,描述华人移民生活的“PateChinois”(1997)是他执导的第一部作品。2000年,他执导了自己第一部长片“La  Moitié gauche du frigo”,这部电影为他赢得了2001年加拿大Genies电影节的Claud Jutra奖。2007年他的第二部长片Congorama又为他赢得5Jutra大奖。Monsieur Lazhar这部电影此前在2011年的多伦多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加拿大电影奖。在听到自己的作品最后入围的消息时,Falardeau用难以置信和无法形容来描述自己的感受。他为这样一部原汁原味的魁北克电影能够在好莱坞与许多世界级的作品同台竞争感到激动。他还称“这部电影也是魁北克电影在英语加拿大最好的一次市场宣传。希望有一天魁北克的法语电影不用再凭借奥斯卡提名来获得英语加拿大院线的放映机会。”今年的奥斯卡和“Monsieur Lahzar”竞争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还有伊朗电影“一次分离”,以色列电影“脚注”,比利时电影“顽固”和波兰加拿大合拍电影“黑暗中”。
说起Falardeau这个姓氏,这可能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魁北克的姓,维基百科上有关Falardeau的几条都和魁北克有关。2009年去世的Pierre Falardeau可能被更多的魁北克人所熟悉。他是著名的电影导演,还是知名的魁独运动活动家。他在1980年代拍摄的ElvisGratton系列电影深受魁北克人喜爱。我第一次知道Pierre Falardeau还是他去世的时候。那个时候,本地的英文公报上发表了许多纪念他的文章,表彰他对魁独,对工人运动的贡献。
今年奥斯卡提名中另外一部和加拿大有关的电影是斯皮尔伯格的“战马”。这部电影以一匹加拿大出生的战马的经历为主线,以一战为背景,讲述了人和马,马和马之间动人的感情。我是看到电视上的广告才去看的这部电影。这部电影最初打动我的是战场上万马齐奔的壮观场面。斯皮尔伯格不愧是拍惯大场面的大导演,这部电影中许多镜头的壮丽和摄人心魄都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说句题外话,对于一次大战我一直是持比较排斥的态度。我不太能理解加拿大人为什么对于一战如此着迷。几年前的另外一部电影“帕斯尚尔战役” 也是围绕一战中的法国战场。可能加拿大人至今对一战的惨烈耿耿于怀,可能加拿大人对于能够为大英帝国二战至今感到光荣。其实,对于加拿大来说,二战中加拿大军队解放荷兰的战斗不是更精彩?
战马这部电影,我是在At WaterAMC电影院看的。我对这家电影院一直情有独钟。除了价钱贵一点,论条件,论规模,在我见过的电影院中这家差不多都是最好的。而且,很多叫好不叫座的艺术电影,好莱坞以外的电影,都能在这里找到放映机会。“Monsieur Lazhar”现在也是在这家电影院上映。
上个星期在AMC,我还看了另外一部也获得奥斯卡提名的电影“铁娘子”。这部电影里,Meryl Streep把撒切尔夫人演绝了。首先是妆画得好,其次当然是演得好。难得她能把一个老太太演得这样活灵活现。在那一瞬间让我想起自己去世的外婆。我一向对撒切尔夫人并没有太多好感,但这部电影让我改观。电影一开场,年迈的撒切尔夫人独自出门买牛奶,竟然没有人认得出来,让人不胜唏嘘。她亲笔写信给被击沉的谢菲尔德亲王号的阵亡将士家属那一幕,让我感慨良久,这部电影让我第一次知道撒切尔夫人出身社会底层。她的父母靠开杂货店为生。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撒切尔夫人竟然成为保守党党员,而不是工党党员,是不是值得思考。也许底层的生活让她养成了从实际出发的世界观。反映马岛战争那一段,面对来访的美国国务卿放弃马岛的建议,撒切尔夫人反问,二战中美国人为什么不放弃夏威夷,那里离美国本土不也很远。面对复杂的局面,撒切尔夫人表现除了不让须眉的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和绝不妥协,表现了杰出的领导才能。这样一部电影仅获得最佳女演员的提名,多少让我有点遗憾。
写了这么多,有没有让您动起去AMC看场电影的念头。如果哪一年的春节,华人社区能在AMC那里组织集体观看中国的春晚,是不是能让这里的年味更足一点。祝读者诸君新春快乐,龙年大吉。

类别: 文化 |  评论(0) |  浏览(3439) |  收藏
2012年01月15日 13:00:14

从Tim Uppal部长来访说说加拿大的民主

台湾的马英九先生胜选,微博上很多人欢呼民主的胜利。我却在微博上转载陈文茜女士的话“民主是一場又一場的族群對決,一場又一場的權力博弈;每一個重大公共政策,從產業戰略,全球化布局,貧富差距解決方案,節能減碳……都只化為選票的磅秤,估一下,這麼主張,嗯,我會得多少票,失多少票……””。我并不迷信民主万能,对于西方社会的民主制度,我也经常在反思其利弊。政策被民粹或者利益集团所左右,是西方民主至今无法克服的问题。但民主制度带来的政府对民意的尊重却是实实在在的的。这不,来到蒙特利尔和社区媒体座谈的爱民顿选区的保守党国会议员,负责民主改革的国务部长Tim Uppal先生就给我上了一堂活生生的民主课。
这位Uppal部长是位大胡子锡克人,讲得一口流利英语,如果不看他本人,还以为是本地白人在讲话。他很健谈,代表保守党来和蒙特利尔的社区媒体沟通,可以说是不辱使命。一就坐,他就把他的来意讲得很清楚。第一,他要宣传保守党新预算案中削减财政赤字的计划。第二,他的职责所在,介绍保守党即将和正在推出的选举制度改革举措,包括改革参议院和政党拨款制度,增加魁省国会议员名额等。
我对Uppal先生要做的民主改革兴趣不大,何况我始终认为不少改革措施是保守党在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利打击竞争对手,以巩固自己的多数执政地位。不过,他对为什么网络投票不能很快成为现实的解释令我耳目一新。他说,人们会问,既然网络银行都可以保证安全,网络投票为什么不能让人信任?可是网络银行出了问题,银行总会有记录。网络投票却不然,一旦有问题,投票的结果很难追溯。这听起来似乎有理,不过深究起来似乎又不太对。不管怎么说,他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同样,对于笔者向他提问,怎么看待网上一些民众对于政府削减赤字的一些风言风语,比如为什么不能从削减国会议员工资和哈珀总理办公室大小做起?Uppal先生对此显然有备而来。他告诉我,第一,国会议员的工资已经冻结两年多了。第二,这一次政府决心削减赤字,已经要求政府所有部门都提出自己的减少费用的计划,幅度至少要在5%10%之间。第三,哈珀的政府上台以来在节省费用方面已经比上届政府好了很多。他努力让笔者相信,哈珀政府是认真对待纳税人的钱的。他的回答让我觉得无可挑剔,政府官员能够这样认真对待民众的意见,能够给出负责任的回答,能够愿意压低姿态面对责难,这还有什么好说的。我突然觉得,网上的许多责难有点过分了,何况从我学的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哈珀政府削减政府赤字的做法并无不妥。尽管宏观经济形势不好,经济危机还可能再来。但是放任财政赤字扩大,会导致资金外流,投资人信心下降。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不就是政府赤字不加节制扩大到不可收拾的局面吗?
Uppal部长的解释或许不能让所有人满意,但是以政府部长之位,愿意不辞辛苦在周末和少数族裔媒体代表座谈,愿意就政府政策和民众感兴趣的话题和大家沟通,虽然不排除有走形式或作秀的嫌疑,但是,仅就愿意放低身段直面民意来说,这实在是民主制度好的一面。
在加拿大,上至总理下至区长,接触政府官员多了,我并不觉得他们高高在上。因为我知道,他们中许多人昨天还和普通人一样,明天选举失败就又做回普通人。趁Uppal部长讲话的功夫,我仔细研究了一下他的胡子。这位部长年纪轻轻就留着一副大胡子。我在想关云长的胡子想必也就这么长。留胡子对于他的好处,别的不说,至少让他看起来非常威武,成熟,很适合他的身份。
来自巴基斯坦社区媒体的一位老先生向Uppal先生诉说他儿子报考公务员的不幸遭遇。这个故事或许可以帮助大家从另外一个侧面了解加拿大政府。他的政治学专业毕业的儿子参加联邦政府公务员招聘,连续通过两轮测试之后被要求先去考一个持枪许可。在好不容易拿到牌照之后本来以为可以顺利拿到工作,却被要求参加英法双语的测试。可惜这最后一轮测试没有通过。令老人气愤的是,如果是语言问题,联邦政府明明可以早早告诉他的儿子结果,却偏要在八个月后,在人家满怀希望之后,去拒绝人家。政府招聘的程序,不能调整一下吗?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0) |  浏览(2508) |  收藏
2012年01月09日 13:48:49

魁北克的春晚——Bye Bye 2011

Bye Bye 2011是国营的Radio Canada法语台的贺年节目,从去年12月31日的晚11点播出到新年凌晨。凭借独特的创意和许多参与演出的明星加盟,多年来Bye Bye系列节目已经成为魁北克人辞旧迎新的一个传统节目,每年都可以吸引极高的收视率。如果用中国人熟悉的说法,这档节目简直可以说是魁北克的春晚。
今年的节目,我是差不多从零点开始看起。一打开电视就是模仿美国ABC电视剧Pan Am的场景,在这出戏里出演女主角之一的魁北克女演员Karine Vanesse还是一身空姐打扮,无意间她发现一位高官乘客正在机舱里和另一名女乘客有苟且行为,而身边的一个大肚子中年男人则是身上掉下一大滩水。其实这两个人说的是2011年丑闻缠身的两位法国大人物。第一位是染上性侵官司的前IMF总裁卡恩,另一位则是因身有隐疾而在机舱内小便失禁的法国演员,大鼻子情圣德帕迪约。熟悉2011年时事的观众很容易从演员的扮相中猜测出他们扮演的谁,因此也肯定会会心一笑。
Bye Bye 2011的节目正是充满了这类对名人的讽刺,尤其是对政治名人的讽刺笑料,加拿大三级政府的首脑们更是无一落网,统统被搬上了Bye Bye 2011的舞台。首先登场的是英女王用蹩脚的法语宣布节目开始,陪伴她的还有哈珀扮成女装的伊莉莎白二世。接下来五名主演,Hélène Bourgeois-Leclerc,Véronique Cloutier,Michel Courtemanche,Joël Legendre,Louis Morissette分别搭乘地铁,小汽车,还有自行车,在一片好莱坞式的灾难场景中,冒着蒙特利尔万分危险的路况(讽刺),同时来到演出场地。设计这一别具特色开始的是Pierre-Luc Gosselin 和Nicholas Savard-L'Herbier,他们也是Bye Bye节目的幕后导演。首先出场的政客是省长庄社理。在模仿流行电视节目“我们都知道这首歌”的舞台上,喜剧演员Mario Tessier迎来Mouissette扮演的庄社理,并一起帮他回顾他在2011年的主要政绩:开发北方计划,CHUM超级医院推迟,建筑业丑闻,页岩天然气开发。接下来登场的两位政客是前省长Lucien Bouchard和魁北克团结党的省议会议员Amir Khadir。被做成超人电影预告片“团结上校”主角的Amir在片子成为一位反对一切的英雄。和哈珀总理一起出场的则是著名的电影人物Bob Gratton(Julien Poulin饰演)。由他扮演的摄影师来拍摄哈珀在减少文化投资,推动废除长枪登记立法,收紧移民方面的“恶劣形象”。再下来受到讽刺的则是NDP在魁北克的新MP们。Thomas Muclair被刻画成幼儿园的老师,带着一大批不懂事,不听话的幼稚议员们,其中当然包括那位在大选期间跑到拉斯维加斯游玩的美女。接下来出场的还有黑社会老大似的工会FTQ的主席Michel Arsenault,像小丑的魁北克市长Regis Lebeaume,被描绘成Lego玩具的新政党CAQ创始人Francois Legault。
在节目进行到第35分钟左右,又出现了模仿电影丁丁历险记的场景。丁丁和Haddock船长一起来到魁北克的北方调查政府的北方秘密,在那里他们见到正在挖掘金矿的各国淘金者。除了美国人,还有一位身着清代马褂,留着大辫子,戴眼镜的中国人扮演一位翻译官一类的角色。这个角色活脱脱一个周星驰电影中那样的猥琐官员,虽然中国电影中这样的角色并不少见,但是以那样的形象出现在这样的节目中,我还是觉得不太舒服。我的法语水平不够,听了很多遍也不知道他在节目中到底在说什么。我倒是希望有法语好的读者看到这里,能去Youtube上找来这段听听。La Press网上有读者在评价这一段时认为这多少有点种族歧视的感觉。实际的丁丁历险记中只有蓝莲花那一段有清朝官员,Bye Bye中出现这样的镜头,我不希望魁北克人是在讽刺中国人到这里来偷他们的资源。2008年的Bye Bye节目曾因歧视黑人的镜头被迫道歉,这一次呢?
要想完全看懂Bye Bye节目,不仅法语要好,还要对魁北克的政治人物,文化,时事都非常清楚。接下来一幕嘲讽魁人党的节目就一下子出现了该党多位省议员。在节目中他们被描述成党魁Pauline Maroi的牵线木偶,其中Michel Courtemanche扮演的Pierre Curzi终于忍不住扯掉那根线,脱离了魁人党。所有这一切都用载歌载舞的形式表现出来。零点钟声敲响的时候,所有的演员,所有的角色一起跑出来祝贺新年,其中还有恐怖大亨拉登。接下来又像模像样回顾2011年世界大事,当然少不了刚刚去世的朝鲜领导人金正日,还有占领蒙特利尔的年轻人们。整个这个节目,我觉得最后这段的歌曲最好听。
在明星汇聚,紧扣时事这两点上,Bye Bye节目的确可以和中国的春晚相比。但是,大量的政治讽刺,天马行空式的想象力,又是中国春晚很难做到的。真正看的懂Bye bye 2011, 你也就是真正的魁北克人了。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0) |  浏览(2978) |  收藏
2012年01月03日 13:09:47

用心感受——读伍冰枝的自传

微博的年代,写专栏文章有了新的办法。这就是把围绕同一个主题发表的微博重新组织起来。这不,下面这篇文章就是我一边读伍冰枝女士自传一边写下的微博的整理(你用伍冰枝在新浪微博搜索,很容易找到我)。
Heart Matters”(我翻译成“用心感受”)是伍冰枝女士(英文名字Aderienne Clarkson2006年出版的自传。作为加拿大的首位华裔女总督,伍冰枝女士自然是加拿大华人乃至全世界华人的骄傲。我有幸曾经两次见过她,一次是白求恩广场的落成仪式,一次是她来Concordia大学给学生做讲座。这两次见面,她的优雅,她的亲切,她的思想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她对中国的关注,她的移民背景,又平添了我对她的好感。于是乎,看到图书馆里摆出她的自传,便毫不犹豫借来一读。
“用心感受”这本书从伍冰枝女士幼年随父母历经千难万苦,逃离日寇魔爪下的香港来到加拿大开始,介绍了她的父母,她的求学经历,她在CBC,安省驻法办事处以及担任总督前后的工作。学文学专业的伍冰枝的文章自然文字优美,特别是她的丰富经历又让这本书读起来充满知识性和趣味,其中不乏一些很少听到的轶事。比如她写道,1978年,退休的前英国首相HaroldWilson接受她的采访。当被问到他的英国政府违反联合国对罗德西亚制裁的时候,这位前首相竟然勃然大怒,他说:“我不会回答这个问题,你们这个节目也不会播出”。结果他扬长而去,而节目最后还是在CBC播出了。再比如,1982年,当伍冰枝作为安省驻法代表前往法国外交部北美司进行拜访时,赫然发现那里一面魁北克百合花旗和法国国旗并列,却没有一面加拿大国旗。于是她的第一反映就是提醒这位法国官员,加拿大国旗在哪里?有意思的是俄罗斯恢复前苏联国歌曲调作为国歌也和她有关。普京曾经开玩笑地告诉来访的伍冰枝,“你不是说你更喜欢前苏联国歌的音乐吗,于是我们就改回来了。”
伍冰枝担任总督期间,曾被不少人指责花费过多。为此,她在书中也有为自己辩护。首先,她的走访都是事先安排好的,对提升加拿大的形象有积极的影响。马田政府面对魁北克赞助丑闻,不能排除想用总督府的花费问题转移视线。很显然,伍冰枝欣赏任命她的克里靖,而对继任者马田有些意见。她抱怨马田政府官员对总督府缺乏尊重。2003年,她也曾拒绝马田新政府希望在国会举行宣誓仪式的要求。她认为,那是把美国式的政治模式搬到加拿大,这不符合加拿大的传统。
读伍冰枝的自传,最让我感触的有两点。第一,总督在加拿大政治中的作用。伍冰枝提到,在加拿大的历史上,总督对国内政治发生影响,有两个例子。第一,1894年的总督LordAberdeen是英国自由党人,他为了帮助加拿大自由党上台,故意任命保守党中年老的Mackenzie Bowell担任总理,从而为随后自由党人Wilfrid Laurier上台铺平道路。第二,1926年,时任总督LordByng不理McakenzieKing的要求解散国会。从1867年加拿大建国到1931年,历任加拿大总督都是由英国首相任命,而担任者都是英国贵族。1931年开始加拿大人可以推荐自己的总督人选,仅仅在1952年以后,加拿大人才可以任命自己人担任自己的总督。不过,总督再也没有像前任那样在政坛发挥较大作用。看伍冰枝描述她被选作为总督的过程,突然明白继任总督庄美楷那个时候根本无法拒绝哈珀解散国会的要求。说到底,总督是谁,这是由总理决定的。
令我感触的第二点是伍冰枝谈她对中国的感受。她写道"我是在回到中国,特别是回到祖先的村庄时,我才意识到一个中国人,无论受到多少外国文化的浸淫,在外国生活多久,都无法改变他的中国人的身份认识。"伍冰枝的父亲本是澳洲华侨,出身贫寒。改变他命运的机会出现在他开始为驻港加拿大商会工作时。在加拿大仍然限制中国人移民的年代,需要多大的机缘才让加拿大政府同意以交换战俘的名义把伍氏一家接到加拿大,更有谁想到这家人后来有人称为加拿大的总督。伍冰枝在书中多次提到她不会说中文和家庭有关。她祖母的母亲是一名爱尔兰白人女子,因此她的祖母,父亲都不太会说中文。而且,她的父亲由于年轻时的经历,对共产主义和新中国比较抵触,也从来没有让子女学习中文。
读伍冰枝的自传,也是一个加深对加拿大了解的过程。在伍冰枝看来,Anne of Green Gables,又译为清秀佳人(台湾)、红发安妮(香港)或绿色屋顶之家的安妮, 是影响她一生,帮助她认识加拿大,成为加拿大人的第一本书。她喜欢的加拿大著名作家包括了Northrop Frye, Margaret Laurence, Hermenegilde Chiasson, Jean-GuyPilon, 还有诗人A. M.Klein, George Bowering, Leonard Cohen等。她的书中引用魁北克诗人Gilles Vigneault的诗句,"我们的国家并非一个国家,她是冬天" 来描述这个国家。亲爱的读者,你也感受到了吗?我们的加拿大,我们的冬天。祝你新年快乐。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0) |  浏览(2680) |  收藏
2011年12月27日 13:15:44

加拿大人和美国人

1968年版的电影“人猿星球”最后一个镜头,自以为跨越了数百光年旅行的宇航员泰勒发现他实际来到了2000年后的地球,而更加残酷的是,2000年后的地球上的统治者不是人类,而是猩猩。在猩猩的世界里,人类只是不会说话的奴隶,任人宰割的牲畜和关在笼子里的宠物。猩猩中的智者清楚地知道人类曾经统治过这个星球,是人类自己的错误,断送了人类的统治地位。
这样的结局,在我看来比2001年,2011年两部更新的场面更壮观的“人猿星球”的故事结局都更有启发意义。相比当代中国的许多所谓大片,好莱坞电影的思想性往往更强,某种程度上更加主旋律。(说句题外话,我表弟夫妇刚刚看了那部十三钗,他们的微博评语是无聊至极)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方社会之所以较中国社会先进,不在于多少摩天大楼,不在于高速铁路,而在于西方社会在创造思想成就上仍然远胜于中国。这也正是在国外求学的价值所在。以我所学的经济学为例,虽然学的基本上都是近50年,甚至近30年的研究成果,却依然很少见到中国学者的名字。
这一次我想谈的是最近MPIX放映的另外一部电影,Michale Moore 2002年的纪录片“Bowling for Columbine”。我想MPIX反映这部反对枪支泛滥的美国纪录片的动机或许和国会正在审议中的废除长枪立法法案有关。不过,这部电影,最让我惊奇的是,Michale Moore在多伦多街头随机走访一些加拿大家庭,希望证实加拿大人家经常不锁门,他竟然真的做到了。Moore以此质问,为什么加拿大人比美国人更有安全感?
Moore的电影中,加拿大不是第一次成为对比的对象。1995年他的另外一部作品CanadianBacon 就描述了一场虚拟的美加战争。对于Moore来说,加拿大似乎比美国拥有更好的社会制度。我相信,拥有这样想法的加拿大人也不在少数。
不过,有意思的是,拥有这样想法的中国人可能却不多。来自社会主义制度的大陆中国人,似乎总是更加欣赏资本主义的美国,而不是社会主义色彩浓厚的加拿大。笔者身边,不乏一些工资并不低的朋友总是惦记着到美国去赚大钱。喜欢美国,不喜欢加拿大的华人朋友抱怨最多的总是加拿大的高税收,而不是加拿大人自己往往也不喜欢的漫长冬天。
这是不是件有意思的事情?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魁北克的高税收,带来的是魁北克社会的平和稳定,带来魁北克人更高的幸福感。一个人,即便收入再高,却不能有足够的幸福感,这样的高收入一定好吗?或许,对于一些朋友来说,高收入,就意味着更高的幸福。没有高收入,就意味着不够幸福。一定是这样吗?把赚钱的多少,看成评价一个地方的最大标准。对于加拿大来说,这样公平吗?
前一阵子学习紧张,有时候我会到Mcgill的图书馆翻一翻那里的中文藏书放松一下。最近我常读的是一本浙江出版社的“儒生与国运”,作者是上海社科院的刘修明。这本书用中国两千多年历史上的杰出知识分子为代表,讲述了历史兴衰中的儒学与儒生。中国的知识分子有一个很好的传统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部知识分子思想史,也是一部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史。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常常在想,那些能代表魁北克,能代表加拿大的杰出知识分子又有哪些呢?加拿大人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
毫无疑问,加拿大的历史,魁北克的历史,同样也有很多杰出的知识分子。他们积极探索社会的发展,关心中下层人民的生活。至今为魁北克人所铭记的那些爱国者就是他们的代表。在这一点上,他们和中国古代那些知识分子是相通的。或许正是他们,让加拿大人不同于美国人。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1) |  浏览(17080) |  收藏
2011年12月27日 13:15:09

纸面上的法国美食之旅

圣诞节是一个全家老少一起享受美食的节日。这个圣诞,我也做了一次书里的美食之旅, 跟随旅法英国作家Peter Mayle的“French Lessons”一书到美食王国法兰西转了一圈。
法国的美食素来和中国美食齐名,而实际上相比中餐普遍走低档路线,廉价的快餐式的法国餐厅几乎不存在。来蒙特利尔几年,去外面吃西餐的次数屈指可数,其中如果不是自助餐,就是意大利餐,真正到法国餐厅只有在圣丹尼斯街上吃马肉那次。多年以前去法国,在巴黎和戛纳都去过餐厅吃饭,留下印象的有蒙马特高地上那家餐厅的法国薄饼还有戛纳海边的烤鱼。对我来说,这些法国菜“不过如此”。或许也是因为我去过的这些地方都是一些普通的小餐厅,而法国大餐是一定要在高级的地方才能吃到的。
Peter Mayle是凭借他的“普罗旺斯一年”一书出名的。他的这本“French Lessons”记录了他在法国各地参加美食活动的经历。这里有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地区Richerenches村的松露拍卖,有法国东北小镇Vittel每年4月的青蛙节,有阿尔卑斯大区Bourg-en-Bresse的高卢鸡节,有诺曼底地区的Livarot乳酪节,东北部Martigny les bains的蜗牛节,波尔多葡萄酒产地的马拉松比赛,勃艮第大区Beaune的葡萄酒拍卖等等。这些活动归根到底是市场活动。正因为如此,作为作家的Mayle先生才会受到邀请参加。Mayle先生果然也没有辜负组织者的期望。他的文笔优美,风趣,不仅介绍了那些美食,还把那些地方的民俗也一并介绍出来。比如,法国人的餐桌礼仪不同于英国人的,不用餐时手要在桌面上,而英国人是相反。法国人的叉子尖向下摆放,英国人相反。据说法国人这样做是为了把叉子背后的族徽显现出来。还有,有些地方的法国人习惯把烟头扔到地下,在桌子上不放烟灰缸。当然,无论哪里的法国人对他们的美食都非常骄傲。在Livarot,作者就经历过被当地一位老太太拉住,非要他在盘子里多放几块乳酪的尴尬。读完这本书,我甚至动了能和Mayle先生一样,到法国去居住一段时间,把这些地方逐一走访一遍的念头。
说起法国,我对于法国人的了解多半还是从身边的魁北克人身上得来的。魁北克人是法国人的近亲,许多生活习惯相通。来到魁北克不久,我就发现法裔的饮食其实和中国人很像,比如他们吃猪皮,吃内脏等等。不记得听谁说过,法国人成为美食家,背后的因素其实和中国人一样,因为双方都是基于一个农业社会。而盎格鲁撒克逊人或者日耳曼人更加是游牧民族,在饮食习惯上要粗糙得多。Mayle的笔下,英国人说法国人什么都能吃,什么都敢吃。这像不像中国北方人看两广人的饮食习惯。这里什么都能吃,讲的是Vittel人吃青蛙腿。位处法国东北的Vittel天气潮湿,河塘密布,正是青蛙出没的好地方。而这里的人吃蛙腿,据Mayle考证始于1970年代。当地一厨师对于自家池塘青蛙泛滥无计可施之余,想到把青蛙入膳,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每年4月份最后一个星期日,成千上万的游客涌入这个小镇大吃蛙腿。美食之余还顺便选出当地的青蛙小姐。青蛙的两腿细长,青蛙小姐不算不好听的名字。何况还有青蛙王子的故事让人们想入非非。相比之下,Martigny les bains的蜗牛节要评选蜗牛小姐就不太好听。为此当地人把蜗牛小姐的名字改为蜗牛壳小姐(Miss Coquille),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就好听一些。我专门到网上去查看蜗牛壳小姐的照片,都是邻家女孩的模样,倒也亲切。没有吃到蜗牛,这也是我上次去法国引以为憾的一件事。Mayle的笔下,用黄油蒜汁烤出来的蜗牛简直可以叫人欲罢不能。不过唯一麻烦的,野生的蜗牛要吃之前一定要饿15天,然后还要用温水反复冲洗才能放入烤箱。而据说蜗牛的生命力超强,可以一两年不吃东西还能活下来。同蜗牛一样,高卢鸡是法国另外一个象征。法国阿尔卑斯大区的Bourg-en-Bresse据说是正宗高卢鸡的产地。这种鸡一定是法国国旗的三色,冠子红色,全身白羽毛,脚是蓝色的。在当地,根据鸡的体重不同,还有不同的叫法。据说这里的鸡都是放养的,完全符合动物保护主义者的要求,给鸡充分的鸡权。而烹调时,典型的菜谱是把鸡胸或者鸡腿肉同洋葱碎,蘑菇碎,黄油,香草一起在平锅里煎,最后撒上白葡萄酒,奶油。
上次去法国,感觉无论巴黎还是戛纳,都有点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法国的浪漫,更像是被包装出来的。其实,现代商业社会下,包装也没有什么不好。这么多法国小镇,总能凭借自己独特的包装蜚声世界,多么难得。特别是想到Beaune的葡萄酒节,平素买不起的那些上好佳酿可以随便喝,多么吸引人呀。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0) |  浏览(2998) |  收藏
2011年11月22日 10:03:01

梁中心议员的座谈会

多伦多惠柳第地区保守党国会议员,现在也在移民部从事多元社区联络的梁中心先生来蒙特利尔与社区记者座谈。一直和我有联系的保守党新闻官Papadima先生请我去参加。许久没有参加这样的活动,适逢这次的座谈放在周六,我便欣然参加,也想领略一下这位新的华裔国会议员的风采。
临去之前,我还专门上网查了一下梁先生的背景。梁先生1968年从台湾移民来加拿大,先在渥太华卡尔顿大学拿了一个经济会计类的本科学历,1982年又在美国南加州大学拿了一个工程硕士。随后从会计工作转向从事太阳能,风电等工程方面的生意。今年5月的联邦大选中首次成功当选,成为惠柳第地区的民意代表。正是因为梁先生这样的背景,我是很想向他请教一下移民融入的问题。我想知道,在他这样的老移民看来,新移民究竟应该怎样融入加拿大社会,他能给我们提供哪些建议,他又怎样看加拿大这个新的祖国?
座谈一开始,梁议员首先介绍了自己的工作和这次座谈的目的。他请大家谈谈语言能力在移民融合中的作用,也请大家谈谈移民生活中的体验。他告诉记者们,他是来听取大家意见的,是想把社区的声音带到联邦政府去。在中国的三十多年,印象中我只参加过一次教育部来高校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座谈。在加拿大几年,这次这样的座谈我已经参加了好几次。政府来倾听民意,这是民主社会的体现。我很欣赏梁议员的姿态,他提出的问题也非常有意义。
为了做好发言,我很是认真构思了一番。可是,我发现,我的意见并没有得到梁先生的认可。我告诉他以我的经验,移民的语言能力不会完全决定在加拿大的就业前景,更重要的是移民技能和企业需求的配合。做编程的语言不好找到工作的比比皆是,语言不错专业不对找不到工作的也比比皆是。因为工作的问题,很多新移民都有很强的挫折感。政府该考虑如何利用好移民资源,无论对移民个人还是加拿大来说这都是很大的浪费。对于中国移民来说,许多人还挣扎在要留要归的困惑中,他们不知道在加拿大的坚持是否能有回报。 发挥移民的优势,不要让一代人的人力资源白白损失。这对加拿大的经济发展有益无害,同时这也能促进移民对加拿大的融入。其实,也许当时在现场我并没有把上述意思全部表达出来。可能是因为还有下一个活动要参加,梁先生并没有让我把话讲完。他大概听多了新移民对于就业市场的抱怨。他试图和我说,新移民就业的困难,还是语音能力的问题。他向我解释掌握一门语言的几个境界,从能读,能写,到能说,再到能真正交流。中国移民在加拿大工作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加拿大人到中国去也会碰到同样的语言问题。学好语言都是必须的。他还告诉我,我提出的问题是大家都在看到的问题。要想真正解决,只有去从政。老实说,我对梁先生的回复并不满意。问题大家都在看到,但是真的就解决不了吗?从政之说对于工作尚未稳定的新移民来说是否轻佻?语言不好的加拿大人在中国职场上受到的礼遇一定比中国人在加拿大职场受到的待遇好得多。我以为,梁先生虽然是来倾听民意,但是他更多想做的是把政府的意图传达下来。这样的不能畅所欲言的座谈,是不是也有点形式主义呢?我想起上次参加新民主党邹至蕙的那次座谈,那一次邹的身段明显柔软得多。梁议员的坚决,让我在想,保守党人是不是不会同情弱者的呢?
我的发言并非没有回应,说到语言问题,连新闻官Papadima先生都义愤起来。他说一位联邦官员能讲5门语言,但是在魁北克。人家说他不是双语,也就是说不会法语。会了法语又怎样?邻居的一位拉美社区记者说她找工作,人家说她不能讲魁北克口音的法语,还是不要她。所以,我以为,问题不是语言,而是态度问题。我的观点还是有支持的。
说到这次座谈的最大收获,来自对面那位韩国的社区记者郑先生。我发现他竟然可以看懂中文报纸上全部内容。这要归功于他上中学时学过的那些汉字。他也遗憾,现在的韩国人已经不懂汉字了。据他说,韩国字是500多年前就发明了,但是在韩国和朝鲜废除汉字还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0) |  浏览(2826) |  收藏
2011年11月14日 12:34:06

上涨学费背后的效率和公平问题

上周五的蒙特利尔英文公报刊登了一篇题为“令人吃惊的结果——从低学费受益的其实是富人”的文章,作者是蒙特利尔经济研究院的两位经济学家Youri Chassin和Germain Belzile。文章认为,魁北克的低学费并没有因此提高魁北克贫困家庭子弟接受高等教育的意愿。虽然本地学费只有加拿大平均水平的一半,但是在家境不好和家境较好的学生比例上,全国平均是62比100,魁省只有44比100。作者因此认为,学费上涨并不会影响魁省高校的学生人数。至于因为念书带来的学生的债务问题,作者指出,加拿大大学毕业生的平均一生收入要比高中毕业生的一生收入多出近百万加元。用区区一两万块钱债务去换回百万收入增加,实在是很划算的事情。那些上街抗议的学生们真正担心的是,因为经费不足,魁北克的高校正面临教育质量下降的困境。设法提高魁省高校的教育质量和竞争实力,比上街抗议学费上涨,对于本地学生来说,是更为重要的事情。
我不能说这两位经济学家的话没有道理。只不过他们的道理并不是学生们想听的道理。学生们要问的是,政府真的没有钱或者没有别的办法增加收入吗?政府为什么要从穷学生这里增加收入(从学费上涨中带来的收入有三分之一将被政府挪作他用)?而我们看两位经济学家的文章,他们给出的道理无视学生的诉求。面对学费上涨,无论学生还是这些官方经济学家,其实都在自说自话。
作为正在学习经济学的学生,面对这样的情况真的让我很困惑。从纯粹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魁北克政府是否应该增加学费呢?或者说,站在经济学家的立场,我们该如何分析这样的问题呢?蒙特利尔经济学院两位经济学家的分析,着眼点是学费上涨带来的社会影响和效率问题,而学生们看重的是自身感受的社会公平。效率和公平大概是大多数经济学家最不愿同时谈论的问题。从我学习经济学以来,还从来没有专门谈过公平的问题。老师们总是在说经济学追求的是效率,是资源的最佳配置,是效用或者利润的最大化。
上个星期学习过一个有关移民的经济学模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个模型讲的是不同代移民之间的人力资本转移以及相应的移民政策问题。作者指出,由于语言文化等问题,第一代移民注定要遭受一个人力资本的损失,但是第一代移民本身的高教育背景及对子女的关心让他们的第二代,第三代可以有更高的收入,更好的融入。在对待第一代移民的问题上,诸如语言培训等政府扶持政策不仅帮不到第一代移民,还只能是浪费社会资源。显然,也是第一代移民的笔者,对这样的模型,对这样的结论很有意见。但意见归意见,我要知道这样的模型问题出在哪里。
我所学过的经济学模型中,基本上都是从效用或者利润公式出发,然后通过最大化条件来得出相关的结论。为了能够在数学上有解,必要的简化和假设不可避免。我想,问题大概也正在这里。经济学是社会科学,不是自然科学,简化过程中很可能将主要的因素排除了,而假设也很可能引入不相关的因素。这就为各说各话创造了条件。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经济学家大可以引用不同的假设对模型做出自己需要的解释。而另一方面,只要能在数学上说得通,这样的模型又总是有人买账的。这大概就是今天许多经济学家在忙的事情,而我们现实中急需得到解决的经济学问题,我们又总是看不到一个一致的观点。
回到学费上涨这个问题来,政府,社会,学生三方到底有没有一个统一的可以让社会总效益最大化的共同因素呢?扯远一点,今天下午MPIX放映一部Denzel Washington 2002年主演的电影John Q,讲的是美国的全民健保的问题。许多自由经济学家不赞同全民健保,因为这有损效率。但是面对4000万美国人没有医疗保险的问题,奢谈效率合适吗?同样,如果受教育的主体不能得到公平对待,这样的政策就真有效率吗?经济学研究什么时候能兼顾效率和公平呢?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0) |  浏览(2884) |  收藏
2011年11月14日 12:33:23

为什么学生要示威?

11月10日星期四,是魁北克各高校学生统一罢课示威的大日子。在这一天之前,学生领袖们一直在利用各种场合在学校内向学生派发传单,反复提醒11月10日这一个日子有多么重要。耳濡目染之下,想不知道这个日子都不可能了。
学生们这次示威的目的是阻止魁北克政府提高学费。根据魁省政府的计划,未来五年内大学学费每年涨价325加元,5年累计1625加元。照现在的学费标准,五年之后的学费几乎增加了一倍。这个涨幅实在不能说低。
魁省政府为什么要增加学费?还是因为政府缺钱。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前几年无论联邦政府还是魁省政府都在投资改善投资环境,扶持各类企业。当然,这都需要大笔的钱。钱从哪里来?魁北克政府想到了高校。说实在的,魁北克高校的学费之低,在北美实在是凤毛麟角。多年享受这一待遇的魁北克学生当然不希望丢掉这一待遇。问题是,学生们的诉求是否有道理?
学费上涨,我作为学生,也是直接受影响者。但对于同学们的抗议,一开始我并不太赞成。一方面,我以为学费上涨的幅度可以接受(我印象中上涨幅度没有这么高)。另一方面,我一贯觉得有时候民众有时候也该和政府共进退。就像很多华人现在批评欧元危机中希腊民众甘于享受,不愿意分担国家遇到的困难。改变我这一想法的是那天接到同学递过来的一张传单。传单上有这样的几句话:“政府真的除了增加学费,没有别的办法增加收入吗?其实如果政府针对富人增加税负,很容易获得同样的收入。政府真的会把增加学费带来的收入都返还给各高校吗?否,政府只会把其中一多半返还给学校,还有三分之一多要用到其他领域。”我记得,这几句话当时令我一下子意识到,其实学生们并非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学生们还是很理性,有理有据去做抗争。这让我想起另外一件事情。有一天上课,一位男学生和老师争论能否把期中考试延期几天。他的理由就是原定考试那天她要打工挣学费。不同于中国大学生靠父母供养,这里的大学生念书的费用很多人都是自己打工挣来。学费一下子增加这么多,年轻学子们的财务负担自然增加很多,大家反对也是意想之中。而且,政府为什么一定要从学生这里来增加收入呢?不是说,教育是一个国家的大事吗?
我现在还无法预测10日那天罢课的学生能有多大的规模。不过,印象中,魁北克的学生一贯充满斗争的热情。我第一天到蒙特利尔,就赶上学生上街游行。那个时候学生诉求的也是反对学费上涨。多年来,学生和魁省政府一直在这个问题上进行博弈。每次政府要涨学费,都会激起学生的激烈反弹。
魁北克的学生,或者说魁北克的年青人,为什么有这么高的热情去做这样的事情?就如同今天下午走过维多利亚广场,看到那些一溜排开的反对资本主义的抗议者的帐篷,我就在想,是什么让这些人不畏寒冷去做这样的事情。如果和中国同学提起这些事情,多数人的反应就是事不关己。学校里各种抗议活动,也绝少看到中国学生的身影。其实,也不用说别人,我自己就还没有想好,是否要放弃10日那两节课?
中国的年青人,也不能说就没有政治热情。20多年前我第一次上大学的时候,就参加过多次学潮。只不过那个时候的学潮是为了国家民族,毕竟那个时候我们上大学也没有学费的问题。这一次,学生们上街是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或许,这也是中外学潮的一点不同。
即便是为了自身利益,我们也不该就否定学潮背后的理想主义。前几天,康大的一个学生组织举办一场有关巴以冲突的讲座,吸引数百人到场争相提问。而且,女生比例至少一半左右。从这来看,谁能说这里的大学生只关心自己?
在康大校园里有这样一则小广告,“当我们的政府把买F35战斗机的钱用来关心学生的时候,这个社会一定更美好。”仅凭这个广告,我就没有理由不支持学生们的抗议。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0) |  浏览(2262) |  收藏
2011年10月31日 11:46:32

看电影French Immersion

这不是一部被普遍看好的电影,但这是一部我一直期待的电影,因为这部电影讲的是魁北克的沉浸式法语教育的故事。看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念COFI时的许多有趣的故事。
影评人对FrenchImmersion这部电影的指责主要在于电影的胡搞。虽然影片制片人Kevin Tinery是获奖作品“好警察,坏警察”的制片人,但作为导演,这是他的处女作。故事一开始,一群新学生来到偏远的几乎全部人口都姓Tremblay的魁北克北方小镇St-Isidore-du-Coeur de Jesus沉浸式学习法语。所谓沉浸式,就是在2个星期的学习时间内,除了法语,不许使用别的语言。全镇的人都是义务监督员,负责让学生们生活在一个完全的法语环境中。影片中最搞笑的场景之一,就是随处都有小镇居民拿出一张张黄牌警告试图犯规的学生,告诉他们“Parlez Francais”。所谓沉浸式,还要求学生们住到当地民众家里。许多有趣的故事也正因此发生。这些故事,有的是因为语言,有的则是因为文化,其中不乏魁北克特色。比如,主人的女儿离家去上CEGEP,却被听成一个叫CEGEP的女儿出了车祸。再比如,笃信天主教的奶奶发现自己家里住进一个异教徒的犹太人,立刻晕倒在餐桌上。接下来老奶奶又半夜里偷偷到客人床前为客人洗礼,最搞笑地,还坚持要检查一下犹太男子那做过手术的私处。老人的顽固与可爱,很为影片添加笑料。
在影片中,法语教育成为小镇经济的命脉。但是,小镇上的法语学校却因为被人投诉面临被关停的风险。为了挽救学校,校长Sylvie TremblyPascale Bussières出演,这位出生在蒙特利尔的女演员在影片Chaos and Desire的表演令我印象极其深刻)不得不要走走后门。这让我想起Denys Arcand系列电影中那些似曾相识的场景。在我看来,英语电影里甚少出现的这种冷幽默显示,法语的魁北克社会在重视人情上和中国很类似。在Sylvie那当过参议员的父亲无奈地发现自己在渥太华已经没有任何可用的人力资源后,他们突然发现学生中有一位未来的政治明星,因为想当总理而必须学会说法语的国会议员Bobby Sexton。为搞定这位大人物,Sylvie要亲自下厨宴请Bobby,当然席间不许说英语,不许用手机的原则也可以通融。受到优待的Bobby懂得投桃报李,更重要的是他明白到魁北克人希望在统一的加拿大里一个独立的魁北克,他也成功邀请到精明的Sylvie做他的竞选助理。政治笑话也是这部电影的一个特色。实际上,从特鲁多到克里田,再到马罗尼,几任加拿大总理都成为影片的笑料。Tierney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在影片中表现这些政治笑话,并非想让这部电影反映哪些政治议题,而只是想反映真实的魁北克人,反映魁北克的文化。以特鲁多为例,凡事归错到特鲁多,事实是不少魁北克人的口头语。
除了PascaleBussieres,影片中还有一位知名的魁北克女演员。Karine Vanasse(她现在在ABC热播的电视剧Pan Am中有一个重要角色)饰演的女教师Julie Trembly。酷似蒋雯丽的Karine在片中演绎了一段浪漫的师生恋,她和她的一个学生在2个星期不到的时间里堕入爱河。或许这也是Tierney在片中想表现的又一魁北克特色,浪漫。
除了政治,爱情,影片还别出心裁安排了一场街头冰球比赛,由魁北克队对外省学生队。比赛的起因是双方争论是不是加拿大所有的冰球球员都在魁北克。这场争论及比赛虽然最后以学生队的胜利告终,但也清晰展现了冰球运动在魁北克及加拿大的受欢迎程度。毫无疑问,Tierney想在这部电影里展现尽可能多的魁北克和加拿大元素。但可能也正因为如此,对那些不熟悉魁北克的人来说,影片显得太嘈杂了。特别是在影片的结尾,还莫名其妙安排了一段印度宝莱坞歌舞。我在想,Tierney想说的是不是魁北克的未来,一个更多民族融合的魁北克。据说,那个孟买大厨来到这个小镇落户,是听说魁北克的Indians都在北边。当然,这个Indians不是他想象中的那个Indians
创作这部影片的动机据说来自编剧之一的Jefferson Lewis亲属在魁北克学习法语亲身经历的故事。在Tinery看来,这个故事是一个反映魁北克文化的很好的载体。虽然,他想在90分钟的胶片里插入太多魁北克元素的努力没有大获成功,但至少在我看来,那许多似曾相识的场景,勾起了我许多美好的回忆。或许,对于一部电影来说,这也足够了。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0) |  浏览(3206) |  收藏
«12 3 4567» Pages: ( 3/18 tot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