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

2010 - 6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   
«» 2010 - 6 «»

存 档

日志文章列表

2010年06月25日 12:11:47

国会山前的Henry Albert Harper雕像

6月24日,雨转晴,今天前往渥太华去欢迎胡主席来访。在大雨中等送餐的到来,突然注意到我们站立的地点旁边有一座雕像。雕像纪念的是Henry Albert Harper。雕像的文字说明说这个人年纪轻轻就因为救人而死去,他的英雄主义是他被纪念的主要原因。
维基百科上说,Henry Albert Harper生于1873年12月6日,他是一名记者和社会活动者。他还是前总理William Lyon Mackenzie King的好友。
这位Harper是安省人,在多伦多大学学习期间,他与Mackenzie King成为好友。1895年他从多大政治学专业毕业后从事记者工作。1901年12月6日,他在参加渥太华河上一次滑冰活动中,因为救助落入冰水的国会议员Andre George Blair的女儿Bessie不幸溺水而亡。

类别: 名人 |  评论(0) |  浏览(3442) |  收藏
2010年06月22日 06:22:07

Judith Lussier和她的新书“Sacre Depanneur”

据称在魁北克各地有5900多家Depanneur,许多华人新移民也都选择Depanneur开始自己在魁北克的创业生涯。那么谁知道Deppaneur一词的来历呢?
魁北克青年女作家Judith Lussier最近写了一本有关Depanneur的书,书名叫做Sacré Dépanneur。
早在1920年代,Judith Lussier的曾祖母就在Duluth街上开了一间名叫Épicerie A的小店,不过那个时候这种店还不叫做Depanneur,Judith曾祖母的小店那个时候被称作街边的小饭店,店里主要提供的也是供周边的工人的快餐。
魁北克第一个称自己的小店为Depanneur的人是Paul-Emile Maheu。1970年代魁省政府出台新的法令规定零售便利店可以在周末和夜间营业。Maheu正是利用这个机会开设了第一间拥有Depanneur名字的小店。这家店的地址在Rosemont的Zotique街和第一街交口的位置,后来它被出售给一家韩国移民,店也改名叫Marche 7 jours。
GlobalTV 6月20日播出了他们采访Lussier女士的节目。在这个节目中,Lussier女士说,第一家Depanneur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功。因为这是唯一在夜间可以卖酒的店家,许多人甚至从很远跑过来购买。
关于这本书的更多信息可以参考作者的个人网站www.judithlussier.com 或者出版社网站www.editionsheliotrope.com 。该书售价22.95加元,采用法语书写。

类别: 文化 |  评论(0) |  浏览(3338) |  收藏
2010年06月21日 11:54:22

华人来到之前的蒙特利尔唐人街

6月20日,多云,间有雨。去Cote des Neige那边买菜,回来的路上顺便又去一次圣约瑟夫大教堂。不同于上次,这次还特别点了两根蜡烛,同时祈祷圣约瑟夫保佑太太能尽快找到满意的工作。有意思的是,今天还碰到一位美国越南裔的游客,向他介绍了一下蒙特利尔的旅游景点。在这位游客的眼里,蒙特利尔竟然是一座很安全的城市。对于我们来说,这倒是一个有意思的观感。不过在我们身边,犯罪现象倒的确不算多见。
今天要说的是蒙特利尔唐人街的一些历史。这些天看“蒙特利尔的历史和建筑”那本书,中间提到唐人街的三栋建筑,现在的永兴隆面厂,现在的中华天主堂,还有现在华人服务中心那栋楼。
蒙特利尔的唐人街现在主要是Saint Laurent大街和La Gauchetiere街交叉那一段,中间还有Clark街,北面的Cote街。Clark这条街的街名现在还不知道来源,但是La Gauchetiere街和Cote街的名字来源都能追溯到法国人来到蒙特利尔的早期。
在Maisonneuve刚刚建立蒙特利尔的时候,现在唐人街这块地方处于远郊。1655年,Maisonneuve将这块土地分封给Jean Desroches(北边Cote街那边),还有La Gauchetiere这些人。1693年,Paul LeMoyne买下北边Desroches那块地,1707年转手卖给Constant Le Marchand Sieur Ligneris。1764年Pierre Coarand又买下这块地。1775年他将其中一块卖给Christople Sanguinent(他是Catherine Baby-Chenneville的丈夫),1784年又卖另外一块给Garibel Cotte。现在这块地方的La Gauchetiere街,Cotte街,Chenneville街,Sanguinent街的名字来历就是这些早期的地主。 1839年这块地最后被教会获得。
1764年英国人来到之后,新教徒也开始大量涌入。现在Place Guy Farveau那块地方的一部分曾经是新教徒的墓地。1834年,1733年在苏格兰成立的L'eglise secessionniste d'ecoss组织在现在中华天主堂的所在地建设了蒙特利尔第一栋属于他们自己的教堂。至今在Sherbrooke 美术馆隔壁的那栋大教堂也属于这个新教教会。这座教堂在1864年后出售给圣母天主教郊区,1868年又转手给Saint sulpices修道会。1936年再售给Saint Gabriel兄弟,随后教堂受到洗劫,里面很多珍贵的壁画遭到损坏。1952年后成为天主教学校委员会的产业,1957年正式成为中华天主堂所在。
在Cote街那边的现在的永兴隆面厂大楼始建于1826年,当时是针对新来的英国人后代的英加学校。1829年开始,在现在会展中心门前的小广场那个地方还建立了一个自由市场,并持续了十多年之久。
1894年后英加学校的大楼被卖给一个叫Andrew S.Ewig的人,1919年又卖给Edward Carter。1963年Fashing Reality公司获得这栋大楼。永兴隆面厂是在1971年开始租用这栋楼的。
邻近永兴隆面厂的华人服务中心所在那栋楼始建于1848年5月16日,最早是Presbyterian教徒的教堂。1884年后出售给Samuel Davis的美国烟草公司,1910年又售给Sam Lichtenhein,后来这里又作为一家纺织厂的厂房。1970年,Fashing Reality公司获得这栋房产,并将其部分改为仓库。
那本书上就讲了这么多,大概那本书本身也比较早,没有具体提到后来华人怎么进入这些物业。很可能,现在这些楼都已经是华人商家的物业了。

类别: 历史 |  评论(0) |  浏览(5044) |  收藏
2010年06月14日 12:38:54

蒙特利尔的两处军营

6月13日,晴,星期日,这两天天气好,加上街上活动多,忍不住骑车出去转转。有人说夏日里的蒙特利尔离天堂已经不远,我开始找到这点感觉,当然如果财力上更好一点的话就更能体会到这一点。
昨天是周六,我在UQAM上课。下午考完试,我就沿着St-Denis街一路向北走,由于这一路都是南向单行,我在拉丁电影院那里我转到平行的Sanguinet街接着向北。首先在Sherbrooke街的Vieux Montreal CEGEP之后我先到曾经是Mont Saint-Louis学校的那栋4层楼第二帝国风格的公寓楼去转了一下。在Vieux Montreal学法语的时候我曾经常转到那栋楼,但却一直不知道那里是干什么的。这栋建于1887年的古色古香的公寓楼在1960年代前曾经是Mont Saint-Louis学校。这所学校毕业了蒙特利尔现任市长谭保利,著名法裔加拿大诗人Emile Neligan, 加拿大第一个女航天员Julie Payette,青年指挥家Yannick Nézet-Séguin,魁人政团领袖Gilles Duceppe等名人。
过了Sherbrooke街,沿着Laval街向北逆向骑了一会,就是有Emile Neligan雕像那个小公园,转过那个公园,有一个蒙特利尔很著名的学外语的书店Libraire Michel Fortin。那里面不仅有学法语和学英语的很多参考书,教材,比如COFI课程中老师的参考书很多那里都有卖。我第一次去那里也是COFI老师带去的。这次去发现那里还有很多学汉语的书。不太记得2年多前去那次有没有这些汉语书。
书店的对面也是一大片老式建筑,现在那里是政府的卫生部的大楼。顺着St-Denis街再向Mont Royal方向走,就是著名的拉丁区。两边的餐馆,服装店,饰品店一家接着一家。这里也是蒙特利尔最有法国风情的一段路之一。天气好,为了招揽生意,许多店家都把商品吧摆到人行道上来。这次走这条路,我又特别注意了那家卖西班牙布鞋的那家店还在,而且看到还有另外一家店也在卖这种布鞋。比起中国布鞋,那个鞋还是挺有特色的(www.espadrilles.ca)。
再向前走,在Pins街和Henri-Julian(19世纪魁北克漫画家)街交口处,有一栋建筑门前摆放着火炮。我一直以为那是什么军事博物馆之类的。这次特别留心一下,原来那是一处军营。建于1910年4月1日,是一个步兵团(fusilier), 参加过1884-1885年的西北战争,一战,二战,该团是加拿大21个高级预备役团之一。可以到这个网站了解详情(http://army.ca/wiki/index.php/Les_Fusiliers_Mont-Royal)。

接下来的路上个星期走过一次,不过那次是从北向南。这几天Mont Royal街封闭搞集市,街上很热闹,很多人摆摊。不过有意思的是很多人卖老唱片,大概只有怀旧的人才会买。推着车我走到St-Urbain街就向南骑回家了。

今天的行程沿着At Water大街一直向北,在Sacred Heart学校那里转到Cote de Neiges路再向北一路上山,那一段路两边有许多老建筑的公寓楼,住在那里的人都一定是有钱人。今天我要走这条路是想去找另一处门前有火炮的建筑。在圣母墓园前,Remembrance路那里,有另一处军营。http://www.armee.forces.gc.ca/2Field_Artillery/emplacementen.aspx

这里现在是第二野战炮兵团,历史可以追溯到1855年,也参加过一战和二战。网站上说这个团队蒙特利尔市收回皇家山还发挥过作用。这处军营是1970年11月20日正式启用的。

离开这个军营,我今天还跑到圣母墓园和圣约瑟夫大教堂转了转。本来记得特鲁多总理的墓地在圣母墓园,问了人才发现记错了。不过这个墓园倒是风景很漂亮,有机会可以再走走。至于圣约瑟夫教堂,这座蒙城的标志性建筑,来这里快5年,我还是第一次去。那里的规模的确惊人,山上那个小园林也不错。站在大教堂前俯视半个蒙特利尔市,感觉还是很好。从山上向外网,蒙大的大楼差不多和教堂一边高。山下的圣母学校http://linux.collegenotre-dame.qc.ca/spip.php?rubrique11,还有不远处隶属于蒙大的老人中心iugm是最显著的两栋大楼。

从圣约瑟夫教堂下来,沿着Queen Mary大街,一直向西骑到Decarie大街,再向前一点,我开始向回,也就是向南骑,先是走到Cote St Luc街,再到Girouard街,转到NDG街,过了Marianopolis学校,意外发现越南社区的一所学校正在那里举行音乐会和画展。然后再向南转到Sherbrooke街就回到了At Water大街。这一段都是小型独立屋,也是蒙特利尔最富裕的一个社区了。


类别: 文化 |  评论(0) |  浏览(4429) |  收藏
2010年06月11日 11:58:15

歌手Jean-Pierre Ferland跻身省庆游行巨人之列

6月10日,小雨,在院里放了一天的绿萝刚刚拿进屋里的时候分外的翠绿。而今天早上意外发现老鼠的痕迹,明早鼠夹上会不会有收获呢?
每年的6月24日,是魁北克的省庆日。每年这一天魁北克各地都会举行盛大的游行。而在游行的队列中最引人注目的那些巨人木偶。这些木偶中有魁独运动的开创性人物,前省长Rene Levesque, 有蒙特利尔的创始人Paul Chomedey de Maisonneuve和Jeanne Mance, 有19世纪上半期魁北克爱国者运动的代表人物Louis-Joseph Papineau,有著名民歌手Felix Leclerc, 有传奇冰球手Maurice Richard, 有不知疲倦的小提琴手Ti-Jean Rigodon(代表音乐界,尤其是传统音乐),有代表农业的Marie Moisson, 有会找水的魔法师Amaro(魁北克一家矿泉水公司的品牌),还有记者,编辑的代表Ludger Duvernay,他也是19世纪上半期爱国者运动的代表。
今年又有一些新巨人加入到上述的队伍中。还在世的民歌手Jean-Pierre Ferland也因此成为第一个活着成为游行巨人的魁北克人。笔者在Youtube上找到他的歌,真得很好听。
此外今年新加入的巨人还有魁北克历史上知名的大力士Louis Cyr, 第一位法裔加拿大女医生Irma Levasseur, 20世纪上半叶著名的教育工会活动者Laure Gaudreault,Sieur St-Laurent和Dame Cap Diamont等。
这些新做的巨人木偶每个高达15英尺,需要12000到14000加元的制作费。

类别: 魁北克人生活百态 |  评论(0) |  浏览(3406) |  收藏
2010年06月10日 12:07:30

圣凯瑟琳大街的店铺租金有多贵?

6月9日,星期三,白天晴,晚上转雨。晚上穿短袖在街上骑车还是很冷。
据Gazette报道,多伦多的Bloor街和蒙特利尔的圣凯瑟琳大街成为全加拿大租金最贵的两条商业街。这是7日公布的Colliers国际2010年度全球零售市场报告给出的结果。这两条商业街并列全球第32贵的商业街。这里的租金大约每平方英尺300美元。相比而言,温哥华最贵的商业街Robson街的租金只有200加元每平方英尺。
这份报告上的世界最贵商业街位于纽约,巴黎,香港,伦敦这些城市,每平方英尺的租金超过了1000美元。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排名第一,平均租金1256美元。

类别: 经济生活 |  评论(0) |  浏览(3004) |  收藏
2010年06月07日 09:59:35

玻璃动物园

6月6日,星期日,雨,我向我的法语交换伙伴Beatrice小姐提出能推荐一些本地人耳熟能详的法语文学作品。她第一本推荐的是拉封丹的寓言,第二本推荐的是埃尔热的丁丁历险记,第三本是美国作家Tenessee Williams的“玻璃动物园”(La Menagerie de Verre),第四本则是Geread Besette的“书店”(Librie).
魁北克的法语文学,原来我知道的只有诗人Cremazie,小说作者Gabrial Roy。Beatrice都不推荐这些,说这里面用了太多本地语言,对我这样的初学者太难。我到图书馆借了一本Gabrial Roy的Bonheur Occasion,的确是很难,光第一段我就读不下去。
相比来说,“玻璃动物园”要好读的多。Beatrice借给我的这本书是法国10/18出版社的外国文学丛书的一本。说起来我是第一个听说过这本书,这个作者。不过之前我却知道费雯丽主演的“欲望号街车”,说起来那也是这个作家的作品。
Tennessee Williams 1911年生于美国密西西比,1983年卒于纽约,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戏剧作家。他有一个因精神疾病手术而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姐姐,自己又是一个同性恋者,一生经历比较传奇。玻璃动物园是他在1945年的一部作品,戏中的Laura就有作者自己姐姐的影子。
我这次读的这本书是从英语翻译到的法语作品。对我现在的法语程度来说,在基本不查字典的情况下,只能了解故事的大意,根本没有办法详细了解作者的一些修辞手法,一些特殊的寓意,甚至情节前后也不一定连贯起来。不过由于这是一部剧本,有大量的台词对白,因此还是比较好理解。特别是描述Jim来做客前后的后三章,我差不多一口气读完。
其实我读完这出戏的第一感觉,就是为什么这样一个母亲为女儿找男朋友,而好不容易与女儿两情相悦的客人却已经另有结婚对象的故事,能成为经典名著,作者又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故事?读完全剧,Laura和Jim还是给笔者留下较深印象,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还是让人有点伤感。那个沉迷于自己的玻璃动物园的腿有残疾的女孩还是很让人同情。而他的兄弟Tom,给笔者的印象似乎就是总是在去看电影。
看完法语的作品,笔者又去Youtube找视频,到网上找中文的介绍,算是对这部作品加深一点了解。这才认识到Laura一家人的境况其实很不好,他们住在拥挤的中下层人民的居住区,又赶上经济大萧条的时代,父亲又出走,母亲没有什么像样的工作。对生长在这样一个家庭的残疾女孩Laura来说,爱情真是很奢侈的一个东西。剧本作者用这么一个时代,这么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倾述的是对Laura一家的同情,对生活的无奈,其背后也有对自身经历的回忆。
人的一生有多少无奈,Laura在玻璃动物园中,Tom在电影中寻求解脱,我们其他人呢?

类别: 文化 |  评论(0) |  浏览(3468) |  收藏
2010年06月07日 09:26:25

难在哪?男在哪?

6月6日,星期日,雨,法语里有一句俗语,“和中国话一样”,用我们的话说就是和天书一样,形容很难懂的东西。其实不仅法语,我的COFI课堂里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都说在他们的语言里,汉语都是最难学的。
可是在我们中国人看来,说到语法的复杂性,法语绝对比汉语难学100倍。我们汉语没有变位,没有什么时态,没有复杂的代词位置,实在简单得不得了。于是我们经常对外国朋友说,汉语很容易。
最近和Mcgill大学东亚语言系的Beatrice同学交换语言,亲身体会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难度。这不,上周五,她就闹了个笑话。我问她,都说汉语难学,那么难在哪?第一次她没有听懂,我又一字一顿说“难在哪里?”这下她有反应了,问我是不是说那个男孩在哪里?然后才突然明白过来,这个难是困难的难。
她告诉我,对于他们来说,汉语是一门和字母语言大不相同的一种语言,尽管语法简单,但是汉字的书写,汉语的四声(更别说广东话的9声),还有就是汉语里的同音不同义,多音字都很让他们恼火。尤其是书写关,是她们的第一难关。我看Beatrice写字就是像足了我们小朋友刚学写字的样子,不是倒下笔就是笔画不到位,该出头的不出头。用她的话就是说她体会不出来区别。
其实,如同我们学法语一样,一样有大量的东西要背,要练,法语里一样很多特殊变位,很多一词多义,很多成语,俗语,对于中国人来说,学法语的难度应该不下于他们学汉语。
说到写字不规范,我们小时候不也是练过无数次,写过一遍又一遍,才掌握了那些汉字。只不过我们有一个语言环境。外国人学中文,不见得比我们小孩子的时候学写字,或者我们学英语,学法语,难很多。
语言学习,关键还在于勤。

类别: 个人生活 |  评论(0) |  浏览(7269) |  收藏
2010年06月04日 05:51:19

你怕因纽特人来到你身边吗?


6月3日,晴,包括因纽特人在内的北美原著民的新闻是笔者一直非常感兴趣的。在加拿大和这些原著民相关联的新闻总是堵路抗议,走私香烟之类的。在现实生活中真正碰到的印第安人少之又少。不过笔者最近上的一个“开创小企业”的课的任课老师倒是有不少印第安血统,他说自己还会说一种只有几千人使用的印第安原始语言。不过单从外表来看,他和普通白人长相没有多大分别。他说他的母亲是印第安人,祖母也有印第安血统。
今天CBC报道说,在蒙城北部的Villeray社区,政府准备将St Denis街上荒废的一座原来华人医院改建为拥有150张床位的因纽特人医疗中心,为临时来到这里的因纽特人提供医疗服务。不过这一善举却遭到当地社区的反对。
反对者们散发传单说,因纽特人的到来,意味着吸毒者的到来,未来这里的犯罪率会增加,社区的居住品质会降低。该区区长Annie Samsons也在反对者之列。她担心的不仅是犯罪率的问题,还担心区政府为这些因纽特人的到来要花更多的钱。她认为应该把这个医疗服务中心修在距离这些因纽特人看病的主要英语医院的附近。目前来到蒙城看病的因纽特人分散住在7个不同的地方。

类别: 魁北克人生活百态 |  评论(0) |  浏览(4480) |  收藏
2010年06月04日 05:29:00

Jean-Paul Riopelle的画失而复得


6月3日,星期四,阴,魁北克警方说他们找到了失窃许久的魁北克著名画家Jean-Paul Riopelle(让-保罗·皮奥佩勒)的几幅石版画。有人将这些画放到分类网站Kijiji上去叫卖,结果被人发现告诉了警方。39岁的Luc St-Jean因此被捕,他被控盗窃,妨碍警务等多项罪名。
这次找到的石版画属于名叫Le Cirque的画册,大约在1999年8月到2004年8月期间在一家艺术品中介公司的办公室失窃。这套版画一共48幅,目前还有4幅下落不明。警方表示每幅画的价格都在3000到5000加元之间。
Jean-Paul Riopelle(1924年10月7日-2002年3月12日)生于蒙特利尔,1940年代师从Paul-Emile Bordus。1949年他迁往巴黎居住创作。1959年他和美国女画家Joan Mitchell开始同居。他们两个人在艺术上互相有着深刻的影响,但是两个人的关系却在1979年破裂。1969年之后他把更多时间放到加拿大。他是加拿大公认的艺术家,先后被授予魁北克勋章和加拿大勋章。2000年,他入选多伦多的Canada's Walk of Fame名人之列。
Jean-Paul Riopelle一生的艺术风格从超现实主义向抽象表现主义逐渐过渡,他也是所谓的自动论画派的代表。国内一位身为画家的博客作者于大伟称其作品试图把非实象艺术的"即兴"特点同厚重涂料所产生的丰富的纹理和色彩结合起来,笔触明显,色彩鲜艳,质地粗糙,然而色彩肌理的结合并不很紧密。
笔者对于所谓的抽象主义的画作并不感冒,当然主要是看不懂,也理解不了。我对这位画家感兴趣,主要是在蒙特利尔唐人街附近有一个以Jean-Paul Riopelle命名的广场。广场中有一座非常特殊,非常好看的雕塑作品。这个Riopelle 1969年创作的作品名叫La Joute,将水与火和雕塑结合到一起,据说作品是在向作者童年的冰球英雄致敬。最初这座雕塑作品放在奥林匹克公园那边,2003年搬迁到现在的地点时还引起雕塑原地居民的抗议。

类别: 文化 |  评论(0) |  浏览(3406) |  收藏
2010年06月03日 03:42:06

骑单车的规矩

6月2日,连着两天放了别人的鸽子,心里很不是滋味。星期一是因为出门晚了,星期二则是因为找不到停车位,加上路上大塞车。有的时候真得觉得开车在路上并不是什么好事,那个时候特别想骑辆单车出行。
这一段时间差不多笔者都是骑单车出门,这两天因为远加上下雨才开车出去,结果反倒也没赶上约会。
不过那天在家门口,笔者因为骑车闯红灯,被一队行人用来教育小孩子,这是个坏人。当时我并没有想到他们说的是我,事后才反应过来。说来这已经是我第二次因为骑车不规矩被别人骂了。每一次都会很难过,担心损害了中国人的形象。其实也并不是只有笔者这样的亚洲人骑车才不规矩,本地人乱闯红灯的也很多。不过既然自己是明显的少数族裔,今后还是小心为好。
上周因为路上连续出了几次的骑车人被撞死的交通事故,一时间媒体上很多关于骑车安全的规定。刚刚看到昨天导致我塞在路上的那起交通事故也是因为校巴司机为了规避骑单车人而冲上路边的民房,好在没有造成伤亡。我特别留心了关于骑车违章的一些处罚规定:

骑车闯红灯 扣3分,罚款37元
骑车听随身听,罚款52元
骑车走反道,走人行道,在路上车流中穿来穿去,都罚款15-30元

类别: 个人生活 |  评论(0) |  浏览(4109) |  收藏
2010年06月03日 03:34:50

蒙特利尔24小时

6月2日,晴,在今天到期还书之前,抓紧把Gazette报专栏记者Bill Brownstein 2008年的书“Montreal 24”草草看完一遍。这本书列举了一天24个小时内蒙特利尔24个著名娱乐场所,从一个侧面介绍了这座城市。摘要如下:
1AM: Garde-Mangez,408 St-Francois-Xavier,位于老港的嬉皮士喜爱的地方,门前没有牌子,内部装修也很简约,但却是老港夜生活的代表,是那些住在邻近高尚公寓的高级小资们的最爱。
2AM:Tokyo Bar, 3709 St-Laurent Boulevard, 号称城中最火的酒吧,少年男女成堆的地方。
3AM:Philinos 4806 Park Avenue,有着城中最著名希腊餐馆Milos之风的小希腊餐馆。据说希腊菜以新鲜与使用大蒜,橄榄油,柠檬而出名。
4AM:Boustan, 2020, Crescent Street, 黎巴嫩老板开设的中东餐厅,以提供鸡块Shawarma著名。
5AM:Fairmont Bagel/St. Viateur Bagel, 位于74 Fairmont西街和263 St. Viateur西街,城中最著名的两家Bagel店,前者是1919年俄罗斯移民所开设,后者开于1957年,Celion Dion都是这里的常客。
6AM:Marche Central, 815-A Chabanel 西街,城中超市早晨进货的地方,华人熟悉的大M的希腊老板Peter Mourelatos每天亲自来这里进货。
7AM:La Bauquise, 994 Rachel Street E, 城中最著名的出售Poutine地方之一,靠近拉封丹公园。
8AM:Cosmo, 5843 Sherbrooke 西街,希腊移民1969年开设的西式早餐厅
9AM: L'Express, 3927 St-Denis街,拉丁区最著名的艺术家早餐地
10AM: Cafe Olimpito (Open Da night),124 St. Viateur 西街,Mile End最好的咖啡店,提供质量一贯优秀的咖啡。由两位童年好友在1995年第一次独立公投前夕创建。
11AM: Wilensky's ,34 Fairmount 西街,1932年创建,几十年如一日提供同样的餐牌,其egg-cream soda是全世界只在纽约和这里才有的特色。这里也是著名加拿大作家Mordecai Richler小说中的背景地。
12AM: Le Mas des Oliviers, 1216 Bishop Street, 号称保守党人的午餐俱乐部,许多政治人物,记者出没的地方。主要提供法式海鲜,鱼汤,血肠等。
1PM: Lemac, 1045 Laurier 西街,现任市长谭保利的最爱,每天10点以后打折促销。格莱美之父Pierre Cossete的推荐。他称蒙特利尔是全世界与旧金山,罗马并列的最美丽的城市。
2PM:Copacabana, 3910 St-Laurent Blvd, 城中小资,艺术人,记者的最爱,连女侍应Maya Merrick也出版过两部小说
3PM:Cafe Cherrier, 3635 St. Denis,1983年创立,知识分子喜爱的Bistro.
4PM: Hotel La Saint-James, 355, St-Jacques街,豪华酒店的代名词,这里曾经是一间银行和交易中心,甚至比著名的Ritz Carton酒店历史还悠久。这里共有60间房,以595加元的平均房价称冠全国。
5PM: Magnan, 2602 St Patrick, 蓝领失业工人Armand Magnan 1932年创建,以烤牛肉和啤酒出名,是Westmount市政要员喜欢的地方。这里的牛肉独创按重量分为5级提供。这家店在1988年后才正式对女宾开放。
6PM: Holder, 407 Mcgill Street, 2003年开业的Bar-Bistro, 号称城中最佳约会地点之一。巴黎风格。所有者为Holder兄弟。
7PM: Portus Calle, 428 St Laurent Boulevard, 2003年开业的葡萄牙海鲜餐馆,是艺术家,专业人士的最爱。
8PM: Pages,3255 St Jacques西街,二手书店,咖啡屋,位于ST. Henri地区。
9PM:Joe Beef, 2491 Notre Dame西街,位于Little Burgundy地区,城中最著名的Oyster Bar,其名字来自19世纪本地著名的工人阶级英雄,开设面向穷人的小酒店老板Charles Mckiernan。
10PM: Cleopatra, 1230 St Laurent BLVD, 脱衣舞厅,1975年开放,老板希腊人Johnny Zoumbolakis立志让这里成为服务低收入人士的好地方。
11PM: Mahjongg, 7655 Decaire Blouvard, 我前面的博客有介绍过的中餐馆。

类别: 文化 |  评论(0) |  浏览(3428)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