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

2010 - 8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    
«» 2010 - 8 «»

存 档

日志文章列表

2010年08月30日 22:38:04

加拿大版的三轮车和网监局

8月30日星期一,移民到一个新社会,那些最令人惊喜的发现往往就是这个新社会与你所来自那个社会有一些类似的东西,这种发现往往会引起对比和思考。比如移民到魁北克的华人都知道,法裔魁北克人和中国人一样吃猪皮,吃猪内脏,吃鸭子。仅在吃这一点上,也是农业文化的法兰西文明还真和中国人有得一比。
那天从社区图书馆出来,看见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各骑一辆带着拖车的自行车。这种拖车不是我们常看到的汽车用的拖车,也不是那些用来带孩子的车,而似乎是专门给自行车用的载货的拖车,颇有点中国三轮车的味道。而且我注意到两辆拖车上还都写着“搬家”的字样和电话号码,看起来还真是用来运货的。不同于中国街头那种人力三轮车,我看到的这两辆三轮车要迷你一些,大概只有中国三轮车的一半大小,拉拖车的也是普通的自行车。车主更是两个运动型的年轻人,也不是中国那种明显的劳动人民。于是,同样是用人力三轮车拉货的营生,到了魁北克,到了加拿大,就变成某种不那么下里巴人的东西。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看到这两辆三轮车的那一天,本地的英文公报商业版登了一篇也是有关三轮车的文章。不过这是价钱赶得上一辆电单车的豪华三轮车。从公报的文章和图片看来,和我看到的自行车拖车不同,那里的才是真正的三轮车,而且是载货载人的箱子在车把手的前方。小一点带两个孩子没问题,大一点甚至可以搬冰箱。这种车据说是最早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和丹麦的哥本哈根流行,到那里旅行的蒙特利尔夫妇Frederik Froument和日本妻子Yuko Toda(户田优子)2007年从巴黎来到蒙特利尔时带来了一辆这种三轮车。每当他们在街头骑着这个车总是被很多好奇的人问,这让他们动了自己经销这种车的念头。不过这种车实在不便宜,文章里说好一点的欧洲品牌的每台要3000多加元,质量不那么好的中国制造的也要每台1500加元。最后这对夫妇选择了进口丹麦出产的赢得丹麦政府公开设计竞赛的型号Cycle 3,每辆车价格3500加元,可以在骑车人之外承重100公斤,据说设计要求就是能带两个孩子加一箱啤酒。想买这种车可以到Frederik夫妇在Mile End地区的咖啡店去,或者发邮件cafefalco@gmail.com
一辆在中国售价不过千元人民币的人力三轮车经过西方人的改造,价格涨了几十倍,这说明了什么。在中国,那是谋生的手段,在这里是时尚的体现,人的思想决定了最终产品的价格。写到这也只能为同胞感到无奈。
中国有的东西到了加拿大变得档次高一点还有一个例子。也是在报纸上读到,这几天轰动一时的渥太华恐怖袭击8人团伙的破获,据说和加拿大情报局CSIS的一个特别机构有关系。这个机构在我们中国大陆就是网监局,专门监视网民在网上发言的,这被看成是政府钳制舆论的象征。在加拿大,这个机构叫做“Communication Security Establishment”(CST)。熟悉该机构运作情况的人说,在这个国家,你同有恐怖主义嫌疑的人,机构,国家每接触一次,你就有一面小红旗登记在CST那里,等到红旗多了,你自然也就会受到政府的特别关注。你看这个做法,悄悄在后台,遇到问题才出面,是不是比中国处理得要漂亮,既保护了国家安全,也不会被乱扣帽子。看起来,我们该向加拿大学习的东西还真不少。

类别: 魁北克人生活百态 |  评论(0) |  浏览(3621) |  收藏
2010年08月30日 01:22:45

关于朱晓琳小说“魁北克磁场”的读后感

让朋友不远万里从中国邮来这本书,就是因为这是一本以魁北克为主题的小说,描写的是我身边的蒙特利尔的生活。我不知道是否还有其他中文小说写过同样的主题。
大概用了2天的时间断断续续看完这本书。这本书其实还是可以让我一口气读完,只不过现在没有那么多大块的时间,小说的情节也没有到金庸小说那种令人魂牵梦绕的程度。之所以还是很想读下去,因为这本书的主要背景是我所亲身经历过的。
说起来我同这位女作家差点能有一面之缘,她2007年来蒙特利尔参加蓝色都市文学节的时候,那一次我作为社区记者也有报道。我在报纸上介绍过来自上海的几位女作家。大概也是那一年来参加文学节的美国华裔作家哈金也第一次让我有了印象。我不知道书中那个宫京华是不是以这个哈金为原型。哈金小说描述的东西属于我不喜欢的那些,也是在海外成名的华人作家惯于写作的东西,朱晓琳在小说中让这些作家有一些忏悔,倒是很过瘾的一件事,就是不知道真实与否。
作者描述了自己从4月份参加蓝色都市文学节之后在蒙特利尔生活的一年多时间的经历,努力将这里的华人,甚至本地人,印第安人,法裔魁北克人的生活都囊括进去,看得出有些是做了艺术的虚构,比如2008奥运火炬传递那个学生的故事。那次的抗议是我亲身参加的,我们没有在蒙特利尔游行,这里也没有那个“著名”的女学生。作为小说,作者当然有权这样写,但是感觉有些牵强。那一场上电视介绍中国估计也是参考了别国的故事。
在作者描述的林林总总的人物中,很难说哪一个让我印象最深刻。作者笔下的这些华人和我们日常接触的大部分移民还是有一些差距。那个关于枫丹白露镇上发生的故事,不知道作者是否受那个著名的发出对外国移民生活规范的魁北克小镇的启发。在这个问题上,作者没有给出她的见解。在我看来,不遵守当地的风俗习惯,的确是书中中国新移民的不对。
看得出来作者在魁北克,在蒙特利尔生活了一阵子,但是很显然,作者对这里还很不了解。包括一开始几次将圣劳伦斯河看成海,还有说这里有去郊区的公共汽车,印第安小镇的生活,住贫民医院的描述等,这些在我这个在这里生活过几年的人看来,都是和事实有出入的。
既然这是一部以魁北克为主题的书,我就希望作者能把细节更关注一些,能够更好地平衡真实与虚构情节的关系。

类别: 文化 |  评论(0) |  浏览(4097) |  收藏
2010年08月27日 22:20:05

关于安乐死的讨论

关于安乐死,永远是一个引起争议的话题。魁省大导演Denys Arcand的奥斯卡获奖电影“野蛮的入侵”最后一个场景就是主人公在朋友的簇拥下自己选择了安乐死。
8月25日星期三晚,在蒙特利尔南岸小镇St-Bruno举行的一场关于安乐死的辩论会上,许多医学学者表示了他们对这一现象的担忧。
今年秋天,魁省政府将在全省11个城市举行一场有关安乐死问题的公众咨询,了解魁北克人对要求医生协助让绝症病人离世这一做法的态度。不久前一次公共调查显示多数魁省人支持执行安乐死合法化的政策。魁省医生联合会也公开表示支持政府针对某些特殊情况开放安乐死合法化,他们说安乐死在世界上其他一些地方已经合法。
在星期三的这场讨论会上,一些蒙特利尔的医生却公开表示了他们在这一问题上的担忧。St-Justine医院儿科神经专家Paola Diadori就说:“病人需要照顾,那是医生的天职,让医生结束病人的生命不是好主意。开放安乐死,那注定是一条下坡路。”还有人担心开放安乐死会影响医患关系。老年病专家Jose Morais说:“当医生有权决定结束患者的生命,很可能发生的就是病人们随时随地在猜测医生的真实意愿。对于绝症患者来说,好好照顾他们就是最好的办法。”医生们还担心民众是在并不真正知情的情况下表示了对安乐死的支持。肿瘤病专家Joseph Ayoub说开放安乐死的政策开始可能会发生一些作用,但是随后可能作用就会变得很琐碎,就如同在荷兰发生的一样。
魁省政府将从9月7日开始正式进行有关这一问题的公众调查。自由党省议员Geoff Kelley担任这个调查委员会主席。目前在魁省,无论安乐死还是协助自杀都是非法的。

类别: 魁北克人生活百态 |  评论(0) |  浏览(4271) |  收藏
2010年08月26日 00:44:33

Laval大学校长反对急涨学费


8月25日星期三,魁北克一向以高等教育学费低享誉加拿大各省,尤其是在好学的中国移民中,来这里念书一直是选择魁北克的最重要的理由之一。不过低学费是政府的想法,是学生们的最爱,但是往往不是大学校长们的愿望。本地著名的Mcgill大学就曾多次带头要求涨学费。Mcgill的MBA课程可能就是第一个涨价的课程。
昨天的La Press报登了一篇文章,让我看到并非所有的大学校长都反对低学费。魁北克市号称魁省最好法语大学的Laval大学校长,也是魁北克大学校长会议(CREPUQ)主席的Denis Briere最近说轻易上涨学费可能让魁省大学的入学率大幅度下降。他说:“涨学费并不是解决大学遇到的财政问题的主要解决方案。”对于一些人建议的医学院收高学费,文科课程收低学费的主意他也不赞成。
有意思的是Denis Briere的看法与蒙特利尔经济研究院前一阵子的研究结果尖锐对立。这家智库组织的结论是学费上涨不会影响入学率。前省长Lucien Bouchard也说过魁省大学财政困境的解决钥匙在学生钱包中。蒙特利尔大学前校长Robert Lacroix曾建议每年对医学院学生增加学费1万到1.2万。
根据CREPUQ的说法,魁省大学每年至少需要额外的4亿元经费。魁省政府曾经表态在2012年以后考虑增加学费。省教育部为此准备广泛调研以找到一个解决方案。
Briere对于涨学费持保守的态度。他说那可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大学的目的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突然提高学费一倍,许多家长会在是否送孩子上大学的问题上犹豫起来。在这个问题上,魁省大学应该格外谨慎。他还表示他不反对有理性地逐步上涨学费,但是一定要知道学费上涨不是解决大学财政问题的唯一方案。联邦和省政府,企业都应该参与进来。他尤其认为企业应该在资助大学教育上多做一些。
原文链接
http://www.cyberpresse.ca/actualites/quebec-canada/education/201008/24/01-4309163-droits-de-scolarite-le-representant-des-recteurs-appelle-a-la-prudence.php

类别: 文化 |  评论(0) |  浏览(4759) |  收藏
2010年08月25日 22:03:13

Marc Bellemare听证:一场民主游戏?

8月25日星期三,对于省长庄社理来说,这是一场不得不进行的名誉保卫战;对于前司法部长Marc Bellemare来说,这是他一个人和整个星球的战斗;对于许多看热闹的民众来说,这是一场纳税人付钱的民主游戏;对于我来说,这更是一个观察魁北克乃至整个西方政治的窗口。
Bellemare打破沉默,24,25日连续两天出席Bastarache委员会的听证会,将他和现任省自由党政府的争执推向一个小高潮。在24日的听证会上,他不仅绘声绘色描述庄社理省长如何要求他任命自由党筹款人推荐的大法官人选,还点了这些筹款人,被任命的大法官的名字。另一方面,庄社理及那些被点到名字的人依然矢口否认一切指控。
按照Bellemare的说法,2003年9月2日,在接到自由党筹款人Franco Fava多次要求他任命某人成为大法官的电话后,深感不安的Bellemare找到庄社理,希望获得他的支持。可是庄社理告诉他:“Franco是我的朋友,他是一个有影响的筹款人,我们需要这样的人,我们应该听从他的建议,他要求你任命谁,就按照他的建议好了。”
那么是Bellemare的上述陈述应该被相信,还是庄社理省长以及Franco Fava们的辩解应该被相信呢? 现在的问题是Bellemare拿不出证据来支持他的这些说法。无论是Fava找他,还是他和庄社理的谈话,都是私人性质的,对方完全可以矢口否认,除非那个时候留下什么记录。正因为如此,许多人都不看好这次调查能最后有什么结果。听证会的第一天,一些抗议民众在场外装成小丑的样子,还举起了“欢迎来到Charest-Bastarache马戏团”,“自由党马戏团来到魁北克”的标语牌。据说魁省政府为了举行这场调查,需要花费500万-600万纳税人的钱。
这些民众可能是明智的。他们知道这所谓民主政治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Franco Fava本人就是一个大建筑商,而当前魁北克建筑领域的官商勾结腐败现象正被越来越多地披露出来。来魁北克几年,对这里一个很深的印象就是魁北克人很多时候和我们中国人一样重人情,重关系。其实你看庄社理对Bellemare的话其实不是合情合理吗。人家帮了我们,力所能及地回报一下也没什么不对,何况Bellemare本人也不否认那些被要求任命的法官本身德才足够堪任。这样的人情为什么不送呢?唯一的问题就是这样做不够光明正大,是与西方政治基石的司法独立唱反调,也实际上是在私相授受,任人唯亲。在不民主社会里发生的那些丑陋的事情在这个民主社会里以另外一种形式一摸一样地上演了。
这件事请上升到了政商勾结的高度,庄社理不能不出来否认。可能他也不用特别担心,毕竟这件事请现在撼动不了他的省长宝座。尽管民调显示多数民众不相信他,尽管网上人们骂他从一开始就是投机分子,尽管反对党指责不仅在建筑领域,在道路建设,日托资格许多方面自由党政府都在私相授受,那又能怎么样呢?
我突然想到,西方基督教教育强调人的诚实。可是在这件事请上一定有人在说谎。为什么一谈到政治,西方人就诚实不起来呢?

类别: 政治 |  评论(0) |  浏览(6745) |  收藏
2010年08月21日 23:44:31

魁北克的沙棘果园

8月21日星期六,晴,Starting Business的老师让我们找一个近期有关市场运作的文章。我找到下面这篇:
http://www.montrealgazette.com/business/Cosmetics+prove+fruitful/3403349/story.html

引起我兴趣的是这篇文章讲的东西还和中国有关。这种被称为Sea buckhorn(法语Argousier)的植物根据国内一些网站的介绍,90%的沙棘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山西、西藏、青海、内蒙、陕西等省,是珍贵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被誉为神奇之果,中华国宝。沙棘除具有药用价值外,对防止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治理,贫困山区脱贫致富,促进经济发展等。是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医药保健等于一体的宝贵植物重要的作用。多年来,国际上特别是前苏联许多生化、医学、植物专家对沙棘所含的生物活性成份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发现其中许多成分对人体有着极为重要的治疗、保健、营养作用,是人类健康长寿的理想的天然植物保健品,被誉为人类二十一世纪的长生果。
在上述的文章中,沙棘果的魁北克生产商Mono Echo的创始人Brad Johoson特别指出1988年奥运会上沙棘饮料作为中国运动员的专用饮料。在希腊传说中,长翼的飞马是在吃了沙棘叶子之后会飞的。
Johonson一家首次接触沙棘是他们在芬兰的时候听到亲戚的介绍。最早是他的岳父在2003年引进4个种类的150株沙棘种在他们在Sutton附近的农场中。身为生物化学家的Johoson很快认识到这种植物的重要性,开始联手他身为市场专家的太太Tamara Ensio在进行一番市场调查后成立了Mono Echo公司。
如今在魁北克大约有35-40家沙棘生产厂家。这些厂家基本都在魁北克市附近。由于魁北克市的Laval大学的推荐,魁省的沙棘生产领先全加拿大。

类别: 经济生活 |  评论(0) |  浏览(5219) |  收藏
2010年08月20日 11:50:47

Concordia的入学引导培训

8月19日星期四,晴,9月份要去本地的Concordia大学去学一个经济学的本科。至于为什么学经济,今天晚上一个叫Marsha的学长Mentor说得好,学经济就是要解决这个世界现在面临的问题。
上周四由于去渥太华没有参加成,这个4个晚上的引导培训我参加了3次。4个培训包括8小节,分别是如何管理你的大学生活;如何记笔记;如何阅读;如何制定职业目标;如何写作/如何解题;如何利用图书馆;如何准备考试;老生的建议。20多年期我第一次上大学时,我所在的大学也有引导培训。当时记得韦钰校长给我们讲的第一课是大学和学院的区别(我所在的学校才从南京工学院改名东南大学)。系里也有引导培训。到实验室参观老师说我们这个行业这么多电子管厂可以确保我们工作无疑。系里的教导主任讲解系里的培养方针是窄进窄出宽培养。我至今记得他用无锡话说出这几个字的样子。当然班里也组织了培训。辅导员老师请了一些研究生给我们介绍学习方法。
与中国的大学学校,系,班三级组织的引导培训相比,这里是一个专门的叫做“学习成功中心”和“新生计划”的机构来负责整个的引导培训。这个机构除了学生自愿者(也是有10块钱一小时支付的)还有一些专门从事学习方法研究,压力缓解之类的老师,负责为新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帮助,有点类似国内的辅导员体系,不过分成好多人,弄出一个专门机构来做。欧美社会分工高度发达的特点在大学里也体现出来。同辅导员制度不同,没有人主动找你,所有东西都做好规定,需要你主动利用人家的服务。这也是欧美社会的特点,自己的东西需要自己去申请,没有一个父母官在天天管你。
上这个大学,对我来说也是进一步了解加拿大社会的机会,看看这里的学生如何学习,老师如何讲授,同学怎样相处,也间接了解这个社会。通过这个引导培训,初步也可以得出一些观察。
1)Facebook在学生中很普遍,很多人提到Facebook会影响学习
2)基本的学习方法同中国并没有不同,无非是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复习,多做题,不要读死书,安排好时间。不要读死书可能特别重要,因为这里通常书又厚又大。
3)学生在课堂上很喜欢和老师互动,发言踊跃,这在中国不可思议
4)强调不要抄袭,不要剽窃(中国的大学教育没有这后一点)

人到中年,是否还能像20岁年轻人一样有好的记忆力。今天老师的一个小测试,让我有了不少信心。测试很简单,用15秒时间用幻灯投影出大约不到30个单词,第一组没有规律,第二组有规律。然后看谁能记得多。第一组我记住10个,大约超过70%的学生,第二组我记住17-18个,大约超过90%的学生。不管怎么说,这至少说明我的记忆力还没有退化,我还有能力同年轻人,用外语,再上一遍大学。

类别: 个人生活 |  评论(0) |  浏览(3237) |  收藏
2010年08月19日 11:57:40

ADS首发团抵达温哥华

8月18日星期三,晴,终于去办了Concordia的学生证,重新开始大学生活,对我会意味着什么呢?
8月18日是中国人眼中一个吉利的日子。今天加拿大迎来了中加旅游协议签订后第一批中国旅游团。加拿大的各个媒体给了这件事请前所未有的报道。
早上10点多在CBC的广播里就听到ADS首发团来到加拿大的新闻,刚才在电视里又看到内阁成员戴国卫也跑到温哥华机场致欢迎词。CBC电视台还专门放了一个回顾中加签署旅游协议和中国方面反映的短片。在以往关于中国的新闻中,这是很难见到的事情。看来加拿大现在真的是很希望中国人来这里花钱。有钱的主谁会向外推。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0) |  浏览(2461) |  收藏
2010年08月17日 12:28:49

加拿大该如何对待太阳海号上的斯里兰卡难民?


8月16日星期一,雨转晴,上个星期在温哥华靠岸的载有450多名斯里兰卡泰米尔难民的太阳海号给加拿大政府出了一个难题。到底该不该接受这条船上的难民,在加拿大的政府,媒体和民间都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La Press报今天发表Agnes Gruda的专栏文章,http://www.cyberpresse.ca/chroniqueurs/agnes-gruda/201008/16/01-4306781-il-y-a-une-limite-a-tout.php
她的观点很有代表性。编译如下:
1939年5月13日,S.S.Saint-Louis号船驶离德国汉堡开往古巴。船上有930多名逃离纳粹统治的犹太难民。当时每个人用150元买了一个前往古巴的签证。这在当时不是一个小数目。但是古巴政府拒绝承认签证的有效性,这条船后来开往阿根廷,巴拉圭,美国,加拿大,全部都被拒绝入境。各国政府的理由都是如果这次放行,就会有更多的犹太人前来。结果不得已,船只有开回德国。四分之一的船上乘客后来死在纳粹集中营中。
这件事请被许多人比喻今天发生的事情。但是斯里兰卡不是纳粹的第三帝国。那里的内战已经在去年结束。泰米尔人也不会面对毒气室的威胁。这一次加拿大也没有立刻赶走太阳海号,而是让他们靠岸,然后逐一审查其难民资格。
也许泰米尔人有足够的理由逃离他们的国家,过去加拿大政府也接收了大量的泰米尔难民。但是人口走私是一项严重的犯罪行为。加拿大的难民收留系统正面临改革,几个月内就会有一个结果。加快处理这条船上的难民正是加拿大难民制度改革的必要步骤。加拿大现在面临的不是野蛮的入侵,加拿大也不缺少处理这样事情的工具。对那些蛊惑人心的言论应该给予制止。

类别: 政治 |  评论(0) |  浏览(3432) |  收藏
2010年08月17日 12:05:19

我见到了Dowslake湖

8月16日星期一,雨转晴,这又是一篇追记。上个星期四陪太太去渥太华见工。回来的路上想去渥太华的大统华转转。结果因为事先准备工作没有做足,让我们足足走了3个小时,100公里才找到位于224 Hunt club路上的大统华。
说准备工作没做足,实际上是疏忽了。太太先在网上查T&T,她说在国会山附近。接着我自己在网上也找T&T,看到一个国会山附近的T&T Spa的地址,想当然就以为是,结果我们两个人都误以为那里是正确的地址,等着开车到那里才发现那里是美国大使馆附近的繁华地带,怎么可能有那么一间大型华人超市。
不过这一趟也没有白走,顺着Rideau运河一路向北,其中经过一个景色秀丽的小湖。回来在地图上看到那里就是Dowslake。记得杨丹博士曾经告诉我她的Dowslake公司的名字就是来自这个湖的名字。
后面的问题就是Mapquest的问题。我用我的手机上网查T&T的地址,结果T&T自己的网站关于分店地址那里手机网站上访问不了,看起来专为手机浏览设计的手机网站仍然有必要。后来好不容易在一些新闻报道里找到大统华的地址,知道是在机场附近。我们又用Mapquest去查,不知道为什么,手机上去Mapquest给出的那个地址是在渥太华西南很偏远的一个小村子。我们对渥太华情况不熟,没有什么地理概念,沿着401,416一通猛开,结果发现到了一大片玉米地中间,怎么想大统华也不应该在这个地方。结果停下车再上网查,接着去问人,Mapquest始终给出的是那个错误的结果。我们没有办法,只有沿416向北,走到那个写着Hunt Club出口的地方,从西Hunt Club街一路向东又走了几十分钟,才最后看到我们想去的大统华。这一趟回来从地图看几乎围着渥太华地区转了大半圈。以往每次去渥太华不是到国会山就是唐人街,这一跑终于对渥太华的整个情况有点认识。
最后提一下渥太华的大统华,店建的很漂亮,快餐部一如其风格很诱人,但是这家店的商品价格并不低。其最大的特色在我看来倒是有一处专门卖中文书,杂志的地方。

类别: 个人生活 |  评论(0) |  浏览(4280) |  收藏
2010年08月10日 10:32:13

蒙特利尔:世界第二最令人愉悦的城市

8月9日星期一,晴,这不是新闻,而是7月28日的一条旧闻。英语的Lonly Planet评选的世界十大最令人愉快的城市中,我所在的蒙特利尔名列第二。我看的是法语报纸,这个最令人愉快的,原文用的是enjoue这个词,我不知道放在英语里用哪个词,或者有没有更好的汉译。
这十大令人愉快城市,按名次依次是夏威夷瓦努阿图,加拿大蒙特利尔,美国德州Happy市,不丹王国,哥伦比亚,中国武夷山,马拉维,安道尔,日本日高川町,丹麦。
根据Lonly Planet的解释,蒙特利尔入榜的理由是干净(我怎么不觉得),好客(accueillante,大概是对说法语的人,或者白人),多元化(这个千真万确),夏天丰富多彩的活动,当然还是著名的嬉笑节的主办地。
Lonly Planet的这一评比结果7月27日由著名的Huffington Post网站发布。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0) |  浏览(3154) |  收藏
2010年08月10日 05:05:49

魁北克政府如何打击房地产投机?

8月9日星期一,晴,塑料光纤厂商华鹰的CTO 王伟先生来访,这是我在蒙特利尔接待的来自国内光通信行业的第一个人拜访。
一篇发表在7月2日La Press报上的文章引起了我的兴趣,这篇文章讲的是魁省的税务机构如何打击房地产投机交易。这正是我一直在考虑的一个问题,中国政府为什么对房地产投机束手无策?文章原文链接
http://lapresseaffaires.cyberpresse.ca/finances-personnelles/201007/02/01-4294861-le-fisc-cogne-a-la-porte-des-speculateurs-immobiliers.php

文章指出,近十年来蒙特利尔的房地产价格增长了一倍。地产价格的上涨也引发了许多投机行为。为此,联邦和魁省两级税务机构已经采取多次行动,打击在房地产领域的投机行为。

根据魁省税务局新闻发言人Valerie Savard的介绍,作为房地产市场的买卖者,房地产交易的所谓,可以根据其最初的交易意图,分成资本获利和商业收入两种情况。
假如是普通住宅交易所得,税务机构将认为是个人资产获利,业主卖房后只需要缴纳相应的税款。举例来说如果获利5万,税款为20800元,获利12.7万,税款为24100元。
在业主能够证明房产为其主要住宅(第一套住宅)的情况下,增值部分可以全部免税。

另一方面,如果交易者购房,建房或者改建房产的目的是为了在房地产市场盈利而不是自住,那么其获利将被认为是商业收入。这种情况下全部收入都将被课税。以10万元的盈利为例,最高税款可达48200元。总体上而言,商业收入所需要缴纳的税费是个人资产获利情况下的两倍。

如何鉴别这两种情况,税务部门考虑的因素包括交易中是否使用短期融资,交易的频度,几年内是否进行过若干次房产交易等。

类别: 经济生活 |  评论(0) |  浏览(4846) |  收藏
2010年08月09日 10:43:06

Henry Pellatt,Casa Loma和资本主义


8月8日星期日,雨,资本主义是一个金钱万能的社会形态。在这样的社会里,富人总是比其他人更有条件留下历史的痕迹。Henry Pellatt和他的Casa Loma城堡就是这样一个典型。
Casa Loma城堡是这次多伦多之行参观的一个景点。2个多小时的参观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城堡的豪华,而是它曾经的主人Henry Pellatt的起伏的一生。
凭借在水电和铁路的投资,也是靠他父亲留给他的股票经济公司,他在50岁的时候成了当时加拿大最有钱的人。那个时代的有钱人都喜欢给自己建一座城堡。在蒙特利尔,今天在Sherbrooke街,Mcgill大学一带,有许多同样在那个年代留下的建筑,有许多也是那个时代有钱人的私宅。比如靠近奥林匹克体育场的La chateau Dufresne也是一座城堡式的私宅。只不过所有这些私宅论规模都比不过Casa Loma。比如La chateau Dufresne的主人是鞋厂东主和市政工程师兄弟两。
有意思的是几乎所有这些昔日的豪宅今天很少还能归属于旧主人,大一点被改成博物馆,小一点被私人机构买去改去其他用途。只有石头房子本身还在倾述着主人昔日的财富,荣光。
Henry Pellatt后来在1929年大萧条时期因为银行破产而财富骤减,最后甚至落得一名不文。La chateau Dufresne的主人Dufresne兄弟俩好一点,不过在他们身后房子还是被教会买走,后来还改成一所学校,Maisonneuve CEGEP。这些一度的大富之人,为什么无法让自己的财富延续下去呢?以Henry Pellatt来说,他在富贵之时,和政府,王室交情匪浅,为什么如此强大的背景也无法让他避免走向破产呢?资本主义的统治核心,到底是具体的几个人,还是只是一个抽象的资本家群体呢?
多伦多的街道名,多是来自过去的英国,加拿大历史上的政治人物,再有就是有钱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想让自己的名字能够流芳百世,有很多钱是一个解决方案。这个社会就是要把富人摆上高位,让更多的人崇拜他们,学习他们,接下去去赚更多的钱,这正是资本主义的本质。
我有点怀念起南京那些充满诗意,充满人情味,文化味,历史感的地名来了,比如乌衣巷,石婆婆巷,白下,浮桥。我也想起中国那许多工人新村。一个社会提倡什么,崇拜什么,从旅游景点中也可以看得到。

类别: 文化 |  评论(0) |  浏览(3924) |  收藏
2010年08月08日 11:40:50

在多伦多体验历史

8月7日星期六,我是一个很喜欢追寻历史感的人,我喜欢徜徉在那些古城,寻找那些历史人物曾经生活过的痕迹。可是在多伦多寻找历史可能没有那么容易。
多伦多的正式建城是在1834年3月6日,到现在不过186年,即便算上约克城建立的1793年,到现在也不过200年多一点。相比而言,魁北克城已经有400多年历史,三河刚刚庆祝375年,蒙特利尔也已经368年。在蒙特利尔,新法兰西时代的历史遗迹还有一些,即便后来英国人统治时期,国家级的历史遗迹也有不少,毕竟这里曾经长期是加拿大的经济,金融,文化中心。多伦多真正超过蒙特利尔,还是20世纪下半叶以后的事情。
多伦多这个名字据称来自易洛魁人的语言,是水中有树的地方的意思。在多伦多北面的Simcore湖和其北面一个小湖连接的地方,是当时印第安人捕鱼的主要地方。在水中种树正是为了捕鱼。说起来,现在多伦多许多地名还是都来自印第安语言,比如密西沙加,尼亚加拉这些。沟通安大略湖到休伦湖的重要贸易通道Trent-Severn水道也是以多伦多的名字命名,这正是多伦多名字的来源。
据说16世纪前生活在这里的主要是易洛魁人,后来休伦印第安人占据了这个地方。等到新法兰西的探险家门来到这里的时候就主要是休伦人了。早在尚普兰建立魁北克城的时代,他就已经来到了多伦多地区。尚普兰是最早发现休伦湖的白人之一。尚普兰们还最早发现了现在多伦多西边的Humber河流域。法国人后来在安大略湖沿岸先后兴建了三座要塞。最早的一个是1688年的Fort Douville, 接下来是1750年建设的Fort Toronto,最后一个是1750-175年间建设的Fort Rouille,如今位于多伦多展览区内。这些城堡在1759年英法战争期间被法国人放弃。
接下来多伦多的历史就是英国人来书写了。1793年,当时的上加拿大总督John Graves Simcoe正是建立了约克城,并逐渐引入英国的司法系统,并率先废除了奴隶制。约克这个名字来自当时的英国王子,约克公爵弗里德里克。当时的约克,也就是今天多伦多的鼻祖,建立在现在Younger街到议会街,Front街和King街围出的一块地区,这里的圣劳伦斯市场也是多伦多最早的城市雏形,那里也就相当于蒙特利尔的老港。1834年,多伦多第一座市政厅建立在今天King街和Jarvis街交口的地方。为了保卫这座城市,英国人还在西边不远的地方建设了Fort York。
接下来的1812年英美战争,约克城被美军攻陷,多伦多老城被付之一炬,这也是后来英国人烧毁美国华盛顿城的直接原因。
1834年,多伦多正式建市的时候,这座城市有9000人,其中不少是美国逃亡来的黑人奴隶。William Lyon Mackenzie成为这所城市第一任市长。他随后领导了不成功的1837年反叛。1851年之后,爱尔兰移民开始大量涌入多伦多。
如同蒙特利尔的Lachine运河一带,多伦多的历史遗迹还有一处重要的工业遗址。1860年代,在现在的靠近湖滨的Distillery Historic District一带,Gooderham and Worts Distillery建立了北美最大的威士忌工厂。如今这里被改建为艺术和文化中心。但是在多伦多,这样的工业遗迹并不如蒙特利尔多。

类别: 历史 |  评论(0) |  浏览(5622) |  收藏
2010年08月08日 06:20:42

那些没有去成的多伦多的景点

8月7日,星期六,晴,在香槟桥上堵车堵了一个小时,回来接着写我这次多伦多之行的最后一篇游记。不同于普通的观光客,我和太太这次的多伦多之行也是在考察是不是要从蒙特利尔迁到多伦多来,毕竟不需要法语的多伦多更方便找工作。这里的中国人也要多得多。
旅行团蜻蜓点水似的多伦多市内游显然无法完成上述的目标,回来还要靠我一边回忆走过的路,一边对着地图,再借助互联网,做一下虚拟游。
在多伦多市内,我们的旅行团安排的景点只有省议会,市政厅广场,大统华,CN塔,Casa Loma古堡,我们自行去了中区唐人街,加上上一次我去过的湖滨一带,从Bay 610的灰狗巴士车站到Church 76号的青年旅社,从那里到中区唐人街的步行路线,还有就是我们的巴士在多伦多市内穿行的路线,我对多伦多市的全部印象就是这么多了。
几年前那次的多伦多之行并没有给我留下太多好印象,相反却留下了脏乱的印象。这一次再来多伦多,或许因为对加拿大有了更多的了解,加上心态不同,对多伦多的感觉也就不太一样。
从401高速下来,我们的巴士应该是在Younge大街上拐进多伦多市区,这条大街相当于蒙特利尔的圣劳伦大街,是多伦多市的主街。这条街和Dundas街交汇处也是整个多伦多城区的中心,旁边有怀雅逊大学和号称世界最大的书店。然后不知如何拐到同样南北向的University路上,这一段我们看到许多的高楼,许多的银行和保险公司的标志。多伦多是加拿大的金融中心,其银行最集中的在Bay街和King街交汇的一带。而多伦多保险业的中心是在北面的Bloor和Jarvis街那一带。没有去成Bloor街实在是一个遗憾。那条街是多伦多中心区和郊区的分界线,Bloor街和Younge街,Bay街交汇一带是多伦多低价最高的地方,那里也是多伦多大图书馆,多伦多最高的两栋楼所在。沿Bloor街向东Sherbourne和Parliament街中间一带的高层公寓区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再向前则是有名的富人区Rosedale。皇家安大略博物馆也在这条街和University街交汇处附近。从那里向西一点还有Bata鞋子博物馆。
我们在多伦多参观的第一站是省议会。车子在Queens Pk Cres 路上停下给我们参观,著名的多伦多大学市区校园就在省议会的西边一点。距离省议会最近的是他们的生物学系的几栋楼。
接下来我们再原道返回,到Queens街上的市政府广场前停下。其实这一带是真正热闹的地方。广场东边的Eaton Centre是最著名的购物中心,南边有香格里拉酒店,我的地图就在里面拿的。靠近香格里拉酒店还有四季行为艺术中心。这附近还有几家著名戏院。
第一天最后的行程是到湖边Cherry街上的大统华。在那个北面一点其实是多伦多的老城,有古老的圣劳伦斯市场,酿酒厂改造成的现代艺术中心(是不是类似北京的798?)。
第三天我们的车从尼亚加拉直到CN塔,这个塔的附近可以看到Rogers中心,加航中心,这都是多伦多体育迷的最爱。CN塔的北边一点是多伦多的大剧院区。然后到Casa Loma,接下来沿Bathurst街一直向北到401公路再向东到士嘉堡那边的午餐处。这条街的北边一段也是多伦多的犹太区。
其实我对旅行社没有安排我们去湖滨坐坐还是有些意见。多伦多的安大略湖湖滨风景非常秀丽,不去实在是可惜。湖滨西边的展览中心,那里是加拿大国家展览会的举办地。也是应该要参观一下才好。也是在那个附近还有一处军营历史遗迹Fort York。要知道多伦多最早的名字就是York。
最后还有一个地方就是多伦多的同性恋村,位于地铁College站附近。蒙特利尔的同性恋村已经在衰落,不知道多伦多的怎样。

类别: 个人生活 |  评论(0) |  浏览(5189) |  收藏
2010年08月08日 00:07:44

跟团旅行的好处

8月7日,星期六,晴,距离上周末的旅行整整一个星期。说起来这是我平生第一次跟旅行社出去旅行。以前一直不屑于跟着别人的计划走,这一次也许是人老了的缘故吧,不愿意花那么多的心思去提前准备,跟着旅行社乐得省心。
在蒙特利尔的华人旅行社中做汽车团的有三家,万达和华景是较大的两家,前者更是本地大陆移民开办的华人旅行社的鼻祖。那一年413我们去渥太华抗议,万达一下子捐了几辆车供我们使用,从那时起对万达的印象就比较好。不过太太说从网上查到的资料显示很多人都说万达的多伦多团不如华景的好。再去问熟悉万达情况的朋友,他们劝我不要相信网上的言论。最后在犹豫间由于华景那边已经没有位子(他们的三天团价钱便宜10元),还是选择了万达。
三天旅行下来对我们这个团还是比较满意。无论从景点选择,食宿,行程安排,时间调度,导游的敬业,都还算不错。感到美中不足的就是导游对于安排的景点以外的情况知之不多,知识面太窄,或许那不属于他的工作范围。
跟团旅行的最大好处就是省心。我们的团在尼亚加拉瀑布城那天,有几个团友脱团自己去安排活动,说是可以购买当地的旅行套票,比跟团便宜,不过导游第二天解释说那不见得便宜。回来我在网上查了查资料,对比一下到底便宜不便宜。
我们旅行团当天安排了Skylon塔,雾中少女号,Journey behind the fall还有4D电影 Fury四个节目,总价钱是59元。(http://209.226.232.210/(S(c1milt550f4v5k455fys4a55))/WebInfo/TourProgramDetail.aspx?tourId=234&languageId=3
网上给出的套票Skylon塔换成了White water walk,税前价格39.95元 https://secure.ticket-ops.com/Niagara_Falls_Great_Gorge_Adventure_Pass/eDirect
不过由于White water walk相对远一点,要乘穿梭巴士,这要另外花费一天车费7元多,再加上13%的税,距离59元也相差不远。其实再考虑上旅行团提供的巴士,行程计划,在有限的一上午时间内,玩完这四个景点,买套票不见得比跟团划算。不过对于自己去旅游,时间比较充裕,套票的优势就能出来。我看到有一种套票就包括了穿梭巴士费用,还有午餐等其他活动的优惠。

以单独景点而论,跟团不仅门票低,还可以享受优先进场,不用排队的好处。这在Marineland特别明显,我们的团票35元,当天的进场价格是税前40.95元,而且我们不用排队进场。

一般来说,我们旅行团安排的每一个项目的价钱都比单独去买便宜。但是也有一点例外,或许是我们理解不对。两次中餐自助餐,在餐厅自己的菜牌上的价格都低于我们团里收取的费用,即便考虑加上小费,税,仍然是自己去吃便宜1块钱左右。不过,可能的差别是饮料的价格是否另算,再有就是我们去的时间都是周末还有公众假期可能要贵一点(菜牌上并无显示)。这方面导游不愿意多说,我们也不好多问。

对我来言,在那么紧张的时间内,去吃自助餐实在不划算,何况自助餐也体验不到当地的特色,尤其是对多伦多这个美食天堂来说。旅行社能够给团友多一些选择,尤其是他们选定的餐厅周围要能有多一些选择,这才更好。

类别: 个人生活 |  评论(0) |  浏览(6712) |  收藏
2010年08月07日 12:02:47

尼亚加拉瀑布城一日游


8月6日星期五,晴,凉爽,这次多伦多三日游,其实前后两天各花半天时间在汽车上,真正玩得最彻底的还是在尼亚加拉瀑布城的一整天。
距离多伦多市区1个多小时的尼亚加拉瀑布城是一个货真价实的旅游城。整个城市似乎全是在为旅游服务。围绕着大瀑布,从高处看(Skylon塔),乘船看(雾中少女号),乘直升机看,从桥上看(彩虹桥),走到后面看(Journey behind the fall),走到水边看(white water walk),白天看,晚上看,3D电影看,4D环幕电影看(fury),瀑布城给游客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欣赏大瀑布美景的手段,每一样都要掏走你至少近20元钱。其实你也可以简单地走到瀑布近前那条大街,在那里已经足够你感受整个瀑布的雄伟。相比我在深圳世界之窗看到的那个假的大瀑布,这个真正的大瀑布比我想象中的似乎要小一点。不过沐浴在大瀑布带来的雨雾中,尤其是当雾中少女号接近大瀑布的边缘时那种瓢泼大雨的感觉,你不得不承认尼亚加拉大瀑布的壮观。导游说大瀑布分成三个部分,但是我看了几次只看到两个部分。回来从地图上才发现那个新娘面纱瀑布实际上和美国瀑布是几乎连在一起的。
从加拿大这边看美国那边,似乎这里要更加繁荣一些。这可能是因为加拿大这边可以正面看到大瀑布。在加拿大这边的瀑布城,随处可以看到花美元的人们。不过我试图找到几年前布法罗警察殴打一名中国来的天津游客的地方却很难找到。我还是不明白当初他们怎样从美国那边跑到加拿大来,似乎只有彩虹桥上才有可能。
除了看瀑布,尼亚加拉瀑布城还以著名的Marineland游乐场著名。我们的旅行团几乎在
这个游乐场停留了一下午。Marineland游乐场的电视广告在蒙特利尔隔三差五就能看到,最有名的就是那个Skyscreamer。几年前我在深圳欢乐谷做过那个,这次在这里重做,因为预先知道可能的感受,反倒紧张过上一次。不过在冲到最高点的时候再去看尼亚加拉瀑布,别有一番感觉。Marineland游乐场很大一部分是和动物有关的。这里有会游泳的狗熊,开放放养的梅花鹿,海豚表演,最好看的还要是那些白鲸。炎炎夏日,白鲸在训练师的指令下用水花把观众淋得满身湿透,引起尖叫声一片,那个场面热闹极了。也是在这个游乐场,让我对我们同一团里4个沙特来的一袭黑袍带头巾的女孩子印象深刻。在她们的黑袍之后有一颗和我们一样的心,他们其中一个告诉我,那个Skyscreamer她竟然坐了两次。而且我们没坐的过山车他们也去玩个够。
尼亚加拉瀑布城还以小拉斯维加斯著称。到过几次赌城的笔者认定这个小拉斯维加斯的称号绝不是浪得虚名。晚上在Clifton Hill路上走一走,除了街道窄一点,那种赌场林立,行人摩肩接踵,到处是游乐场的景象绝不下于拉斯维加斯。不同的可能仅是这里没有拉斯维加斯那些超豪华的购物中心和那些世界水平的演出。
因为旅行团安排的酒店比较远,笔者意外发现在这座瀑布城还有一座宏伟的佛教寺院万佛舍利塔庙。这座庙是南安省佛教中心,在一座7层塔中将佛教寺院需要的各种佛像聚在一起,别有特色。而且据说这里保存有珍贵的佛教文物,因此香火一直鼎盛。
最后说说这里的公交。从我们住的酒店到市区,本来有酒店提供的穿梭巴士,不过那一天想进城的人是在太多。一位同胞竟然和其他游客为抢上车发生了口角,我只好拉着太太一边步行一边寻求打的进城。这一走竟然就走了50分钟才走到Clifton Hill。沿途看到过去几辆People Mover的公车却都不停。回来的时候我们试图乘坐绿线公交,但是却被告知乘反了方向。最后还是打的,起步价3.5元,一共花了12元就回到了酒店,也算方便。
回来之后,用了很长时间上网查,终于发现尼亚加拉瀑布城的公交竟然有3种。第一种是市里提供的公交系统,票价2.35元 ,但是路线比较复杂。
http://www.niagarafalls.ca/city_hall/departments/transportation_services/transit/index.asp
第二种,瀑布城的穿梭巴士,分红线和绿线,票价3.5元, 全天票价6元,可以到许多旅游景点
http://www.infoniagara.com/transportation/falls_shuttle/falls_shuttle_services.aspx
第三种,尼亚加拉瀑布公园提供的旅游巴士People Mover,全天票价7.62元,沿河边行走。连接各个景点。
http://www.niagaraparks.com/plan/peoplemover-buses.html
还有一件事,我们的旅行团当天还安排了去人参农场和冰酒厂购物的活动。这两个地方都在瀑布城北边靠近安大略湖的Niagara on the lake镇(www.niagaraonthelake.com/),这里据说获得过加拿大最美的小镇的称号。在下面这个冰酒厂,老板娘给我们品尝他们生产的冰酒,果然味道不一般,那个红冰酒的味道尤其强烈。老板娘还教我们如何品尝葡萄酒,也算学到一点东西。
http://infoniagara.com/wineries/niagara_on_the_lake/Pillitteri_Estates.aspx

类别: 个人生活 |  评论(0) |  浏览(9934) |  收藏
2010年08月07日 05:31:36

京士顿千岛湖印象


8月6日星期五,多云,从蒙特利尔去多伦多旅游,第一站总是千岛湖。
这个千岛湖不是真正的湖,而是圣劳伦斯河一段类似湖的水域。这片群岛包括1865个岛屿(有1个是人工岛),分布在美加两国边界线两侧,总面积100平方公里。据导游说,要成为岛必须常年露在水面上,而且至少要有2棵树。不过维基百科上说只要有一棵树,面积大过1平方英尺就可以了。
千岛湖所在地是加拿大最小的的国家公园圣劳伦斯群岛国家公园所在地,也是联合国指定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地,更是导游口中的加拿大三大自然奇景之一(另外两个是大瀑布和落基山)。千岛湖的形成要追溯到冰河时期。千岛湖是世界上最宏伟的地理构成之一,是古代花岗石山脉的遗迹。
当地的旅游手册说,游千岛湖,可以享受这里的美景,参观历史遗迹(Gananoque的市政厅是加拿大首任总理John McDonald 1831年建立的),还可以打高尔夫,划皮划艇,野营,水下探宝(英法战争期间据说有不少沉船,还有至今找不到的宝藏,而这里水域生长的Zebra Mussel对于保持河水的清澈有着特别的贡献),观看丰富多彩的演出,更可以购物,享受美食等等。总之这里是一个忘却城市的吵杂,尽情享受宁静生活的好地方。对于旅行团来说,能做的只是乘坐游船进行一小时的水上观光。
从加拿大方面登船有Gananoque(印第安语中健康之地和河水流过岩石的地方)和Ivy Lea两个登船点,前者是参观这里的特殊动植物为主,后者主要是看一些经典的旅游景点,比如矗立在河边一块岩石上的圣劳伦斯雕像,连接美加的千岛湖大桥,著名的Boldt Castle,号称拥有全世界最迷你的跨国桥的Zavicon岛(其实这个岛离美加边界还有一点距离,看Google地图就知道)等。航行的一部分,比如到Boldt城堡那段实际上已经在美国水域,只要不上岸,就不用出示旅行证件。
这个游轮的资料可以看
http://www.ganboatline.com/and19968and23567and26178and36938and36650_IVY_LEA_-118743.html
游轮上还有中文解说,倒是很方便。船也很干净整洁。
如果只是波光粼粼,红墙绿瓦,看久了也会觉得平淡。千岛湖的好处还在于有许多名人,历史故事和这里联系起来,因此也就有了北美旅游景点难得的文化底蕴。千岛湖被美国人所熟悉就是1872年Ulysses S.Grant总统来访的效果。主持千岛湖大桥落成的是另外一位美国总统罗斯福。这座大桥的建设也是美国对抗经济危机的新经济政策的一部分。在游船上的解说里还说大文豪狄更斯也来过这里,并赞叹这里的美色。再比如最著名的心岛上的Boldt 城堡背后的爱情故事,还有商业故事(城堡的主人是纽约著名的Waldorf Astor酒店的主人,还是著名的千岛沙拉酱的始作俑者)。看这个页面可以知道不少关于这里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
http://www.ganboatline.com/1000_Islandsand21517and20154and27036_-118738.html
导游说千岛湖中小岛上那些形态各异的大小房子个个身价不菲,非一般人所能染指。船在水中走,可以看到有钱人乘各色游艇游玩。千岛湖是富人的度假天堂。这里的每一栋别墅都是属于一个大富翁。比如那个最短的国际桥的修建者就是GE的老板。不同于中国的景点总是和文化人联系在一起,千岛湖是要和有钱人联系在一起的。如何变得像他们一样有钱,大概是不少在这条游船上的游客们那时候脑子里回响的一个事情。
距离千岛湖不远的京士顿市的地理位置在多伦多,蒙特利尔,渥太华三地之间,到前者大约2个多小时车程,到蒙特利尔2小时车程,到渥太华就更近。京士顿也是著名的皇后大学所在地,这里还是加拿大皇家军事学院所在地。
京士顿是加拿大第一总理约翰·亚历山大·麦克唐纳(John A. Macdonald) 先生的家乡。这里有不少和他有关的历史遗址。
作为安大略最古老的城市,京士顿还曾经是加拿大的首都。这座城市以石灰石之城闻名,城里有许多灰石结构的19世纪风格的大小建筑。因有保存完好和不平常的19世纪防御工事,这里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之一。这里的主要景点有亨利要塞(每周三晚上举行历史表演)、圆形石造碉堡防御塔、船只遗骸、古典建筑、加拿大皇家陆军学院和威严的Kingston监狱等。京士顿也是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帆船比赛地点,这里号称世界淡水航行之都,是水上运动的理想去处。可惜的是我们的行程在京士顿仅限在一家名为熊猫的自助餐厅吃了一顿午餐。

类别: 个人生活 |  评论(0) |  浏览(5334) |  收藏
2010年08月06日 06:13:03

大多伦多地区的城镇地理初探

8月5日星期四,晴热,经常看多伦多的几份中文报纸,对香港人把那里的地名港译的方式很是不满。那样一来不仅多伦多看起来和香港差不多,而且也不知道英文原名是什么,因此也难以对大多伦多地区有个清晰的认识。
花了几乎一整天的时间在维基百科上搜索材料,终于对大多伦多地区的地理分布有了一点认识。
首先,整个安省分为50个行政区划,包括22个县(county),8个Regional Municipality, 11个single-tier municipality, 10个district,主要分布在北方。(数了几遍都是51个?)在这50个行政区划中,除了多伦多市之外,大多地区还包括皮尔区、约克区、杜林区和荷顿区四个地区自治体(regional municipalities)。
我们通常所说的多伦多市包括了旧多伦多市(City of Toronto),东约克市区(Borough of East York),怡陶碧谷市(City of Etobicoke),士嘉堡市(City of Scarborough),北约克市(City of North York),约克市(City of York),这六个地方是1998年一起并入多伦多市的,以前都曾做过独立市。
据说最早的唐人街在现在多伦多市政府一带。不过1960年代后,唐人街移出了市政府地区。现在华人在多伦多市聚集地区包括Spadinas和Dundas街交口的中区华埠,Gerrard街从Broadview街到Carlaw街一带的东区华埠,北部的北约克,东边的士嘉堡都是华人聚集的地方。 网上有资料说中区和东区华埠由于万锦太古广场一带的兴起已经衰落,而东区华埠更以脏乱闻名。维基百科上说东区华埠主要是越华和大陆新移民聚集的地方,那里也有标志唐人街的石牌坊。在东区华埠的再东边就是多伦多的印巴区。
士嘉堡原本是香港移民最初落脚的地方,不过近来已经是大陆移民居多,而香港移民开始向北约克,万锦转移了。这里的治安据说也不少特别好。 关于士嘉堡一定要提的一个地方是爱静阁(Agincourt),这个地方是华人密集区。从这里向北到Steeles街一带,据称是安省华人密度最高的地方,也是士嘉堡的唐人街。

在多伦多市的外围,从西到东依次是Haton区,Peel区,York区和 Durham区。Peel区的密西沙加Mississauga,也是华人聚集区(华人比例6.9%),Peel区另外还有Brampton市和Caledon镇。这个Peel的名字来源和蒙特利尔的Peel街一样都是来自19世纪一位英国首相的名字。

约克区包括了华人密集的万锦( Markham ),该镇华人比例高达34%,拥有以Steeles和Kennedy街交汇处的太古城为代表的新唐人街。该镇也是加拿大的高科技中心。前往万锦的太古城可以到Finch地铁站转53路或者到Kennedy地铁站转43路(53路和43路都是多伦多市属公交,不算郊区线路)。万锦的于人村(Unionville)在许多人眼里是一个有着18世纪古朴风格的理想居住地。该地的省议会议员现为华裔陈国治。
除了万锦,约克区的列治文山(Richmond Hill,华人比例24%)和旺市(Vaughan,华人比例4%)都是华人较多的地方。 该区另外拥有奥罗拉镇(Aurora),纽马克镇(Newmarket),也有翻译成新市镇,东贵林伯里镇(East Gwillimbury)
佐治拿镇(Georgina),王城镇(King City),怀特彻奇司托夫维尔镇(Whitchurch-Stouffville)。大多地区的荷顿(Halton)区包括了奥克维尔镇(Oakville),米尔敦镇(Milton),布灵顿市(Burlington),荷顿山镇(Halton Hills),该区位于大多地区的西部。而位于东部的杜林区(durham)拥有皮克灵市(Pickering),阿积士镇(Ajax),惠特比镇(Whitby),奥沙华市(Oshawa),额士桥乡(Uxbridge),布洛克乡(Brock),史乔各乡(Scugog),卡灵顿自治区(Clarington)。这里是从魁北克来的游客最早看到的大多城镇。

关于大多伦多地区的各主要华人聚居区的情况,可参考世界日报的系列报道
http://blog.jackjia.com/?cat=115
大多伦多地区的主要华人商场名单
http://sites.google.com/site/menudish/main/miscellaneous/chinese-malls


蒙特利尔岛像只蝴蝶,整个大多伦多地区的地图其实看起来也有点像只蝴蝶,只不过有点棱角分明。按面积说大多地区一共7124平方公里,人口560万,要大于大蒙特利尔地区的4259平方公里和381.4万人口。仅以多伦多市和蒙特利尔市对比,前者面积1749平方公里,人口250万,后者面积1677平方公里,人口160万。
除了以上大多伦多地区的各个城镇,广义上我们还将安省所谓金马蹄区的多个城镇一并算入多伦多地区。这包括最东边的金士顿,那里拥有皇后大学,西边的汉密尔顿(MacMaster大学),伦敦(西安大略大学),滑铁卢区(滑铁卢大学),尼亚加拉区(尼亚加拉大瀑布所在地)。从地理上这些地方已经不算多伦多地区,但在魁省人眼里,那里也都是多伦多了。

类别: 文化 |  评论(0) |  浏览(8673) |  收藏
2010年08月06日 05:03:47

在多伦多体验公共交通

8月5日星期四,晴,因为跟的是旅行团,其实没有机会搭乘公共交通。不过,最后一天,在CN塔那里给自己放了2个小时假,没有上塔而是去了中区唐人街。
这是我第二次到多伦多,前一次是转车去芝加哥,只停了半天。这一次跟着旅游团,前后在多伦多市区停留的时间也不超过半天。上一次我一直是在步行,这一次尝试搭公车,却依然没成。
从CN塔去中区华埠,笔者选择了打车。其实中区华埠所在的Spadina街就在CN塔的西边一点,但是因为时间紧笔者还是选择了打车。不到10分钟的车程花费了8.5元(起步价4.5元),连上小费笔者付给那位北非来的司机不到9元钱。在CN塔下,看到有红色的双层观光巴士通过,本来想搭那种车,可没来得及赶上。的士司机说那种车可以随时拦下,可并没有说价钱。回来之后才在网上查到多伦多的观光巴士有好多条线路,那种在市区内行走的Greyline观光巴士搭乘的价钱要35.71元一位(http://www.citysightseeingtoronto.com/lang/chinese/Toronto-DoubleDeckerTour.html)。
在中区华埠转了不到1个小时,笔者要赶去Casa Loma城堡。我们的导游对多伦多不算熟悉,她说唐人街离Casa Loma不远,就在Spadina街的北边。可是真正走起来才发现很远,问了几个人都说要坐车。这次笔者想乘那种有轨电车,可是510路的司机说不到Casa Loma。路边一个姑娘说Casa Loma并没有公车直达,我们只好再次打的,这次用了12元。
北美的公交,其实公共汽车是很难搭乘的,主要问题是陌生人没有办法看得懂车子的路线,停站。公交里最方便的还是地铁,多伦多也有地铁,只不过这次笔者经过的几个地方都没有地铁站。
回到家里再查多伦多公交公司的网站(http://www3.ttc.ca/index.jsp),对多伦多的公交有个初步了解。这里的公交车票每张3元,10张票25元,周票36元,月票121元,日票10元,大多伦多地区的周票52元。这一价格比蒙特利尔高不少。
多伦多的地铁(http://www3.ttc.ca/Subway/index.jsp)线路和蒙特利尔差不多,有4条线,2条长的(一条U型线沟通南北,一条直线沿Bloor街沟通东西),2条短的,其中一条还是基本上地上线路(Scarborough轻铁)。
另外要提的就是大多伦多乃至整个南安省地区的城际公交线路Go Transit,该公司主要提供通勤铁路和巴士服务,覆盖大多各区以及临近的Hamition,滑铁卢等地。
http://zh.wikipedia.org/zh-cn/GO%E9%81%8B%E8%BC%B8

类别: 文化 |  评论(0) |  浏览(7191) |  收藏
« 1 2» Pages: ( 1/2 tot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