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

2011 - 8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 2011 - 8 «»

存 档

日志文章列表

2011年08月30日 12:20:49

一顿魁北克式的晚餐

朋友邀请我去家里做客,并许诺给我一顿真正的魁北克式的晚餐。来魁北克这么多年,这好像还是第一次到真正的魁北克人家做客。此前也去过一些鬼佬朋友家吃饭,不过他们基本上和我一样也都是外国移民。[/font]
我可以轻易说出来中国各地饮食的差异,但要我立刻说出魁北克的饮食有什么特点,我真想不出。学法语的时候,接触过那著名的中国饼(Pate chinois),知道本地的特色肉汁土豆条Poutine 春天去枫糖屋尝过特色的猪肉皮,夏天在Brome湖边吃过那里的鸭肉,在Gaspesie找过龙虾,在蒙特利尔下过几次馆子,我还去参加过Monteregie地区组织的特色饮食推广活动,对他们的一些小吃印象深刻。即便如此,我对魁北克的饮食特色还是感觉一片茫然,我隐约觉得法裔魁北克人在饮食的多样性上和中国人有的一比。移民融入,适应本地的饮食可能是真正的挑战。
星期日那天虽然风大雨大,朋友一家7口人还是早早就全家聚齐等着我们光临。一进屋,寒暄过后,就端出两道小吃。第一道是四种披萨的混合。主人特意说,披萨是黎巴嫩风格的,不算魁北克食品,但这也是蒙特利尔多元文化的体现。第二道是许多本地Party上常见的那种用牙签串起的小吃。一半是一种白色的我开始以为是蘑菇的乳酪,一半是迷你的西红柿。我虽然一向是不吃乳酪的,但入乡随俗,主人做了,就要尝尝。这种名字发音类似“不客气你”的乳酪完全没有我想象中的奶味或者臭味,入口没有任何特别的味道,除了软绵绵的感觉。
这两道小吃只是近3个小时漫长晚餐的前奏。大约六点钟,主人招呼我们上桌。作为开胃菜,是象征入秋的煮玉米和西红柿配黄瓜。由于胃不好,我一向不怎么吃玉米。这一次到人家做客,我就掰了半只玉米尝一尝,还学着主人的样子,抹上黄油,撒上盐。结果,我还出了洋相,因为我不知道那个盐瓶子要旋转一下才能把盐倒出来。玉米的味道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不仅不硬,还软得很,甜得很。这让我想起中国许多麦当劳餐厅卖的那种玉米。另外一道西红柿配黄瓜就是简单把西红柿和黄瓜切片摆在一起,让我想起中国北方许多人爱吃的糖拌西红柿。
前菜过后就是主菜。主人端出的两道主菜一个是烤鸡腿和香肠,一个是烤土豆。说起来简单,其实香肠是用魁北克特色的枫糖烤出来,而土豆则有白和黄的两种,都是烤的外焦里嫩。我开始还以为黄的土豆是地瓜。和这两道主菜一起,主人提供了特别的烧烤酱供蘸着吃。我每样都拨了一点尝尝,我觉得那个枫糖烤出来的香肠很好吃,太太则觉得土豆好吃。与主菜一起端上来的那种切成片的法式长面包作为主食。还有当然是不能不提的乳酪。这一次的乳酪是Chedder,主人说这种Chedder曾经是二战时加拿大供给盟国的主要产品之一。我切了小小一块Chedder放到口里,令我很满意的是并没有异味。看来,今后我可以说,乳酪并不是我的最恨了。
主菜过后是沙拉,朋友笑着介绍说这是魁北克的大丰收。其实和中国的大丰收还是不一样,沙拉里面只有生菜和另外一种我叫不出名字的叶子菜。吃的时候要自己撒上意大利醋和橄榄油。据说橄榄油沸点很低,不适合炒菜,用来拌沙拉是最好不过。而意大利醋则是拌沙拉的最好搭配。沙拉过后又是甜点。主人端上了苹果派,草莓派还有糖派三种,另外两盒冰激凌。其中枫糖冰激凌据说是来自Canton de l”est的非常著名的产品,另外一盒是香草冰激凌。主人特别说可以就着冰激凌吃苹果派,这让我觉得很新鲜。本来不习惯吃太甜的食物的我特别切了一块草莓派,又拿了一小份枫糖冰激凌来尝尝,结果还真是与众不同的感觉。把冰凉的冰激凌抹在草莓派之上,放到口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好吃。
甜点还并不是最后一道,接下来还有咖啡或茶端上来。喝完茶,这整个的魁北克大餐才告结束,我们也才能发表致谢宣言。总结一下,第一,这顿魁北克晚餐看来是典型的魁北克式的家常菜。没有山珍海味,但是形式做足,分量也足,味道并不差。第二,西餐喜欢把调料和菜分开,不同于中餐把各种菜,调料全部混合到一起的做法,更适合于各取所需。第三,吃西餐要用的碗,碟,各种餐具种类很多。西方人发明洗碗机,大概也与此有关。
再次感谢朋友一家的盛情邀请。我终于知道魁北克人每天在家吃什么了,呵呵。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0) |  浏览(3399) |  收藏
2011年08月23日 10:35:36

从邮政工人到国会议员

821的下午,我骑车路过Chalevoix地铁站旁边的Center街,看到我们这个区新当选的新民主党籍的国会议员TyroneBenskin先生的选区办公室开张。他的身边围了七八位争着和他说话的本区选民。当天正好赶上Center街上很多店家进行街边促销,教堂前还有人专门搭了个儿童游乐区,不远处传来街头艺人的歌声。明媚的阳光下,一片和平安宁的景象。扎着小辫子的Benskin议员神情专注地听着向他反映问题的民众的叙话。我驻足路边看着这一切,我在想,如果这一切要是发生在中国大陆该有多好,那该是一个怎样的和谐社会呀。
我们这个选区在这次选举之前的国会议员一直是魁人政团的一个年轻小伙子。他的工程师背景曾经让我对他感起兴趣。那个时候每个星期我们都能收到从他的办公室发来的传单,印象中多是围绕本区的一些工程项目,或者解释魁人政团是如何代表魁北克人利益的。由于他已经连任多次,这次大选前我以为他肯定能再次当选。没有想到,竟然是黑皮肤的Benskin先生最后胜出。
选举前两天,我和房东太太聊天,说起即将到来的大选。房东太太似乎对这位Benskin先生印象很好。她用她特有的夸张语调说在工会工作的Benskin先生如何帮助她,而那位魁人政团的议员这些年什么都没有做。尽管如此,Benskin的当选还是有点出乎我的意料。这次选举也让我对于加拿大的政治多了一些新认识。
回到家中,我翻出Benskin刚邮寄过来的宣传单,找出他在国会的第一次发言全文。在这首次发言中,Benskin谈的最多的是刚刚结束的邮政工人罢工。他说:“过去21年,我一直是一名邮政工人。许多人可能不知道在最近的六年里我们一直是没有退休金保障的临时工身份。以我49000加元的年薪,我2024年退休后大概每月可以拿到1391元。这些钱到时候可能连套公寓也租不起。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为什么要接受会给我带来更多损失的集体用工协议?相比我们,加拿大邮政的老板Deepka Chopra的年薪可是65万加元。531,当我们开始罢工的时候,资方立刻采取措施报复我们,包括冻结我们的医疗保障。我的一个患了动脉硬化的堂兄为此连药也拿不到。他现在瘫痪了。”在发言中,Benskin指质问保守党政府是否会对那些没有投他们票的人负责。他质问政府既然提倡民主,为什么却剥夺他们民主协商的权利。政府既然要发展经济,为什么却对影响如此多民众购买力的事情无动于衷。他说,“有句话说人们应该关心自己种下什么样的种子,本届保守党政府种下的是不满,信任缺失,冷漠还有对工人权利的蔑视。”他警告说,蔑视工人的权益,换来的将是更大规模的工人运动。对于罢工带来的不便,他指出,加拿大人会忍受一时的不便,去捍卫众多加拿大人甚至不惜牺牲生命去捍卫的劳工权益。
说实话,在读到Benskin先生的这一发言之前,笔者对邮政工人的罢工是有想法的。和许多中国新移民一样,我可能会觉得这些工人的待遇已经很不错。罢工无非是因为贪婪的工会想为自己谋取更大的利益。可是在Benskin先生看来,贪婪的不是他们,而是政府和公司的高官们。他说,政府既然要降低成本,为什么不首先从那些高官降低退休金,放弃花红,减少工资开始。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人,工人和消费者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政府如果真的想帮助加拿大人,那么请从善待工人和消费者开始。我经常开玩笑说,加拿大是个社会主义国家。看看我们这位国会议员的发言,你会不会开始相信我说的话呢?
在发出这篇文章之前,获悉新民主党的党领,深受加拿大人爱戴的政治家Jack Layton先生去世。这篇文章也算对Layton先生的一份致敬吧。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0) |  浏览(2453) |  收藏
2011年08月15日 10:45:42

到Cinema du Parc看电影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st1\:*{behavior:url(#ieooui) }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普通表格;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0400;    mso-fareast-language:#0400;    mso-bidi-language:#0400;}Cinema du Parc举办中国电影节。我特意挑了一部非主流的小制作“走路上学”去看。这个云南怒江边上那些依靠溜索上学的孩子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
一个叫娃娃的男孩子和姐姐兰香还有妈妈,中风的奶奶一家生活在怒江边上。姐姐每天一定要在奔腾的怒江上溜索才能到江对面的学校。妈妈几年前溜索时差点失手,不敢再溜,也不允许娃娃去溜。娃娃想上学,只有等出门打工的爸爸回来带他溜索才有可能,可是爸爸总也不回来。除了姐姐和一只狗,娃娃没有别的玩伴。聪明又调皮的娃娃背着妈妈自己溜索过江偷偷去看姐姐上学,恰巧被从深圳新来支教的聂老师发现。聂老师为学校每一个孩子从深圳的朋友那里募集来一双新鞋并亲自送到每家每户。在兰香家里,聂老师无意间说漏了娃娃溜索的事情,结果娃娃妈妈大发雷霆。最后姐姐以把新鞋送给娃娃为条件让娃娃答应再也不溜索。和姐姐感情极深的娃娃不忍心姐姐没有新鞋穿,又把新鞋子还给姐姐。同样心疼弟弟的兰香放学后想给弟弟买一双新球鞋,但是却没有钱。看到这一场景的聂老师掏钱买下新鞋送给兰香。可就是因为这双新鞋,兰香溜索时为避免新鞋滑入江中,自己失手跌落怒江。得知噩耗的娃娃从此变得沉默寡言,连爸爸回来带他溜索也不肯。善良的聂老师亲自上门给娃娃讲课,看到娃娃用粉笔画的她和姐姐两人手拉手从桥上走路上学的场景。六个月后,政府终于在娃娃家门口也修了过江的便桥,娃娃走路上学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可是姐姐却再也回不来了。
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并没有太多的期待。很久以来,几乎没有哪一部当代中国的电影能让我真正感动。那些所谓的大片在我眼里多是东施效颦的劣作。“走路上学”这部电影感人至深的故事,清新自然的风格,让我重新看到了中国电影的希望。特别地,当我从网上查到这部电影的导演彭氏兄弟是自投资金进行拍摄,完全是为了理想进行拍摄,在没有任何院线愿意提供上映机会的情况下又是自掏资金到深圳各个中小学推广时,又让我感触良深。一部这么好的电影,一部获得国家电影大奖的电影,一部国际巨星成龙愿意无偿义演的电影,在偌大的中国,竟然找不到一个可以放映的电影院,这是多么令人遗憾,又多么令人感慨的一件事。中国很多人在追逐铜臭的路上是不是走得太远了?
讲到这里,我深深地感慨加拿大人相比是多么幸福,加拿大的电影人是多么地幸运。加拿大的政府为文化事业投入大量的经费补助,让艺术家可以专心创作。那些满怀理想的电影人不仅能得到政府的资助拍摄,还可以找到Cinema du Parc这样的专门的电影院放映他们的作品。我所知道的魁北克两部著名的有关中国的纪录片的“归途列车”和“沿江而上”的导演范立新和张侨勇的拍摄工作都是得到了加拿大政府的资助。在蒙特利尔,除了Cinema du Parc, At WaterAMC也是专门以放映艺术电影,国外电影等非主流电影为特色的。一个星期前笔者还在AMC看了李冰冰全智贤主演的“雪花秘扇”。另外一家类似的电影院是专门放法语艺术电影的Ex-centris
Cinema du Parc的现任老板,Roland Smith是魁北克一位著名的艺术商人。在1960-80年代,他曾经拥有加拿大第一批艺术电影院,包括Verdi,Outremont, L’autre Cinema以及Le Laurier等。以Outremont为例,从1971年到1987年,这家电影院每年放映500部以上主流院线不放映的电影。1992年,他还参与策划了延续至今的第一届蒙特利尔奇幻电影节(本届奇幻电影节7日刚刚在Concordia大学落幕)。在蒙特利尔的图书,唱片,电影DVD发行市场,他也都有广泛参与。2004年,Smith先生重返电影发行市场,组建了“我的一生”和“今日”等公司。20068月,他从另一位著名的艺术商人Daniel Langlois手里接过Cinema du Parc的经营权。从2001年到2006年,Langlois曾经在Cinema du Parc投入50万加元以上进行装修,1300多部艺术电影得以在这里公映,并成功吸引了一大批忠实观众。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0) |  浏览(2502)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