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

2012 - 12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     
«» 2012 - 12 «»

存 档

日志文章列表

2012年12月26日 12:36:58

学习经济学的一点体会(三)

网络名人任志强最近说:“当国资委刚一开始成立的时候我们就提出,国资委的根本任务应该是把所有的国有企业消灭掉,因为把国有企业消灭掉就变成了市场经济。”相信这样的观点一定很容易得到附和,因为所谓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西方经济学证明了的最有效率的。在这篇文章中,我想说明,西方经济学并不是一边倒支持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的。
从前面的文章可以看到,现在大学所教授的宏观经济学主要是凯恩斯以后的理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投资乘数这些都是凯恩斯的理论。货币需求理论等是芝加哥学派的货币经济学的内容。RBC模型及其他理性预期模型是1980年代以来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内容。那么凯恩斯以前的宏观经济学内容呢?
凯恩斯在他的经典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里指出他之前的宏观经济学主要是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利息和就业的分析,另一部分是货币和价格的分析。前者的代表Say定律认定供给创造需求。企业能生产多少,就能有多大的需求, 价格和利息率的自动调整会趋向于创造完全就业。后者以剑桥方程式和费雪方程式为代表,推论是货币供给量可以决定货币的购买力,其前提也是充分就业。1929年开始的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突然证明此前的经济学理论出了问题。凯恩斯理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这套理论认为经济中不存在生产和就业向完全就业方向发展的强大的自动机制, 生产和就业的水平决定于总需求的水平。总需求不一定等于总供给,而是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生产,就业和通胀。政府通过减息和公共投资能够拉动经济发展。一直到1960年代,凯恩斯的经济学理论大获全胜,成了西方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共同指导。从1930年代到1960年代,也是苏联公有制经济高速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功的时期。很自然,西方经济学家需要从经济理论中找到资本主义继续存在的理由,需要找到应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办法。凯恩斯的经济理论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等到了1970年代,在凯恩斯经济政策指导下,西方各国相继陷入通胀和失业同时增长的滞涨。政府投资没有带来预计中的经济成长却带来通货膨胀,凯恩斯理论陷入了困境。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理论因此成了西方资本主义又一救星。他因此获得了197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弗里德曼的理论主要是认为货币供给短期内对经济产出有主要影响,长期内会影响物价水平。政府通过央行的主要货币政策就是控制货币供应的增长量。在他的著作“美国货币历史1867-1960”一书中弗里德曼写道“通货膨胀是一种无时无刻不在的货币现象。”他认为通胀主要是央行发多了钱,因此只要控制住央行发钞就可以抑制通胀。他甚至给出了一个货币供给的固定公式,从而不再需要央行的存在。从根本上说,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理论基础之一也是建立在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上。只不过凯恩斯偏重了货币价值的稳定,弗里德曼聚焦的是价格的稳定。对于1929年经济危机,弗里德曼的理论也有自己的解释。他认为不是政府投资缺乏带来危机,而是货币供应收缩太厉害带来的问题。货币主义经济学学者不同于凯恩斯学者的一个根本是他们认为只要没有货币供应的大波动,市场机制是内在均衡的。可想而知,这种从根本上肯定资本主义经济又能很好解释历史和当前经济现象的经济理论会大受欢迎。特别是英国撒切尔政府和美国的里根政府的货币主义经济学实践又大获成功之后。但是,货币主义理论并非没有问题。随着19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经济现象无法用货币主义理论解释,对这一理论的批评也越来越多。从我们学习的内容就可以知道,货币主义理论只是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一个部分。西方各国政府在碰到问题时也不会单纯使用货币政策,正如同哈珀政府在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的举措。
与弗里德曼同时代,还有一位非常著名的政治经济学家,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人物哈耶克。他是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由于他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强烈批判,成了苏东垮台后最受欢迎的政治经济学者之一。中国如今言不离市场经济的人们大多也都是哈耶克的拥趸。哈耶克获得诺贝尔奖是凭借他对经济危机周期理论的贡献。他认为经济危机是央行在信用扩张过程中刻意压低利率导致资本错误分配造成的。今天宏观经济学理论里经济周期理论的主流是基于理性预期的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哈耶克的理论已经成了批评的对象,并没有进入所谓的主流经济学中。
弗里德曼的芝加哥学派和哈耶克的奥地利学派均属于宏观经济学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学派。以1995年诺奖得主卢卡斯,2011年得主萨金特和诺奖潜在得主罗伯特巴罗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也称为新兴古典经济学学派,他们的学说是高级宏观经济学的重点。这些学者认为个体在理性预期的基础上追求效益最大化,在特定时段,经济可以通过价格和工资的调整达到完全就业或潜在产出下的均衡。建立在理性预期基础上的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强调导致经济波动的原因是外在的真实经济变量,因此该学派主张市场经济能自动解决失业、不景气等问题,而政府主导的稳定政策没有任何效果。并非所有的主流经济学家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凯恩斯之后也有新凯恩斯经济学派和更晚的新兴凯恩斯学派。前者以70年诺奖得主萨缪尔森,72年得主希克斯,81年得主托宾,85年得主莫迪里安尼为代表,他们的理论都反映在中高级的宏观经济学教材中。后者以约翰罗莫,约翰泰勒(泰勒定律的提出者),斯坦利费雪,格里高利曼昆等为代表。同新兴古典学派一样,他们同样强调理性预期和微观基础,不过引入了市场的不对称和价格,工资的粘性,称之为市场的失败。这派学者的结论是政府的投资政策和央行的货币政策可以导致比放任自流的市场经济更有效的宏观经济。除了以上的新凯恩斯学者,还有以琼罗宾逊为代表的后凯恩斯学者,他们被认为更加接近凯恩斯的本来思想。部分后凯恩斯学者如海曼闵斯基更加强调政府的再分配政策对经济的作用。
纵观经济学的历史,每一种主要宏观经济理论的出现,都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每一次之前的宏观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当前的现实时,就会有经济学家出来对经济学理论更新,使之重新可以进行解释。西方的经济学者不会像马克思主义学者一样从根本上否定资本主义,所有的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都是在致力于让资本主义发展更加完善。2008年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又一次遇到了问题,经济学理论很可能又要更新了。

类别: 经济生活 |  评论(0) |  浏览(4261) |  收藏
2012年12月19日 13:29:49

学习经济学的一点体会(二)

宏观经济学大概是经济学各个领域和人们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的一个分支。人们每天看报纸,看电视,总要接触大量的宏观经济学词汇,比如GDP, CPI,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等等。在我初学宏观经济学的时候,发现这门课虽然趣味盎然,但是相比微观课程来说,要背要记的东西更多,比较费解的地方也多,很多时候不仅要计算还要分析,想真正学好更难。
我们学习的初级宏观经济学教材从GDP的定义和测量讲起,然后从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模型引出经济周期,描述失业率和经济产出的Okun定律,进而解释投资的乘数概念,并以此解释政府调控经济的财务政策。第二部分围绕货币,银行展开。首先解释货币的功能,商业银行和央行的运作,进而引出货币供给和货币乘数的概念。接下来引入金融市场,解释利率和货币需求的关系并给出政府支出增加会带来投资下降的挤出效应。下一步再引入汇率。就此我们有了从名义利率变化导致经济产出变化的引导机制,这也是接下来的货币政策的基础。首先是将利率变化和通胀变化,经济产出变化联系起来的泰勒定律。然后是央行的各种常用调控手段比如隔夜利率的调整,公开市场的买卖等。有了对财务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解释就可以对政府的各项经济政策做出解释。比如我在上课时,正赶上哈珀政府推出增加政府支出的经济挽救计划和美国的QE3,老师经常拿复印的报纸文章对照课堂上正在讲解的内容。宏观经济学还有很重要的两个分支,国际贸易学和发展经济学。前者讲解固定汇率制和活动汇率制的区别及对应的经济政策, 初级课程简要介绍了Mundell-Fleming模型。老师讲这部分内容时经常说到中国政府操纵汇率,曾经引起我很不满。至于发展经济学,以后的文章我会细谈。
中级的宏观经济学课程在初级基础上进一步将内容深化,细化,并大量采用了微观经济学中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生产函数,索洛余值,帕累托最优等概念。我们用的斯蒂芬威廉森的中级宏观经济学教材的重点是经济周期理论。我们用两个学期学完这本书的大部分。第一个学期重点是封闭经济的一时期模型和二时期模型。封闭的一时期模型的三个参与者是典型消费者,典型企业和政府。这个模型可以说明,完全的市场经济可以导致最佳的效率。利用这个模型,也可以很好解释二战后科技进步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长期影响,还可以解释所得税收入和税率之间的拉弗曲线。二时期模型引入储蓄和投资。消费者需要在当期和未来的消费之间取舍。这里引出宏观经济学重要的李嘉图等价定理,也就是说在一定假设下,无论政府什么时候收税,对消费者没有影响。在以前的文章中,我曾经引用过这条定理批评哈珀政府的税收政策。不过现在看起来,李嘉图等价定理在现实中很难实现,这只不过是个理想情况。引入投资之后,跨期的封闭经济模型包括了劳动力市场和当前商品市场两个均衡,可以用这个模型分析政府投入,技术变化,天灾人祸等各种情况变化对经济周期的影响。第二个学期进一步引入货币市场,并介绍几个重要的理性预期理论下的经济周期模型,包括真实经济周期模型,分割市场模型,凯恩斯协调失效模型。在此基础上介绍基于黏性工资和价格的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第一个重要的概念是解释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之间的费雪关系式。第二个是所谓的货币中性(仅对长期),既货币供给水平的变化只造成价格成比例变化,不带来实际经济量的变化。第三,在跨期模型之下,泰勒定理存在无效性。我们在讲授这些模型的时候由于教材避免使用数学公式,力图通过图解的方式进行解释,虽然直观,但是也并不容易理解,因此学得吃力,忘得也很快。在货币市场之外,开放经济的跨时期模型进一步引入汇率市场,让模型更加完善。除了经济周期模型,威廉森这本教材还介绍了解释银行为什么会发生挤兑的戴蒙得-迪布维格银行模型,失业的搜寻模型,效率工资模型,弗里德曼卢卡斯意外模型和描述总体经济和通货膨胀正向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等内容。这些内容都是教得简单,学得糊涂,忘得飞快。
本科阶段的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前半段围绕经济发展理论,费雪的跨期消费模型,资产定价模型。后半段讲授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就业匹配模型还有有关银行风险的CSV模型。不同于中级课程,这门课的讲授已经全部是数学公式。老师也不太注意解释理论和现实的联系。等到了研究生的宏观课,就完全和现实没有对照。那个时候我经常觉得学到的东西还没有初级中级课程的内容多。研究生宏观教材就叫真实经济周期RBC理论的入门,可见其重点。我们的任课老师有着学生杀手之称,不苟言笑,从头到尾抄公式,上得真正很辛苦。现在回想这门课,似乎什么都还给老师了,除了Octave软件的使用还有求解动态规划问题的贝曼方程,对数线性方法还有点印象。重翻那时的笔记,这门课主要讲授内容一是经济增长理论,二是RBC模型及动态规划求解方法,三是新凯恩斯的黏性价格模型。这些理论是最近一二十年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重点,要解决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根源问题,已经远离普通人的兴趣。不过,从这些理论的发生,发展,还是可以看出不少有意思的事情。下一次,我来尝试缕出上面这些学到的内容的时间脉络,看看西方一流的学者们究竟如何为资本主义辩护的。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0) |  浏览(3125) |  收藏
2012年12月12日 06:50:28

学习经济学的一点体会(一)

从2010年9月入学学习经济学,到现在差不多两年多的时间。现在我的硕士毕业论文即将完成,有点时间来反思一下这两年我都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想学没有学到,写下来和对经济学有兴趣的读者商讨。
我在中国时的专业是电子工程,很多人因此问我为什么选择学习经济学。其实这不是一个很好回答的问题。从小到大,我对社会科学的兴趣至少和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一样大。高中时文理分科,我不想放弃继续学习物理化学的机会选择了理科。然后我在成为工程师的道路上一走走了十多年。可是在工作中我发现,我想做的科研现实生活中限于各种条件没有实现的机会,我被迫要做我并不擅长也并没有真正学过的电子线路设计。接下来我公司的老板发现了我的文科特长,调我去做市场,去做技术支持,这条路又走了十多年。做市场工作给我的收获是,我发现其实没有多少老板真正懂得市场和销售的区别。相比创造真金白银收入的销售,即便所谓名校MBA毕业的人也不那么看重要花钱,有时候还是大把花钱的市场工作。于是我的兴趣又转向,到底是什么能促进一个企业,甚至一个行业真正的进步?我首先想到的是政府的政策,因为这么多年来的工作经常要和政府部门打交道,深知国家的每一项政策都对我们企业,我们行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可是,另一方面,在报纸上,网上又经常可以读到,所谓的市场经济应该是尽量没有政府干预的经济。西方发达经济体的实践充分验证了自由市场经济的成功。不得不说,这触动了我强烈的探索的欲望。我想知道政府到底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抱着这样的想法我在国内曾经去北邮试过考电信经济学方向的博士,可是偏偏在电信经济学这一科没有通过。从那个时候起,我开玩笑和自己说,有朝一日,我要重写电信经济学的教材,这也是后来我学经济学的第一个直接原因。来到加拿大之后,亲身观察加拿大的资本主义经济如何运作。这时候中国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我很想知道加拿大或者西方社会的哪些经验值得中国借鉴,又有哪些教训值得中国吸取。于是我的探索可以上到一个更高的程度,政治经济学的程度。有时候遇到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我会回答,我想探索社会主义的前途。这是玩笑话,也是真心话。经济从来和政治是分不开的,中国在走社会主义,魁北克社会也是在走另外一种形式的社会主义。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不应该也不会成为人类社会的终极形式。我想研究的就是从小到大自始至终的问题,理想社会到底应该如何实现?以我的工科背景,直接学习政治学还有点困难,需要很好数学背景的经济学就是我最好的选择,虽说这可不是一个好找工作的方向。回国的时候曾经有朋友说读我的文章看得出我的心很沉得下来。我要说这是移民带给我的收获之一。感谢魁北克给我提供了衣食无忧又可以继续学习的环境,让我得以去研究大多数人认为很虚的问题。
由于完全零基础学习经济学,我选择了从本科开始念起。虽说一入学就有老师说我浪费时间,可我现在看并不吃亏。除了本科阶段成绩比较高有利于自信心的取得,从更多的基础学习也有利于开拓我学习经济学的思路。言归正传,说说我这两年到底学了些什么。首先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本科的初级,中级,高级加上研究生的第一级全部学了一遍。在经济学的专门方向上,首先是经济数学,计量经济学,然后是发展经济学,金融经济学,产业组织学,还去试了试博弈论,行为经济学,地理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之类的。在我们系所开设的课程中,我完全没有接触的就只有劳动经济学一个方向。有一次我去查维基百科的诺贝尔经济学得主的条目,感觉上这些大经济学家获奖的内容有一多半我已经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接触到了。
中国人有出世和入世的说法。我自己评价自己,成为不了一个好工程师的原因是我自己太入世,安不下心来做科研。同样,在两年多的经济学学习中,我也感到同样的问题。有时候看到讲课的内容远离现实,或者研究的问题过于理论化,都难以调动起我的兴趣,甚至一度让我感到经济学研究也不过如此的想法。好在经济学从来就不是一个出世的学问,虽然现在不少经济学者想把它变成物理学那样的出世的学问,但从根本上来说经济学研究是离不开时代的环境,离不开政治的配合。现任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的向松祚最近在一篇文章里写道,“几乎所有经济学原理之成立,皆需给定人的主观态度、心理预期和价值取向。”我认为这段话应该写到所有大学经济学教材的扉页。这也是我两年多经济学学习最大的体会。所有的教材,所有的老师,都在把经济学当成物理学来讲,却没有告诉我们,课本上,论文里这些理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是适用的,前提和假设是什么?(大学阶段的物理学会讲模型的适用范围)上中级宏观的时候,我曾经问老师,为什么不把课本上左一个又一个的理论模型的背景介绍出来,为什么不告诉我们这些理论到底属于古典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新凯恩斯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还是什么?老师点头却没有说什么。
从那个时候起我就有一个念头,有时间的时候把我学过的经济学知识梳理一遍。这个系列文章也正是为了这个目标。敬请关注。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0) |  浏览(2977) |  收藏
2012年12月05日 04:45:26

卢蒙巴的非洲  今日的民主刚果

环球邮报最近有文章报道发生在民主刚果最新的叛乱。一个叫M23的叛军组织最近占领了民主刚果东北北基伍省的首府Goma,不久之后又主动撤出。环球邮报的文章说,就在叛军占领的当天,六辆满载“冲突矿石”的卡车从Goma开往临近的卢旺达。所谓“冲突矿石”指的是当地特产的有色金属矿石,在高科技工业里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比如当地盛产的钶钽铁矿石提炼的材料就是手机和手提电脑硅片上的重要材料。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当地战乱一直不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各方都要争夺这些重要的矿产资源。环邮这篇文章说得也是这个事情。文章说卢旺达政府正是M23组织的后台。那些矿石都是通过卢旺达再进入国际矿石市场。
为了了解发生在民主刚果的这场战事,笔者上网去找相关的资料,意外地有了不少的收获。收获之一,民主刚果实在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不说引发战乱的铜,钴,金,钶钽铁矿石还有钻石资源,在这个国家下刚果省境内的印加(Inga)水电站,其理论发电能力是三峡水电站的两倍还要多。民主刚果拥有水量全球第二的刚果河。这条大河奔腾辗转1700多公里后,在距大西洋近在咫尺的地方陡然收紧,集中了整条河的精华,造就了世界第一的印加水电站,理论发电能力达4400万千瓦。如发电能力得到充分利用,印加水电站所发的电可以满足整个非洲乃至欧洲南部和亚洲西部国家的用电需求。但目前印加水电站实际发电能力仅为170万千瓦,而且输出线路非常落后。收获之二,民主刚果是反殖年代的非洲英雄卢蒙巴的祖国。帕特里斯•卢蒙巴(1925年7月2日-1961年1月17日),民主刚果的缔造者之一。1960年6月23日,他当选为独立后的民主刚果首任总理。可是就在独立之初,遭遇原宗主国比利时支持下的南方省份叛乱。处在美苏争霸格局之下的1960年代,手里没有掌握独立可靠的军队,缺乏经验的卢蒙巴叠遭政变,背叛,最后被叛军抓住处死。他的学生,当时的总参谋长,后来长期统治扎伊尔(今天的民主刚果)的蒙博托就是背叛他的人之一。卢蒙巴遇害之后,中国政府曾在北京举行了数十万人的游行抗议他的遇害,并断绝与刚果(金)的外交关系。1961年2月位于苏联莫斯科的人民友谊大学被正式更名为卢蒙巴人民友谊大学。1961年3月,第三届全非人民大会宣布卢蒙巴为非洲英雄。
如今距离卢蒙巴被害已经六十多年过去了,但是这个拥有充足自然资源的非洲第三大国仍然是世界最穷的国家之一。她的人民至今还在饱受战火涂炭,她的资源被邻国瓜分。这是为什么?环球邮报的文章最后描述民主刚果国内贪腐的严重。文章说,在这个国家,每一场战争都被看成一场生意。一次战斗之后总是会有军官又买新房。事实上,从事矿石走私的,不仅是叛乱分子,还有很多就是这个国家自己的官员,军官。
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官员贪污成风,人民流离失所,对于第三世界国家来说,这样的情况其实很难避免。结党营私的政客,自私自利的军阀,里通外国的买办,哪个国家也少不了。中国近代史上也曾经长时间处在这样的局面下。幸运的是,中国人民在自己的伟大领袖的领导下,凭借一大批仁人志士的舍己为公,终于抓住了历史的机遇,走出了那样的困境。而对民主刚果这样的非洲国家来说,他们还要经历更多的困难。
卢蒙巴时代的民主刚果曾经酝酿和恩克鲁玛的加纳成立统一的联合国家。那个年代的人们,从不缺乏创造新时代的激情,可惜历史没有给他们更好的机会。随着中国的崛起,黑非洲人民也会迎来新的机会。
多年以前,一位想竞选魁省议员的女士告诉我,“你们中国人在非洲真得做得很出色,祝贺你们。”这位女士曾经在非洲从事扶贫工作十多年,她用亲身的体验看到了中国崛起给非洲带来的机会。也是因为查找民主刚果的资料,笔者访问了中国驻民主刚果使馆的网站和加拿大驻民主刚果使馆网站。中国使馆的网站满是中国对民主刚果的经贸合作介绍,前面的印加水电站资料也是在那里看到。中国为民主刚果首都金沙萨修建了新的医院,邮电中心,为民主刚果修建新的公路,中国还在这个国家派有维和部队,中国的商人开始越来越多出现在民主刚果。记得还在上次民主刚果内战之际,笔者一个同学本来要被派到民主刚果负责当地的电信合作,可是因为战乱终止了,现在战乱稍一平息,中国的电信厂商又来到了这个国家。相比中国使馆网站,加拿大政府的使馆网站简单得多,除了提醒公民不要前往这个国家,就是一些签证信息,在经贸合作领域都是空空的。实际上,加拿大在民主刚果和刚果两个国家是共用一个使馆。
民主刚果,对于加拿大这样的西方国家来说,是差不多被遗忘的角落,除了那里的矿石。而对中国来说,是片充满希望的市场,尽管还满布风险。中国作为一个崛起的大国,在非洲大陆上体现得特别清楚。

类别: 历史 |  评论(0) |  浏览(3148)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