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

2024 - 4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 2024 - 4 «»

存 档

日志文章列表

2009年12月26日 22:25:55

北汽收购SAAB在加拿大的反映

12月26日,21日星期一La press报的报道,通用停产SAAB产品线,并向北京汽车工业公司出售部分SAAB汽车的核心技术和生产线。加拿大的SAAB经销商们正在热切期待同北汽合作,继续在加拿大销售SAAB汽车。
La Press的报道说,这些经销商本来是专门销售SAAB车的,少了这一块业务他们会受很大影响。现在他们已经联合起来同北汽谈判,并已经获得了积极的成果。他们期待半年后就能重新销售中国制造的SAAB汽车,而且他们说中国制造的汽车很快就会行销世界,这只不过是个开始。北汽生产的SAAB车一定会有更多的中国特色,这对他们也是好事。
加拿大SAAB车主联合会也对北汽的收购表示了欢迎。他们说SAAB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小汽车,他们很高兴看到这个品牌持续下去。据称SAAB一年可以在加拿大销售6000多辆。今年受了一些影响,但是成绩还算不错。
下一次要买车,如果有钱,我会考虑购买中国制造的SAAB汽车。

类别: 经济生活 |  评论(0) |  浏览(3796) |  收藏
2009年12月26日 22:15:26

服务器出了故障

12月26日,从中国时间24日中午12点左右到26日凌晨1点多,我们的网站服务中断了37个小时。这段时间我一直很担心。我们的技术人员Frank也一直在努力恢复网站的运作。
发生故障之后,Frank告诉我大概是两块硬盘中一块出了问题,导致无法访问网站,他要紧急赶到机房去检查。那个时候我的时间已经是深夜,我只有期待第二天一早能看到网站恢复正常。可是我的这个希望落了空,一下子又找不到Frank。后来幸运在Skype上他回复我说由于硬盘需要做数据恢复,还要等一天时间。于是我又耐心等了一天时间,可是我的时间25日一早起来看到网站仍然没有恢复,我真的很着急。我担心最近国内的网站监管风暴影响到我们这里,担心我们的机房出了问题,担心有其他什么原因。Skype上找不到Frank, 我只有发飞信找Apple, 好在他们终于回复我,告诉要到12点多才可以,Frank已经在机房安装。等到12点,网站恢复了10分钟,可是转眼间又不行了。再去联系Apple, 手机已经关机,我本来以为又要等一天,Frank却在一个小时后联系了我,原来他有一个设置还没有最后完成,网站很快恢复了正常,谢天谢地,还要谢谢Frank的努力。
自从从万网搬出来后,我们采用了自己的服务器,出故障的情况少了很多。这次停机大概是最长的一次。归根到底问题出在硬盘的质量上。虽然说这种问题难以避免,可是我们做网站服务的就应该尽量避免。Frank已经说要拿出一个提高网站安全的方案,希望我们经历这一次能够让我们的网站服务更加可靠。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0) |  浏览(4518) |  收藏
2009年12月26日 22:03:24

我的2009圣诞

12月26日,晴,今天是圣诞之后的boxing日,也就是各大商场都会降价的日子,尚未决定去哪里看看人们疯狂抢购的气氛。去年的这一天我们在Angrinion那家Futurshop,临近下班的时候才有机会进去看看,但是一进大门,那种中国火车站暑期才会有的浓浓的人汗的气味就把我们赶了出去。今年还不知如何,经济危机会影响到Boxding day吗,看来不会。
本来没有什么心思过圣诞,但是入乡随俗,毕竟是节日,我们家也摆放了太太同学一家送来的圣诞花,除此之外我们没有做什么布置。平安夜那天,赶去太太另外一个同学家吃饭。本来想送一箱啤酒,可是下班晚了,到处商店都关门,只有跑到杂货店去买贵得多的小包装的酒。那天来的都是他们MBA的同学和家属。来自哈尔滨的太太同学为人很热情,在国外多年加上哈尔滨人天生的会做西餐,他们捧出来的菜肴全部都是西餐风格,他们极力推荐的那道烤羊排据说是用世界最好的新西兰羊做出来的。餐桌上唯一中国风味的就是那瓶五粮液白酒了。太太的同学MBA毕业后还在准备考另外一个证书,平常还有空做点机场接送服务,赚点外快。他的太太是美国硕士,现在做电脑工作,看起来很开心。他们一对儿女也很让人羡慕。
平安夜的晚上开车路过woodland那条街,街边的房子彩灯排成了一排,看起来很好看。我们家旁边也有人提前10多天就点灯,播放圣诞歌。
昨天早晨起来首先关心的是我们的网站有没有恢复。好在Frank努力到凌晨终于一切正常,让我可以放心出门。街上很冷清,到处都关了门。我们想起看电影,走了几家才找到开门的。看的是那部现在北美排名第一的Avata,动画做得的确很好看,故事也很精彩,很有点荡气回肠,推荐大家都去电影院去看,特别要看3D的。
看完电影去了以前住在北边的一户广西人的邻居家。邻居夫妇还邀请了他们一对老乡夫妇。和上次去他们家一样,他们煮的还是火锅,广西人特别的风味。那道梅菜扣肉就做得很好吃。我们搬家的时候邻居夫妇才生了小儿子,如今这小子已经可以满地跑了。我花费了一个晚上的功夫才可以抱一抱这个小宝贝,开始的时候他总是拒绝生人抱他。邻居的大儿子2年前就很淘气,这次淘气的轮到了小的。朋友无奈地说,有了孩子,就要准备这些。
西方人的圣诞,和我们的春节一样,是合家团圆,享受家庭温情的时刻。远在异国他乡,我们自己的同胞能欢聚在一起,其实也是我们这些移民特色的圣诞。


类别: 个人生活 |  评论(0) |  浏览(5818) |  收藏
2009年12月21日 12:00:33

没有去接种甲流疫苗

12月20日星期日,上周五是魁省大规模接种甲流疫苗的最后一天。我和太太都没有去接种。好在接下来的十天内在我们家门前的社区医疗中心还可以预约接种。
魁省接种疫苗是免费的,只要你到指定的地点去就可以了。政府投入了很多广告来宣传接种是安全的,有好处的。周五的报纸还说全世界这次已经有近万人死于甲流,省卫生部长呼吁大家都去打疫苗。还有电话打到家里来呼吁我们去接种。不过尽管如此,报纸上说这一次全国还是剩下了近千万支疫苗没有使用。
之所以没有去接种,主要是太太不太愿意去,我也就懒得去。而且更加关键的是对甲流感到不是太可怕,加上甲流疫苗出现过一些意外。几个月前美国一位健康女子接种了甲流疫苗后得了智能倒退行走的怪病。而在身边,邻居打了这个疫苗后恶心难受了两天才好。有这些例子在哪里,也就迟迟下不了去接种的决心。重要拖到最后。

类别: 个人生活 |  评论(0) |  浏览(4381) |  收藏
2009年12月21日 11:47:53

在海外贸易商的角度看中国的供应商(一)

12月20日星期日,晴,最近这段时间因为在一家蒙特利尔的电子产品进口商那里实习,有机会得以亲身观察中国产品如何进入加拿大市场的全貌,也从中学到不少新东西。每天接触这些东西,心里头有一些感想,以后围绕这个主题我还会继续写一点东西出来。

选择中国的供应商的价格杠杆
上头吩咐我就几个产品去国内找供应商,结果我找了一圈没有什么实际的进展。主要问题是价钱谈不下来,我们给出的目标价格人家无法做到,我们又不肯让步,加上上面并非很着急,就不了了之。有些国内的供应商和我说他们的产品如何品质好,工厂如何有规模,但是在价格杠杆面前,这些都毫无意义。现在,我们就是到阿里巴巴,环球资源这些上去找供应商,然后发信联系,报价,价格不合适就根本没有下面的机会,至于质量,服务,管理,完全都是价格谈好之后以后的事情,更加不会考虑品牌的问题,因为品牌完全是我们自己的。站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国内外贸企业的销售起始并非完全的销售,他们更多像销售的服务,大部分时候主动找客户这一层他们并不会做,就是做了(发邮件,我们看都不看就会删掉)也不见得有什么效果,可能展览还是会有一些成效,会见到一些外商。

以貌取人的产品挑选
前几天参加了一个和销售人员,老板一起决定明年新引进的产品的会议。半天的会议讨论了几十个产品,最后决定了近20个产品。印象颇深的一些在我看起来很精巧的东西老板看都不看就扔进垃圾堆,还有就是一些典型中国人的设计也完全吸引不了老板的兴趣。他看中的是这边市场上已经有的一些产品能不能找到供应商,有没有一些新的款式可以吸引客户。产品外观看起来不能太cheap, 包装上要精美,还要能降低运输成本,适合展示。在这个层面他完全不关心质量,也不是太关心价钱。看到那些被扔进垃圾堆的样品,我真想对那些中国供应商说,邮寄样品给外商的时候真得要谨慎一点。

多一分责任,少一分麻烦
我的工作一个主要部分是跟踪那些订单的落实。看到这么多订单的执行情况,少有能够很顺利的。许多在执行过程中都有问题。很多问题其实都不复杂,无非就是国内方面对我们的要求不能完全落实,或者因为疏忽,或者因为不理解。再加上要运输样品到加拿大,还有时差的问题,许多本来很简单的问题一处理就是几天,甚至几周。很多时候如果当事人多一份责任心,效率完全可以大大提高。这大概也是外贸的一大特点。外国人和中国人做外贸,这个问题尤其大。

类别: 经济生活 |  评论(0) |  浏览(7132) |  收藏
2009年12月21日 11:20:04

蒙特利尔地铁拒绝株洲电力机车厂的竞标要求

12月20日,晴。上周四La Press报登出的一则新闻引起了我的兴趣。湖南株洲电力机车车辆厂试图从庞巴迪和法国阿尔斯通的嘴边抢走蒙特利尔地铁(STM)列车的订单合同。结果虽然没有成功,但是能有这样的勇气,特别是这家国营工厂能够巧妙地利用到魁北克政府的力量,非常值得佩服。
La Press报的标题是STM向中国人说不。文章一开始就引述STM代表律师的话指责株洲方面没有诚意获得这一订单,也不符合竞标的实际要求。因此STM方面拒绝了株洲方面的竞标请求。
株洲电力机车厂的代表律师则指责STM的声明没有道理。他们说他们已经反复向STM方面提出过申请,而且他们的价格优势将会很明显。再有就是他们指责STM方面没有落实魁省政府要求他们必须进行公开国际招标的要求。他们希望STM能够给他们机会公平参加竞标。
株洲电力机车厂这次能到庞巴迪的老家来抢单,的确令人佩服。实际上,STM的这笔几亿加元的合同最早已经宣布给了庞巴迪。后来另外一家车厢大厂法国阿尔斯通指责STM招标过程不透明,魁省政府因此要求STM重新招标,但是附设了竞标方必须在魁省拥有生产线的要求。这最后一点倒的确株洲方面很难满足。
对于被STM的拒绝,株洲方面的代表律师已经表态会寻求一些政客的力量对政府施压,争取获得这一合同。

类别: 经济生活 |  评论(0) |  浏览(4127) |  收藏
2009年12月21日 09:07:12

用男性笔名的魁北克博客女作者

12月20日星期日,晴,昨天晚上家里请客,多喝了点酒,弄得到现在还有点头疼,什么都不想做。
今天的CBC网站上登了这样一条新闻。一位知名的魁北克博客作者公开宣布自己为了获得更高的写作收入而在博客Men with pens上给自己起了一个男性化的名字James Chartrand。她说以往她用自己的女性名字写作,可是总是找不到自由作者的工作,赚到的钱少之又少。2006年,这位两个孩子的单身妈妈决定给自己起一个男人的笔名,结果却是让他吃惊的好。她说客户对她充满尊敬,总是在听她的意见,也不同她讨价还价,她的收入也直线上升。
这条消息一出笼就引起了魁北克其他博客作者和自由撰稿者的争论。有人说男性比女性作者赚得多早已经不是新闻,有人却认为这条新闻很有新意,对她们有借鉴意义。还有人说以后应该给新生女孩起个中性化的名字以免他们今后遭受性别歧视。
Chartrand自己则说她纯粹是为了赚取自己应该得到的收入才想到这个主意。现在市面上工作不好找,她只有这样做。

类别: 魁北克人生活百态 |  评论(0) |  浏览(3476) |  收藏
2009年12月13日 22:30:20

驱赶松鼠的有趣故事

12月13日,星期日,晴。突然想起今天是南京大屠杀的纪念日。在这样沉重的日子里不忍心去说一些轻松的事情。愿那些冤魂安息吧。

在北美生活,松鼠差不多是最常见的小动物。前几天我看到一位妇女在公园里逗松鼠玩,那小家伙顺着她的裤子向上爬,一边爬眼睛还迪迪碌碌转,表情很像一个一两岁的孩子。

不过松鼠并非总是讨人喜欢。为了找东西,对于那些有院子要种花种草的人们来说,松鼠简直就是有害的动物。因为松鼠每天都在刨土找东西吃,你头天种下去,第二天它就给你刨出来吃掉,尤其是那些根茎植物的种子。

这不,一位作者在昨天的La Prees报上记述了他和松鼠做斗争的有趣故事。文中写道,冬天来了,松鼠总算可以消停了。因为地表的土有几厘米都被冻住了,松鼠刨土没有那么容易了。为了和松鼠对抗,他试过人们建议的各种办法。有人曾经建议他用白葡萄酒洒在松鼠出没的地方,结果没有效果。还有人说,头发能阻止松鼠刨土。他就到理发店找来成堆的头发或者放在地表,或者和刚种下去的种子埋在一起,各种各样的埋放方式都试过了,松鼠还是该来照来,该吃照吃。最后他决定采用绥靖路线,买来大堆松鼠爱吃的坚果洒在院里,他以为这下子松鼠有的吃就不会刨土挖种子。可是这下结果更糟。他忘了松鼠还会把食物埋起来留到过冬吃的习惯。只见一夜之间他的院子里被大大小小打了几百个洞。这一年的冬天,他的院子里是少不了松鼠了。

类别: 魁北克人生活百态 |  评论(0) |  浏览(3667) |  收藏
2009年12月13日 22:16:29

上了报纸头条的娱乐新闻

12月13日,星期日,雪后天晴,一个叫做强尼哈里代(Johnny Hallyday)的人这两天引起了我的兴趣。这个法国人由于矫正腰椎间盘突出的外科手术术后感染在洛杉矶而陷入昏迷状态。他的儿子,年轻的太太还有越南养女都因此来到洛杉矶看望他。这些人一起也都登上了周六版La Press报除了封面之外的首版。

什么人这么重要?上网去查,才看到Wikepedia上有如下介绍。

Johnny Hallyday,真名Jean-Philippe Smet, 生于1943年6月15日,法国歌手,演员,作家。2009年的时候他的演艺生涯已经超过50年,他却仍然是法国最著名的歌手之一。他的唱片仅在法国就累计销售超过6000万张。他的唱片中有39张成为金唱片,18张成为白金唱片,2670万观众累计看过他在法国的巡回演出。

新浪网上一位博客作者这样描述60年代Hallyday的出道:
1960年刚过,一个原籍比利时的、刚刚走上歌唱舞台的年轻小伙子风靡了整个法国。这个小伙子名叫 Johnny Hallyday (约翰尼-阿里戴),他一边唱着摇滚歌曲一边在地上翻转,这在法国可是前所未有的表演方法,因此法国的年轻人都为约翰尼-阿里戴 (Johnny Hallyday) 着迷和疯狂。

据称Hallyday的歌曲基本上都是用法语演唱,这样一位经典法语歌手的安危因此也牵挂了同文同种的魁北克人的心,登上报纸头条也就不出奇了。只不过这样重要的人物对于我们这些移民来说一无所知,足见文化上融入的难度有多大。

今年8月上映的杜琪峰电影“复仇”中,Hallyday出任男主角。他的小眼睛成为许多香港观众取笑的对象。老外的眼睛小还真不多见。

类别: 名人 |  评论(0) |  浏览(11119) |  收藏
2009年12月06日 13:08:49

加拿大历史上的英雄

12月6日,凌晨。朋友唐编在本地华侨新报上撰文讨论加拿大的英雄,文中提到了独腿长跑的Terry Fox, 二战英雄Ernest Smith, 前总理特鲁多,还有白求恩的名字。

就这个话题,我想补充一点。我读过一本有关加拿大历史的书。书里在介绍加拿大的英雄时提到了两个人的名字,一个是白求恩,当然他是一个中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另外一个是Louis Riel。后者是19世纪时加拿大一位反抗英国人统治的起义军领袖。从这个角度说加拿大人缺乏抗暴的历史也不太准确。魁北克历史上那些爱国者,也都可以是抗暴的英雄。

说到加拿大的英雄,我还想提一个人的名字,Romeo D'Allaire 参议员。我看过那部反映他在卢旺达大屠杀中表现的电影,如果那里讲的是真实的故事,他有资格成为一位英雄。

唐编在文章中提到对加拿大人理想主义的看法,理想主义的确是加拿大一个民族特色。要不然这里也不会在北美第一个实行全民健保。 1946年,萨斯喀切温省长,后来的新民主党创办人Tommy Douglas在萨省第一个推出了公费医疗系统。

类别: 历史 |  评论(0) |  浏览(5585) |  收藏
2009年12月06日 12:50:13

我是一个失败的老板

12月5日,星期六,昨天晚上和国内的同事开会,最后弄得不欢而散。其实我很久没有和她们开过这样的电话会议,我最近实在是很着急,每天在想着国内那摊子事情,偏偏自己又不方便回去,内心里的无奈和焦灼,很让人难受。我这份心思,我的那些国内的同事没有办法理解,她们从来都没有真正明白我的想法。
前几天太太邮寄过来一篇文章,大意是讲好的老板都是要有点江湖气的。看完那篇文章,我的心里也有点感想。我自己对好老板也是有看法的。我接触到的好老板要有思路,有干劲,有困难的时候能帮助下属,有问题的时候能为下属承担。好的老板不能太吝啬,不能太压榨下属,不能不会放手给下面人做。
我自己这个小公司前后也快开了十年,前前后后的员工也有十几个。我还真不知道他们怎么看我。不过,我自认为不是一个不体恤下属的老板,不是一个不会指导下属的老板,不是一个凡事没有承担的老板。当然,我也没有别人那么大的魄力,这么多年也没给员工带来什么太大的回报。最近一位要辞职的员工还告诉我,在我这里的两年对于她出去找好的工作毫无帮助。特别是最近这几年来,我长期不在国内,工作上的事情我都交给同事们去做。我的朋友们笑我潇洒,有几个好员工。我心里得意之余,其实也有没法说的地方。
太太从一开始就不满意我做这个小公司,她一直希望我去谋求大公司的职位,赚得多,体面又稳定。毕竟自己开的小公司是没有办法再去住五星级酒店了。有这么一个公司,有几个员工要开工资,总是心里有一份责任,总没有办法完全放下这里面的事情,无论是想读书,找工作,总是有一份牵挂,不能全心全意做别的事情。当然,在很多人眼里,有这么一个自己的事业,也是很好的事情。这完全取决于站在哪一个角度去看问题。我现在自己也都不知道,这条路还能不能走下去。有的时候真得想放弃。
我现在最差劲的地方大概就是自己没有办法亲自做到的事情,天天却要逼着别人去做。我身边成功的老板,总是有办法自己找到生意,找到资源,给公司发展机会,给员工发展机会。我却什么也没有。突然发现自己是个很失败的老板,又是在人到中年的时候,是不是很懊恼。做这样的老板,被自己的员工训几句,是不是也该释怀,能有人还肯为你工作就不错了。
人是社会的动物,人的一生最想获得的就是社会的认同。亲人的,同事的,朋友的,客户的,乃至陌生人的。做公司也是这样,生意要做的大,就要有更多的客户认同你。我现在的问题大概就是连亲人和同事都不愿意认同我的想法。
难就难在我要做的是一个虚的生意,是一个要靠人家认同的生意。没有背景,没有资源,凭什么人家要认同你。当年不知天高地厚进了这个圈子,今后又要靠什么呢?
我无法说服我的员工认同我的想法,落实我的这些想法,他们更加说服不了客户认同这些想法,他们也没有能够说服我的想法,我们的矛盾注定还要继续,我的苦恼注定还要继续。或许这也是人生的折磨。好在我不是一个轻易认输的人。







类别: 个人生活 |  评论(0) |  浏览(5860) |  收藏
2009年12月06日 11:57:18

读书笔记:如何与中国人Negotiate?

12月5日,星期六,晴转多云。俗话说书非借不能读,我却是非还不能读。从市图书馆借了一本书,在案头摆了快5个星期,一个字我也没有读。还是趁今天要去图书馆还书前,在图书馆现场翻了40分钟,算是对得起借了这本书。

这本书的名字叫“Chinese Business Negotiating Style”。作者Tony Fang, 根据自己的介绍原来学造船的,1987年到91年在上海中国船运公司工作,期间参加了很多次和外国客户的商谈。1991年后赴瑞典Linkoping技术学院攻读研究生,一年后又在那里攻读管理学博士学位。之后再瑞典一家船运公司工作几年,工作期间为中国多个访问团担任翻译。1997年后又再次返回学校攻读博士学位。这本书其实是根据他的博士论文整理出来的。全书288页。书分五章,第一章简介,第二章理论基础。第三章 中国商业文化。第四章,案例分析。第五章,结论。

既然是博士论文改编过来的,书里自然有很多学术研究的痕迹。第二章就是最为典型的,要去讲述这个主题的学术研究背景,要介绍前人的研究成果,介绍研究方法,完全是写作论文的方法。不过这一章让我知道原来研究和中国人谈判还有一位MIT的大教授亲自研究,并写了多本书。这个人就是Lucian W.Pye。他认为中国人是Win-Lose类型的谈判者。这个什么win-lose类型,在我看来等于没有说。不过这是大学者总结出来的,自然不一样。Pye教授认为同中国人谈判有几点要注意,第一要足够耐心,第二要忍受没有进展的折磨,第三要识听中国人的客气话,第四,要能受得了中国人的冷嘲热讽,第五,谈判不成要想到两边可能都有问题,第六,不要以为会比中国人更懂中国文化。

真得想不到,中国人的谈判之道,能成为一种学术研究的对象。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本书也许帮助不大,其实书更加是面对外国读者,告诉他们中国人谈判的特点。书里有几句话,我印象很深。一是说同中国人做生意,是一个文化加经济两方面的活动。另外就是中国人的谈判之道,其实是结合了共产党理论,中国古代的孔孟之道加上孙子兵法的结合。书里还用很大的篇幅向外国人介绍中国人的“计”。
在我这样的普通读者看来,书最精彩的部分是第四章的40个案例。其中每一个案例都引用了一段话,或者来自中国谈判者,或者来自外国谈判者对中国对手的看法。不过每一个案例都流于简单,不到一页纸就了事。

在书的最后一章,作者给出外国人和中国人谈判的十二条建议,罗列如下:
第一,派出一个合适的团队到中国
第二,寻找政府的支持
第三,确认对方谈判的最高指挥者
第四,交朋友先过谈生意
第五,使用本地人的力量。
第六,保持团队的一贯。
第七,合理出价
第八,给对手台阶下
第九,邀请中国对手到国外谈
第十,设计带8的产品
第十一,保持耐心
第十二,善于利用中国人的脸面问题。

一个中国人,能用英语写书,出书,能把中国的东西正确介绍出去,作者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类别: 文化 |  评论(0) |  浏览(5415) |  收藏
2009年12月06日 09:31:05

唐人街惊人的一幕

12月5日星期六,多云。今年蒙特利尔的冬天似乎要姗姗来迟。这个周一也就是11月30日早上下了一场2-3厘米的小雪,那是今冬的第一场雪。才被白雪覆盖的大地没有半天又露出了原来的面目。接下来的几天甚至又开始下雨。据天气预报说,整个11月,气温比平常偏高2-7度,这样的天气还要持续到12月中。
29日那天,在卡尔加里的McMahon体育场,美式橄榄球的蒙特利尔云雀队(Alouette)以27:26最后几分钟时间内戏剧性战胜萨斯喀切温的莽骑兵(Roughrider)队,历史上第六次赢得加拿大联赛CFL的冠军,这也是今年蒙特利尔的球队第二次赢得联赛冠军。消息传来,蒙特利尔一片欢腾。12月2日周二中午,在市中心,球迷们还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游行。要提到的是云雀队里面还有一位来自BC省的288磅的华裔明星Bryan 赵 (Chiu).
今天中午路过唐人街,看到惊人的一幕。一个不知道什么组织在唐人街口不知道宣传什么,好像用了一副略带调侃的奥巴马总统的画像。一位戴眼镜的文质彬彬的白人男子冲过去抢走这幅画像还要把画像折坏。那边展出这个画像的人冲过来抢,两边扭打在一起。抢画像的白人男子还骂那些人是asshole。这一场景让过往的华人民众感到非常诧异。政治面前,一向温文尔雅的白人们也撕掉了面具。

类别: 个人生活 |  评论(0) |  浏览(3548) |  收藏
2009年11月30日 05:11:17

贝宁人怎样吃鱼?

11月29日,星期日,昨天在NDG新开的那家富泰超市,看到一位非洲妇女在挑鲜鱼。只见她掀开每一条鱼的腮盖左看右看。我忍不住好奇问她看什么。她告诉我她要看那些腮是否还是红的。她说在她们国家,她们都是吃新鲜鱼的,那种活蹦乱跳的鱼,她一边说还一边比划,很形象的样子。我问她来自哪里,她说来自贝宁,靠近尼日利亚的西非国家。
在蒙特利尔有一个好处,世界各地哪里的人都有,可以从中了解不同地方人们的生活习惯。白人自己很少吃新鲜的鱼,游水鱼,只有这些来自亚非拉的人。中国人的超市从这个方面也便利了这些人的生活。

类别: 魁北克人生活百态 |  评论(0) |  浏览(3792) |  收藏
2009年11月30日 05:06:18

归途列车:一部让我泪如雨下的纪录片

11月29日,星期日,多云转阴。昨天下午去AMC看了一部中国电影,一部在蒙特利尔完成最后制作的历时三年拍摄完成的反映中国民工生活的纪录片。这部电影在刚刚落幕的今年蒙特利尔纪录片电影节上获得年度最佳魁北克纪录片奖。

影片讲述的四川广安民工张先生一家的故事。张先生夫妇常年在广州一家制衣厂打工,一对儿女都是在家中由外婆带大。为了让儿女不至于走他们的老路,他们拼命赚钱想让儿女读书。每次打电话回去最关心的也就是儿女的学习。每年的春运,他们不管怎么辛苦都要回家去看看。可是,17岁的女儿却觉得父母不爱她,在家里的生活太枯燥,弃学也来到广东打工,后来又跑到深圳酒吧做服务生。伤心的父母最后也只有由着女儿去了。影片拍摄经历了2008年春运期间南方雪灾,用真实场景记录了广州火车站震撼的场面。看这部电影,眼泪一直没有离开我的眼角。我还记得两处让我最动情的地方,一处是春节回家外婆和张先生夫妇教育两个孩子要读书才有出路的地方。一处是火车上一个小伙子讲起他们如何为外国客户加工高价球拍,而只能赚取微薄的收入的场景。这两处之所以让我触景生情,一是让我感受中国人的传统之可贵,一个是我感同身受,那个小伙子说出了我的心底话。这样的电影在西方上映,让更多的外国人看到,真是一件大好事。

这个纪录片的导演范立欣根据本地英文报纸Gazette的报道,现年32岁,原来是央视的记者,2006年来到多伦多,后来加入“沿江而上”剧组。2年前来到蒙特利尔。这部电影的拍摄得到了加拿大许多机构的资助。影片是他的第一部作品。在接受本地记者采访的时候,范表示:“我希望我的观众在看过这部电影之后,能够想一想他们和这些民工之间的关系。这个世界每个人都互相联系。”他还说:“拍摄这部电影之前,我对中国的贫富分化非常有感触,所以我决定拍摄一部反映中国大多数人生活的电影。我觉得中国政府做得很不够,我还想让那些城里人认识到他们的幸福是建立在不公平对待这些民工的身上。在拍摄的过程中,我的这个想法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我觉得我们还有一个国际化的眼光,跨国公司在中国赚到了许多钱,他们有能力左右政府的一些政策,让政府多一点去关心普通人的生活。”

附:范导演给我的邮件
Thank you so much for your warm words. I'm very glad you liked the film.
I'm traveling to Guangzhou to show the film. It's true that I want more Chinese to see this film.
Please help us to spread the word. I hope it will be an important film for all of us to see.


类别: 文化 |  评论(0) |  浏览(4559) |  收藏
2009年11月25日 13:14:03

北电网络在蒙特利尔




11月25日星期三,凌晨,北电光网络被Ciena收购,不仅引起光通信人的兴趣,也引起蒙特利尔人的兴趣,因为北电光网络在蒙特利尔有不少资产。
蒙特利尔曾经是北电起家的地方,我家旁边就曾经是北电的电话和电缆设备工厂,一度雇佣过上万员工。不过现在已经改作他用。今天的北电,尽管研发中心位于渥太华,但是在蒙特利尔仍然保留了一部分资产。在蒙特利尔北面的St Laurent 科技园(Technoparc),2000年起北电在那里盖了四幢连在一起的大楼,占地面积10平方米以上,一度聘请超过4000名员工。至今,北电在蒙特利尔还有400多员工,其中隶属于光网络部的就有一半以上,达到260多人。
对于这部分人的去留,本地报纸La Press在采访Ciena公司VP James Frodsham之后获知,Ciena至少将会保留200个以上的职位在蒙特利尔,同时北电光网络在蒙特利尔的研发中心也将保留。这将是Ciena在蒙特利尔的第一个研发中心。
此前Ciena在加拿大只有在渥太华拥有一个200人的研发中心,那是2003年一次收购的结果。Ciena公司的主要研发和生产基地分布在美国和印度。
相比而言,另外一家通信巨头,爱立信在蒙特利尔的研发中心拥有1500人以上的团队。

类别: 经济生活 |  评论(0) |  浏览(7594) |  收藏
2009年11月23日 12:18:05

2009年度蒙特利尔图书展上的中国元素

11月22日星期日,一连几天的Salon du livre de Montreal是这几天的城中热事。在下也不甘寂寞跑去花了八块钱捧场。去年的书展我也曾有去,不过走马观花转了一圈也就走了。今年由于法语阅读水平有所进步,看的时间也就多了一会,从1点半多进场一直看到晚上5点半才不得不走。
蒙特利尔的书展,展出的基本上95%都是法语图书,很多作品,作者的名字我都是闻所未闻,不过看到扶老携幼的蒙特利尔人在书展中争相购书,索取作者签名的盛况,也激发了我多看一看,多走一走,多了解一点本地文化的兴趣。不过,当然我在展场里还是找和中国有关的内容。

第一个发现是Edition Chronique出版的毛泽东的传记。同时摆在一起的还有希特勒,斯大林的传记。看起来翻看希特勒传记的人最多,而翻看毛泽东的只有我一个人。这本书我认为总体上还算中立。书的一开始就是介绍毛泽东在世界各地的影响,包括了秘鲁的光辉道路组织对毛的崇拜。还专门辟了一章介绍法国的毛主义者(可以参看我今天的另外一篇文章)。整本书里引用了好多图片,许多图片我从来都没有见过,看起来还是很有价值。我说这本书基本上是正面介绍毛泽东,只要看书的结论就可以判断。书的结论一开场就是毛出生时候的中国积弱挨打,而毛去世时留给后人的中国却是一个强大的受人尊敬的中国,这已经足以证明毛的伟大。本书售价34.95加元。

第二个发现是在Quebecor集团的展台看到那本“两个陌生人和红色中国”。加拿大的前总理特鲁多和他的朋友Jacques Hebert在1959年亲自访问中国写下这本书。这次出版的是近来的新版,一开始有30多页的特鲁多总理的儿子亚历山大特鲁多的前言,写得很好。文章的最后有关于如何对待中国的一段话,提到要接受中国的缺点和失误,争取看待中国的崛起,写出这样的文字,不愧是特鲁多总理的儿子。这本书去年在Hebert先生去世的时候我曾经在本地报纸加以介绍,因此印象特别深刻。这本书的售价24.95加元。

第三个发现是伍冰芝那本白求恩传,有英文的精装本和法文的简装版两个版本,前者售价27块多,后者也要17.95一本。

第四个发现是一位名叫Claude Jasmin的作者的小说Chinoiseries(中国风格)。Claude Jasmin是蒙特利尔人,1930年生人,是魁北克知名作家。他的这本小说是他2007年的新作,小说的内容围绕一个孩子和他在中国的叔叔之间的书信往来,探讨的是人的生死的严肃大事。

第五个发现是UQAM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几本有关中国的书,不过似乎都是英文版的法译本。其中一本的名字叫做想象中国,两位作者之一还是中国人。

第六个发现是现居温哥华的上海籍华人女作家陈英的“中国来信”。我的法语老师曾经夸过这本书写的很好,我翻看了一下,以我的水平我读不出这是外国人用法语的写作。这本小册子写的是一对分居加拿大和中国的情侣间的通信,里面有许多关于人生,关于移民心情的探讨。书不厚,也要10.95加元一本。

最后一个发现是一个华人的展台。一位姓陈的香港华人在这里展出他的有关印刷的书籍和推广他的印刷技术咨询业务。他说当年他在中国大陆为许多印刷厂上过课,他的技术可以保证实现非常精确的色彩还原。这位已经来到蒙特利尔20年的商人告诉我,现在中国大陆进口的外国图书仍然只有中图一个进口渠道,外国书在中国大陆还是很难做的生意。利用这个机会我也向他请教不少关于印刷方面的问题。

说一点和中国无关的事情。这次书展上很多作家当场签名。令我印象最深的两位,Celine Dion的老公Rene Aglelil也在那里签名售书,很多人过去希望和他合影。再有就是获得今年Medices文学奖的Dany Leferriere。这位来自海地的黑人作家的获奖作品是一本诗集,我看到许多人在找他签名售书的时候都要和他交谈几句,看起来对他很是尊重。

书展的参展商名单中有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我没有注意到。外国参展的除了一些法国书商,还有一个来自北非阿尔及利亚,一个宣扬伊斯兰代表和平的,还有一位明显来自非洲的穿着民族服装的黑人在那里接受记者采访,不知道他的书写得什么内容。再有就是大赦国际在角落里搞的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异见作家的签名活动,也真得不少人去捧场。

我本来有心想买几本书,不过考虑到我读完他们的可能性很低,也就算了。不过更重要的是这些书的价钱实在太高。在西方世界,吃穿可以很便宜,但是读书,尤其是那些学习用的书,实在价格太高。我看到一本应该是中学法语课外阅读读物的书要接近65加元。虽然印刷实在是非常精美,但是这个价钱实在让普通人很难接受。难怪有人说这里的学生从中学开始就不去买教科书了。

类别: 文化 |  评论(0) |  浏览(4524) |  收藏
2009年11月23日 02:16:49

Pierre Overney:被暗杀的法国毛主义者

11月22日,晴,昨天在书展看到一本写毛主席的书。书的一开始就是介绍毛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和法国的毛主义者。一个人的名字引起我的注意,这个人就是Pierre Overney。到网上去查,关于他的资料也很少。根据Wikipeida上的介绍:

Pierre Overney (1948-1972)是法国左派组织无产阶级左派(GP)的成员,并由于参加GP的暴力活动被雷诺公司辞退。他在雷诺工作期间还曾经因为散发名为“巴黎暗杀”的小册子,号召工人起来纪念1962年2月的Charonne屠杀事件遭到资方反感。1972年2月25日,他被据说是雷诺的秘密情报人员Jean-Antoine Tramoni在巴黎暗杀。多名法国左翼文化界名人,包括新观察杂志记者Claude-Francois Julien, APL摄影记者 Christiphe Shimmel等当时都在暗示现场。

Pierre Overney之死引起了法国左翼文化界的连场抗议。左派一些激进组织还展开了一些报复活动。1972年3月4日,在拉雪兹公墓前12万多人参加了纪念他的大型抗议活动,游行队伍长达7公里长。著名文化人萨特,Michel Foucault都在游行队伍中。


类别: 名人 |  评论(0) |  浏览(3871) |  收藏
2009年11月23日 01:42:42

电影2012传递出来的信息

11月22日,星期日,阴,昨天晚上去看了电影“2012”,本来之前看过不少中文报道这部电影如何宣扬中国拯救世界,还以为好莱坞真得改变了,特别去看过电影之后,才觉得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真不明白写那些报道的记者是不是没用看过这部电影。走出电影院,我丝毫没有身为中国人的自豪,反倒感到很难受。电影中的解放军同以前好莱坞电影中的苏联军人形象有什么差别?那一幕认钱不认人的解放军欢迎外国移民的场景如何能仍中国人骄傲?中国人造了船,从船里走出来的你能看见几个中国人?那个演大喇嘛的演员我记得以前在李连杰的电影里演歌黑帮头领,至始至终说的藏语让我感觉不到任何中国元素。在这部电影里,中国人只是西方人制造船的工具,和俄罗斯的黑帮,印度的高科技人才一样,都是西方社会的帮衬,关键的时候都可以牺牲掉。这就是电影传递出来的信息。

类别: 文化 |  评论(0) |  浏览(10804) |  收藏
2009年11月16日 13:01:20

柏林墙的倒塌和倾向共产主义的西方文化名人们

11月15日星期日,雨转多云  一早起来在床上看完那部奇洛里维斯的“云中漫步”,心情很好,虽然那个时候天气还是阴阴的。中国的北方已经遭受雪灾,可是往年这个时候已经是积雪覆盖的魁北克却还可以感受到温润的小雨。开车去南岸买一周的菜,本来想去金发吃早茶,看到排长队的人们,也就打消了念头,改去隔壁吃了一顿朝鲜菜。
言归正传,最近没有时间天天仔细读报纸,只能抽空找几篇我特别感兴趣的来读。其中就有发表在11月12日La Press报上Pierre Foglia的专栏文章“Une soiree a Berlin”,翻译成中文就是柏林之夜。文章的细节我还没有完全读懂,大概主题也是围绕今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20周年纪念写的一些感想。其中一个感想就是共产主义如此糟糕,那么为什么那么多知识名人会对共产主义如此痴迷,如此盲目?以我的理解,作者到最后也没有完全解释清楚他怎么看这个问题。其中有这么一句话,倒是很有意思。“理想主义加上法西斯主义,这个不行。理想主义加上共产主义呢,会更好一点吗?这要看情况,在那些现实中不存在的国家里,这个非常好。但是在前苏联,保加利亚,波兰,东德这些国家里,就没有那么好。”
这篇文章的难懂之处其中一点就是罗列了许多人名。除了萨特和波尔伏娃,我对那些人物一点概念都没有。罗列在这里供以后参考:
Cesare Pavese (1908年9月 – 1950年8月) 意大利诗人,翻译家,20世纪意大利最杰出作家之一。他在战后加入意大利共产党,并负责该党机关报L'Unita的编辑。
Paul Éluard (1895年12月-1952年11月) 法国诗人,超现实主义运动的奠基者之一,法国抵抗运动的积极参加者,1942年加入法国共产党,曾在诗作里赞美过斯大林。
Louis Aragon(1897年10月-1982年12月) 法国诗人,小说家,法国共产党的长期支持者。
Federico García Lorca (1898年6月-1936年8月) 西班牙诗人,戏剧家,倾向西班牙共和政府,曾在马德里大学就读,他早期的诗集有《诗篇》、《歌集》等。成名作是《吉普赛谣曲》。他在美国纽约市旅行时写下《在纽约》,批评美国对弱小者的欺压和资本家的贪婪。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初期,他支持共和国民主政府,反对法西斯主义叛军,后在西班牙格拉纳达省遭弗朗西斯科·佛郎哥的军队残忍杀害并将尸体抛入一个废弃的墓穴。佛朗哥当权后,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他的作品一直在西班牙遭禁。

Edgar Morin (1921年7月生) 法国哲学家,社会学者
菲利普·所来尔思(Philippe Sollers),又译索莱尔斯,(1936-),法裔欧洲作家,很早就独自开始关注中国。1957年,年仅22岁的所来尔思以短篇小说《挑战》获费内龙奖,翌年小说处女作《一种奇特的孤独》获评论界高度评价,尤其受到弗朗索瓦·莫里亚克 (Mauriac) 和路易·阿拉贡 (Aragon) 的激赏。1961年,小说《园》获梅迪西文学奖。所来尔思还曾翻译过毛泽东诗词。1974年《如此》(Tel Quel) 杂志代表团(所来尔思 Sollers,克里斯蒂娃 Kristeva,普林内 Marcelin Pleynet,罗兰·巴特 Roland Barthes 等一行五人)作为建国后西方知识分子首访团访问中国。所来尔思曾经学习过两年中文并且在写作中使用汉字,从60年代至今,他对中国思想文化及艺术的关注在其所有作品中都占有重要位置。



类别: 政治 |  评论(0) |  浏览(5662) |  收藏
«91011 12 13141516» Pages: ( 12/18 total )